【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是指一种建筑仿古瓦。
技术介绍
1、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通常用泥土或者水泥等材料制成。受传统建筑影响,越来越多的建筑使用仿古瓦片,其传统的造型,体现了优雅的古典美和传统美。但是仿古瓦存在安装过程复杂、后期维护成本高、易漏水以及易褪色的问题。
2、参考申请号为cn201920947011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仿古瓦片,包括瓦片本体,瓦片本体包括挂瓦孔、第一防水台、第二防水台、圆弧隆起、导水槽和排水部分。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漏水的问题,但是在相邻瓦片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曲面结构的设计在填补缝隙时较难密实,随着集水过程的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可能会造成瓦片的脱落。而且在使用的美观度上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仿古瓦,用于解决瓦片安装中相邻连接点较难填实可能造成集水脱落的问题,以及使用美观度的问题。
2、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建筑仿古瓦,包括瓦体,所述瓦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板瓦部和筒瓦部;
4、所述筒瓦部关于板瓦部的短边两侧设置两组,一侧所述筒瓦部向外延伸且底部设有凸起设置的凸楞部,另一侧所述筒瓦部往外延伸且顶部设有凹陷开槽的凹槽部,相邻所述瓦体通过凸楞部与凹槽部匹配卡合拼接;
5、所述瓦体的长端一侧分别设有挡水檐,所述挡水檐贴合瓦体的凹凸幅度相匹配设置,所述挡水檐在安装时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板瓦部靠近挡水檐的一侧开设有下水孔
6、所述板瓦部的凸面朝向屋顶一面设置,所述筒瓦部的凹面朝向屋顶一面设置,所述筒瓦部的凹面处垂直连接设有支撑杆。
7、优选地,所述挡水檐与瓦体之间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位于板瓦部的两侧高点处。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筒瓦部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支撑杆为空心杆,所述支撑杆的最低点与板瓦部的最低点齐平,支撑杆被外周的砂浆覆盖,便于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部与凸楞部组合的曲度与板瓦部相同,便于美观度的统一。
10、优选方案中,所述凸楞部关于筒瓦部的一侧设置多组,所述凹槽部关于另一侧的筒瓦部设置多组,所述凸楞部与凹槽部均关于筒瓦部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凹槽部数量与凸楞部对应设置。
11、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通过凹槽部与凸楞部的组合设计,在形状匹配的同时,使得装配紧密度更高,用于解决瓦片安装中相邻连接点较难填实可能造成集水脱落的问题。
13、2、瓦体底部设计的支撑杆,采用空心结构且底面与瓦体最低面平齐,在使用时不会产生额外的负担,通过支撑杆使得瓦体与砂浆的连接更加稳固。
14、3、位于低端一侧的挡水檐避免雨水下滴,利用下水孔导出雨水,不仅解决集水的问题,还能提高使用的美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仿古瓦,包括瓦体,所述瓦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板瓦部和筒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瓦部关于板瓦部的短边两侧设置两组,一侧所述筒瓦部向外延伸且底部设有凸起设置的凸楞部,另一侧所述筒瓦部往外延伸且顶部设有凹陷开槽的凹槽部,相邻所述瓦体通过凸楞部与凹槽部匹配卡合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仿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瓦部的凸面朝向屋顶一面设置,所述筒瓦部的凹面朝向屋顶一面设置,所述筒瓦部的凹面处垂直连接设有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仿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筒瓦部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支撑杆为空心杆,所述支撑杆的最低点与板瓦部的最低点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仿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与凸楞部组合的曲度与板瓦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仿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部关于筒瓦部的一侧设置多组,所述凹槽部关于另一侧的筒瓦部设置多组,所述凸楞部与凹槽部均关于筒瓦部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凹槽部数量与凸楞部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仿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仿古瓦,包括瓦体,所述瓦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板瓦部和筒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瓦部关于板瓦部的短边两侧设置两组,一侧所述筒瓦部向外延伸且底部设有凸起设置的凸楞部,另一侧所述筒瓦部往外延伸且顶部设有凹陷开槽的凹槽部,相邻所述瓦体通过凸楞部与凹槽部匹配卡合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仿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瓦部的凸面朝向屋顶一面设置,所述筒瓦部的凹面朝向屋顶一面设置,所述筒瓦部的凹面处垂直连接设有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仿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筒瓦部一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海山,潘士军,马辉,贾镇方,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唐乾古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