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插秧前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给含纳米硅的溶液通电在插秧前建立水稻的抗重金属防御屏障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工业排放、农业施肥和城市废弃物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铬、铅、镉、汞、砷等在土壤中累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生态系统受损。除了少数超积累类型外,大部分植物本身不需要重金属,因此也没有进化出相应的转运蛋白。重金属进入植物主要是通过质外体途径,少数因为与其他必需元素性质相似而通过共用转运蛋白进入。农作物中的重金属不仅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在根部更多地阻滞重金属,防止重金属进入可食用的植物地上部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尤为重要。
2、水稻的种植需要经历插秧步骤,相比插秧后各时期的植株,秧苗的抗逆性最差。此外,稻田的淹水环境使得很多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增加。如果能开发方法在插秧前帮助水稻根系快速建立硅防御屏障,不仅有助于秧苗的生长和抗逆性,也为后期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已经证明,硅能够增强植物的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硅通过形成物理屏障,减少重金属的吸收,并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促进次生代谢物合成,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此外,硅还可以改善植物的水分和营养吸收状况。近年来,纳米硅因其比传统肥料更小的粒径,更大的表面积,更好地吸收效果,在农业上表现出很好地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效果。然而,目前纳米硅肥主要以土壤施肥和叶片施肥为主。还缺乏利用纳米硅在插秧前建立水稻的抗重金属防御屏障的有效手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1)和非导电材料制成的无盖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均采用镍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1)中,电池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两个金属夹,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分别由金属夹进行导电性夹持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用供电电压为8~12V的蓄电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盖容器采用无盖的亚克力材质塑料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为1/4木村B营养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中的纳米硅浓度为8~12mM,纳米硅粒径为25~35nm。
8.一种利用如权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的电压优选为12V,电刺激的维持时间优选为30min。
10.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种植的水稻幼苗按照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行电刺激,在根部形成纳米硅防御屏障后再移栽至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以增强水稻抗重金属胁迫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1)和非导电材料制成的无盖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均采用镍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1)中,电池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两个金属夹,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分别由金属夹进行导电性夹持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用供电电压为8~12v的蓄电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盖容器采用无盖的亚克力材质塑料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前建立水稻纳米硅防御屏障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为1/4木村b营养液。
7.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