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光伏,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及柔性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1、柔性光伏支架通过两根主索直接支撑其上的光伏组件,两根主索平行布置,形成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刚度及稳定性均较差,使柔性光伏支架在抵御风荷载、雪荷载及重力荷载等荷载作用时易发生结构破坏及光伏组件隐裂的情况。
2、因此,如何提高柔性光伏支架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以降低光伏组件出现隐裂的风险,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以提高柔性光伏支架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降低光伏组件出现隐裂的风险。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在于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的柔性光伏支架。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包括:
5、索结构,索结构包括主索组件、稳定索组件和抗风索,主索组件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主索和第二主索,稳定索组件包括第一稳定索和第二稳定索,第一稳定索、第二稳定索和抗风索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主索的延伸方向相同;
6、抗风组件,抗风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抗风架,抗风架设置于主索组件与稳定索组件之间,抗风架至少包括一个平面架,抗风索与抗风架相连接。
7、可选地,在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中,抗风索由两端向中部拱起呈上凸的拱形结构。
8、可选地,在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中,
9、可选地,在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中,沿着第一主索的延伸方向,靠近第一主索和第二主索的端部的抗风架的高度小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抗风架的高度,以使得第一稳定索和第二稳定索呈中部下凹的拱形结构。
10、可选地,在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中,平面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第一连杆,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接;
11、竖向拉索设置于上弦杆与抗风索之间。
12、可选地,在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中,平面架还包括位于两个第一连杆之间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13、可选地,在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中,第二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呈v型布置,两个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交于下弦杆处。
14、可选地,在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中,抗风架包括两个平面架,且两个平面架共用一个下弦杆。
15、可选地,在上述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中,与各个抗风架相连接的竖向拉索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16、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上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
17、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抗风架将稳定索组件与主索组件相连接,形成四索的空间笼式结构,能够提高柔性光伏支架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抵抗重力荷载、雪荷载、风压等向下荷载作用;抗风索和抗风架相连接,当受到风吸或风掀作用等其他向上荷载作用时对结构的位移进行约束,提高结构稳定性,降低光伏组件出现隐裂的风险。柔性光伏支架具有与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相同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索(300)由两端向中部拱起呈上凸的拱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索结构还包括竖向拉索(500),所述抗风索(300)通过所述竖向拉索(500)与所述抗风架(400)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主索(110)的延伸方向,靠近所述第一主索(110)和所述第二主索(120)的端部的所述抗风架(400)的高度小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抗风架(400)的高度,以使得所述第一稳定索(210)和所述第二稳定索(220)呈中部下凹的拱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架(410)包括上弦杆(411)、下弦杆(412)和第一连杆(413),所述上弦杆(411)和所述下弦杆(412)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杆(413)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架(410)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414)的数量为两个且呈V型布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杆(414)的第一端相交于所述下弦杆(412)处。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架(400)包括两个所述平面架(410),且两个所述平面架(410)共用一个所述下弦杆(4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各个所述抗风架(400)相连接的所述竖向拉索(5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10.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索(300)由两端向中部拱起呈上凸的拱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索结构还包括竖向拉索(500),所述抗风索(300)通过所述竖向拉索(500)与所述抗风架(400)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主索(110)的延伸方向,靠近所述第一主索(110)和所述第二主索(120)的端部的所述抗风架(400)的高度小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抗风架(400)的高度,以使得所述第一稳定索(210)和所述第二稳定索(220)呈中部下凹的拱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架(410)包括上弦杆(411)、下弦杆(412)和第一连杆(413),所述上弦杆(411)和所述下弦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可人,王永志,赵建光,祝志华,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汇耀品尚能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