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合流管道结构以及合流制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1、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以及雨水合流送往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然后再统一排放,从控制和放置水体污染的角度来看效果较好。
2、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雨水的第一管道以及用于输送污水的第二管道通过合流管道进行合流连通。而在雨天时,如果雨水的水流量过大容易造成雨水冲进第二管道内,使得污水从第二管道的入口处溢出,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3、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合流管道结构以及合流制排水系统,旨在实现有效防止第一管道所属的第一水体因水流量过大而冲进第二管道中,避免因第二管道中原所属的第二水体外溢而造成污染环境。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合流管道结构,包括:
3、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第一管段以及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两端分别用于连通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段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管段的端部相连通;
4、分隔缓冲板,所述分隔缓冲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的中部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交接处;所述分隔缓冲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远离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内壁相连接,所述分隔缓冲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管段中。
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缓冲板的第二端包括锥形结构,其中锥形结构的尖角端朝向所述第二管段。
6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板的外侧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管道本体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对称设置于所述贴合板的相对两侧。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板朝向所述管道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外侧部相互贴合。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板朝向所述管道本体的一侧设有橡胶密封层。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合流制排水系统,包括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通过合流管道相连接;所述合流管道采用如上述任一项的合流管道结构,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包括总管道、第一分流管道以及第二分流管道,所述总管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道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分流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合流管道;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第二端连接蓄水箱的入口端,所述第二分流管道设有第一阀门。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水箱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设有第二阀门。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蓄水箱的顶部侧,所述连接管道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底部侧。
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使得第一管道所属的第一水体以及第二管道所属的第二水体能够通过第一管段合流至第二管段,并通过第二管段统一流向指定处。其中,在第一管段的中部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交接处设置有分隔缓冲板,通过采用分隔缓冲板够减缓第一水体与第二水体在合流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以延长合流管道的使用寿命;并且地,分隔缓冲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远离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内壁相连接,所述分隔缓冲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管段中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管段中,从而将第一管段的两端进行有效分隔,有效防止第一管道所属的第一水体因水流量过大而冲进第二管道内,避免因第二管道中原所属的第二水体外溢而造成环境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缓冲板的第二端包括锥形结构,其中锥形结构的尖角端朝向所述第二管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缓冲板与所述管道本体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分隔缓冲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用于与所述管道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段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用于供所述分隔缓冲板插入,且所述贴合板与所述插槽相互抵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的外侧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管道本体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对称设置于所述贴合板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朝向所述管道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外侧部相互贴合;和/或,所述贴合板朝向所述管道本体的一侧设有橡胶密封层。
7.一种合流制排水系统,包括第一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包括总管道、第一分流管道以及第二分流管道,所述总管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道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分流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合流管道;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第二端连接蓄水箱的入口端,所述第二分流管道设有第一阀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设有第二阀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蓄水箱的顶部侧,所述连接管道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底部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缓冲板的第二端包括锥形结构,其中锥形结构的尖角端朝向所述第二管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缓冲板与所述管道本体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分隔缓冲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用于与所述管道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段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用于供所述分隔缓冲板插入,且所述贴合板与所述插槽相互抵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的外侧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管道本体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对称设置于所述贴合板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朝向所述管道本体的一侧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同,李乐鹏,郭鹏,冯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