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0308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与方法,在车架体下方有结构相同的检测组件a和/或检测组件b;在车架体两侧有在轨道部上行走的行走轮部;检测组件a和/或检测组件b包括横向连接部;在横向连接部两端设置有移动装置;在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收发器组件;收发器组件包括设置在横向连接部两端且配套对应的收发器A与收发器B。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与方法,涉及轨道结构轨距及高差检测。


技术介绍

1、钢轨是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当两根钢轨在高低和左右方向与钢轨理想位置产生几何尺寸的偏差时,会导致轨道不平顺问题的产生。轨道不平顺是激励高速铁路轮轨系统振动及列车蛇行失稳的根本原因,也是恶化线路结构稳定性、降低其服役性能的诱因,严重时将导致列车脱轨。

2、目前,针对轨道结构轨距的测试多采用轨距尺的方法。测量轨距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轨距尺、将其放置在铁轨两侧、调整位置并与内侧边缘对齐、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距离,并记录测量结果。铁路中的天窗指的是列车运行图中不铺画列车运行线或者调整、抽减列车运行,为施工和维修作业预留的时间。

3、传统的检测方法使用人力操作,检测效率较低;使用人力操作,难以避免会在测试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误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在进行轨道结构轨距测试时,只能在天窗内进行,并且只能在测试位置处读取到有限个标志点的变形数据,具有局限性,缺乏轨道结构整体的变形数据信息;且人工检测费时费力,成本较高;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采用轨距尺进行测试,尽管在铁路天窗内进行,但是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会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了一种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与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如技术背景介绍,轨道不平顺问题严重影响着列车运行安全。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在铁路天窗内使用人力测试,检测效率较低;难以避免会在检测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误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够精准;并且只能读取到有限个测试位置处的变形数据信息,具有局限性;人工检测费时费力,成本较高;最重要的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改变检测方法的一种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与方法。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为了实现测量,一种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包括车架体;在车架体下方有结构相同的检测组件a和/或检测组件b;

4、在车架体两侧有在轨道部上行走的行走轮部;

5、检测组件a和/或检测组件b包括横向连接部;

6、在横向连接部两端设置有移动装置;

7、在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固定装置;

8、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收发器组件;

9、收发器组件包括设置在横向连接部两端且配套对应的收发器a与收发器b。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11、为了提供测量的精准度,辅助收发器组件包括在车架体中部位置设置的中间收发器e以及高度测距仪。

12、为了实现更好对应钢轨的磨损位置,横向连接部包括横向设置在的两个铰接长杆;

13、横向连接部为两组;

14、在车架体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座;

15、每个铰接长杆铰接两个支撑座;

16、两铰接长杆之间铰接有铰接中间杆;

17、两铰接长杆与两铰接中间杆形成平行四边形;

18、在铰接长杆两端分别套有滑套体;

19、在滑套体端部设置有伸缩套杆;同组的两个伸缩套杆铰接移动装置或固定装置;

20、在车架体下端设置有连接座;

21、在连接座上设置有工艺穿孔;

22、工艺穿孔用于穿过对应的伸缩套杆;

23、在连接座与滑套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24、为了实现数据传输,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与收发器组件电连接的电子设备;

25、电子设备电连接有对应的4g/5g无线联网。

26、为了实现模拟真实测量,移动装置包括移动载座以及设置在移动载座下端的滚轴;在滚轴上设置有车轮;车轮端部设置有辅助轮;

27、辅助轮包括设置在同一滚轴的外轮及内轮;

28、辅助轮与轨道部接触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29、车轮在轨道部上表面行走,同一滚轴两端的辅助轮分别同一轨道部的对应侧帮;

30、滚轴连接有马达;

31、在移动载座上设置有连接螺栓;

32、马达电连接有控制装置。

33、为了实现固定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对应移动载座中的固定杆a与固定杆b;

34、在固定杆a下端与固定杆b下端分别设置有定位螺栓孔;连接螺栓用于连接定位螺栓孔;

35、在固定杆a上端设置有连接板a;

36、在固定杆b上端设置有连接板b;

37、为了实测磨损,车轮模拟实际车轮,在车轮的圆锥面上分布有若干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位置,确定车轮与轨道部接触位置,来确定轨道部偏磨量;

38、辅助轮相对于车轮横向移动设置。

39、为了实现多角度,全方位检查,在一组的横向连接部的伸缩套杆端部设置有检测组件a;

40、在另一组的横向连接部的伸缩套杆端部设置有检测组件b;

41、检测组件a与检测组件b结构相同;

42、检测组件a和/或检测组件b包括设置在连接座上的横向顶杆;

43、在横向顶杆端部设置有弹性顶头;在横向顶杆对应的连接板a与连接板b上设置有工艺座体;

44、在工艺座体与弹性顶头之间设置有弹簧件;

45、在连接板a与连接板b上设置有横向收发器组;

46、在连接板a与连接板b上设置有斜向收发器组;

47、在连接板a与连接板b上设置有校准发射器组;

48、校准发射器组对应中间收发器e。

49、横向收发器组包括横向设置的收发器a与收发器b及横向设置的收发器c与收发器d;

50、斜向收发器组包括斜向对射的收发器f与收发器i以及斜向对射的收发器h及发射器g;

51、校准发射器组包括对应中间收发器e的收发器k和/或收发器m;

52、收发器a、收发器c、收发器f及收发器h同一侧设置;收发器b、收发器d、收发器d及发射器g同另一侧设置;从而形成带有对角线的矩形;

53、斜向收发器组包括斜向对射的与收发器i与斜向对射的收发器h;

54、校准发射器组包括对应中间收发器e的收发器f和/或收发器g;

55、车架体为两个串联铰接设置;

56、两个车架体设置有偏摆传感器;

57、两个车架体之间配套有横向水平方向的光栅传感器。

58、为了实现精准,全面检测,一种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方法,借助于上述的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9、步骤一,驱动车架体前行,外轮及内轮至少一个与轨道部对应侧面接触;行走轮部承载在车架体在轨道部上行走;调整车轮;车轮端部设置有辅助轮与轨道部的位置,确定同一滚轴的外轮及内轮与同侧收发器的固定间距分别为m、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体(39);在车架体(39)下方有结构相同的检测组件a(31)和/或检测组件b(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收发器组件包括在车架体(39)中部位置设置的中间收发器e(21)以及高度测距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连接部(7)包括横向设置在的两个铰接长杆(2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固定装置(2)上设置有与收发器组件电连接的电子设备(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1)包括移动载座(8)以及设置在移动载座(8)下端的滚轴(11);在滚轴(11)上设置有车轮(9);车轮(9)端部设置有辅助轮(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2)包括分别设置在对应移动载座(8)中的固定杆A(15)与固定杆B(16)位置处;

<p>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组的横向连接部(7)的伸缩套杆(29)端部设置有检测组件a(31);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横向收发器组(36)包括横向设置的收发器a(3)与收发器b(4)及横向设置的收发器c与收发器d;

9.一种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获取轨道部(20)磨损参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体(39);在车架体(39)下方有结构相同的检测组件a(31)和/或检测组件b(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收发器组件包括在车架体(39)中部位置设置的中间收发器e(21)以及高度测距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连接部(7)包括横向设置在的两个铰接长杆(2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固定装置(2)上设置有与收发器组件电连接的电子设备(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铁路轨距的移动式检测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1)包括移动载座(8)以及设置在移动载座(8)下端的滚轴(11);在滚轴(11)上设置有车轮(9);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礼李晨韩鑫宇霍天宇杨波周晔刘祖越汪胜超张盼辉刘永前张彦兵李勇许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