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454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设备主体以及移动机构,能够载置在轨道上并沿轨道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采集轨道数据,其中,由于设备主体的两个主体单元中都有多个高精度线激光扫描仪和多个相机,并且其中一个主体单元中还有倾角仪、两个陀螺仪以及GPS模块,因此该设备能够采集轨道多源数据,包括轮廓数据、图像数据、角度信息、角速度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基于多源数据能够基本全面覆盖正线轨道以及道岔的大量轨道检测项目,在使用时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检测,或再额外配置其他检测设备,操作更为方便。多源数据也可互为参考,例如可利用其中一类或多类检部件采集的数据对另一些检测部件采集的数据进行补偿修正,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综合轨道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为保障轨道列车行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定期对轨道进行多项检测,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多种轨道病害,同时通过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等也有利于保护轨道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轨道检测项目包括轨道几何尺寸检测、轨面状态的检测、轨道多种部件的检测等等多类,具体检测项目众多。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减少检测人员负担,以及减少轨道减线检测维护时长,目前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自动化的一些检测设备。例如,对于轨道几何尺寸的检测,目前较多是采用一种t型轨道检测仪,其车架呈t字状,有三个行走轮,车架一侧设置固定侧轮,另一侧设置两个弹簧侧轮,车架上设置有倾角仪、激光测距仪等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其三个行走轮分别载置在两侧钢轨上,固定侧轮和弹簧侧轮分别压紧在钢轨内侧,检测人员推动检测车沿轨道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车载的检测装置采集数据,之后再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所需要的轨道几何尺寸数据。

2、上述t型轨道检测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轨道检测效率,但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t型轨道检测仪能够覆盖的轨道检测项目非常有限,对于其他很多检测项目,例如道岔处的多种几何尺寸检测,轨面状态的视觉检测等,还需要人工采用轨检尺等工具进行测量,或是再采用其他轨道检测设备进行测量。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t型检测仪的侧轮需要紧贴钢轨内侧,才能测得较为准确的轨道几何数据,这种接触方式导致t型检测仪无法在结构复杂的道岔处稳定、顺畅地行走,例如,其在通过轨缝、尖轨、心轨等复杂轨道区域时容易受到冲击和振动的干扰,进而导致横滚角测量出现异常波动,导致测得的水平参数精度差,不具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t型检测仪通常只具备倾角仪、激光测距仪等检测装置,基于这些装置采集的数据,只能覆盖少量检测项目。

3、目前,随着技术发展,轨道检测相关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并且随着铁路线路、车次和运载要求等的增加,对于轨道检测的效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上述要求,需要一种能够尽量全面地覆盖多种检测项目的综合性轨道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全面覆盖线路轨道以及道岔的多种检测项目、且整体更为轻便的综合性轨道检测设备,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该设备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该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设备主体能够通过所述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上,其中,所述设备主体包括两个主体单元,当所述设备主体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时,两个所述主体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轨道的两条钢轨上方,两个所述主体单元分别包括:多个线激光扫描仪,沿对应的所述钢轨周向排列且均朝向该钢轨,用于采集对应侧的轨道轮廓数据;多个相机,用于采集对应侧的轨道图像;其中一个所述主体单元还进一步包括:倾角仪,用于采集该设备沿所述轨道移动过程中的角度信息;两个不同轴向的陀螺仪,分别用于采集该设备沿所述轨道移动过程中的角速度信息;以及gps模块,用于获取该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多个侧轮组件,用于在该设备沿所述轨道移动时对该设备进行横向限位,所述侧轮组件仅包括固定侧轮组件。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主体单元上,两个移动单元分别包括:连接支架,与所述主体单元连接;以及两个行走轮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两端,其包括同轴设置的行走轮和辅助锥轮,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单元的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主体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倾角仪、所述陀螺仪和所述gps模块都设置在该移动单元中,另一个所述移动单元还进一步具有浮动连接组件,其所述连接支架通过所述浮动连接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单元上。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每个所述主体单元中,所述线激光扫描仪为三个,都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内顶部,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外端部、内端部处,其中设置在所述外端部处的一个所述线激光扫描仪的倾斜方向与设置在所述内端部处的两个所述线激光扫描仪的倾斜方向不同,每个所述单元主体中,所述相机为三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外端部处的所述线激光扫描仪下方、所述主体单元的中部、设置在内端部处的其中一个所述线激光扫描仪下方,所述连接支架为固定连接的所述主体单元中,所述倾角仪设置在该单元主体的内端部处,两个所述陀螺仪分别设置在该连接支架的上表面和一侧面,其轴向相互垂直,所述gps模块设置在该主体单元的外端部处。

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单元骨架;以及单元外壳,包覆在所述单元骨架上,底部具有开口,两侧分别具有穿设孔,两个所述穿设孔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宽度方向上对齐,所述连接支架穿设在一对所述穿设孔中,在连接有所述浮动连接组件的所述主体单元中,所述穿设孔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支架的截面尺寸,所述单元骨架为铝合金框架,所述连接支架为铝合金支架,并都具有三角网格结构,所述单元外壳包括多块侧板和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都为碳纤维板。

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行走轮包括轮毂件和包覆在所述轮毂件外周的轮面件,所述轮毂件为pom材料一体制成,其外周面具有多道环形的注胶槽,所述轮面件为陶瓷材料,与所述轮毂件粘结固定,所述辅助锥轮为pom材料一体制成。

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多个压条,每个压条两侧分别固定在所述侧板的边缘和对应处所述顶板的边缘上,且每个所述压条内侧具有密封条槽;以及多个密封条,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密封条槽内,其被对应的所述压条压紧在所述侧板的边缘和对应处所述顶板的边缘之间,从而对两者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侧板为两块,所述顶板为一块且具有弯折部,两块所述侧板和一块所述顶板组成四面包围结构,所述侧板一个角部为圆角,所述顶板的所述弯折部呈弧形,多个所述压条包括多个直型压条和多个弯型压条,所述弯型压条用于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圆角处,所述直型压条和所述弯型压条的延伸方向上的截面都呈l形。

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直型压条的一端宽度大于其另一端宽度,在宽度较大的一端上开设有固定孔,用于安装上端把手,所述弯型压条的一端宽度大于其另一端宽度,在宽度较大的一端上开设有固定孔,用于安装外端把手,所述行走轮组件还包括行走轮支架,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半封闭壳体状,用于连接及容纳所述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支架上设置有轮端把手。

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该设备还包括:检测辅助机构,其包括:遮光组件,包括多块遮光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轨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程永红张珂彭铮焦兵兵曹豪侠任坤洪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利达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