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镜波专利>正文

一种防雷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274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接电桩和若干射线器,变压器主体的接地端通过导线与接电桩表面电连接,接电桩表面开设有若干射线孔,且射线器固定于射线孔的内部,接电桩的内部设有用于射线器通入电流的激发线束,射线器包括激发座、射线筒、弹头部和电极导线,激发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激发线束连接的雷管。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新型变压器接地结构,由接电桩钉入地基地面采用爆炸射流方式使弹头部牵引电极导线导出与地面接触,形成密集根系状电极网络结构,提高与地基的接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具体为一种防雷变压器


技术介绍

1、配电变压器是普遍使用的关键电力设备,配电变压器防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全国由于雷击而损坏的配电变压器超过1%,多雷区可达5%.雷击不但带来配电变压器及电气设备的损坏,还可能导至大面积的停电事故。配电变压器的接地方式配电变压器通常采用两种接地方式:一种是配电变压器采用高压避雷器引下线,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零线及变压器外壳连接在一起共同接地方式。

2、现有防雷变压器接地结构采用在土壤电阻率较低且均匀的平地,以垂直接地体为主;在土壤电阻率较低且不均匀的山坡,以水平接地体为主,需根据不同地面进行不同的接地方式实现良好的接地效果,主要采用柱形桩或平板电极构成,施工方式繁琐且接地效果不稳定。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雷变压器,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雷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接电桩和若干射线器,所述变压器主体的接地端通过导线与接电桩表面电连接,所述接电桩表面开设有若干射线孔,且射线器固定于射线孔的内部,所述接电桩的内部设有用于射线器通入电流的激发线束,所述射线器包括激发座、射线筒、弹头部和电极导线,所述激发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激发线束连接的雷管,所述激发座的内部设有火药部,所述射线筒固定安装于激发座的一端且弹头部和电极导线位于射线筒的内侧,所述射线筒的另一端设有套接于弹头部外周的密封瓣,所述电极导线呈螺旋状布置与射线筒的内侧且两段分别与激发座和弹头部的表面固定连接。

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射线孔呈螺旋方向均匀布置于接电桩的表面,且射线孔的对向沿接电桩的轴心倾斜向下。

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射线孔的内侧设有靠近接电桩外周的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用于射线孔的防水密封,所述防护膜为硅胶膜片结构且厚度小于3mm。

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激发座和接电桩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电极导线为软质铜丝裸线结构。

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头部端部层锥体状并裸露于密封瓣的外侧,所述密封瓣为多瓣式组合结构,且外周与射线孔的内壁滑动抵接。

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激发座的底端设有束流法兰,且束流法兰呈倒锥形结构沿激发座至弹头部表面渐缩,所述弹头部的一端过盈套接于束流法兰的内侧。

8、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9、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新型变压器接地结构,由接电桩钉入地基地面采用爆炸射流方式使弹头部牵引电极导线导出与地面接触,形成密集根系状电极网络结构,提高与地基的接电效果。

10、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桩基式接电桩结构进行变压器主体的防雷地线接地,进行接电桩的埋设并由火药部一键激发使电极导线导出接地,使用便捷,可应对各种土层结构,提高变压器的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主体(100)、接电桩(200)和若干射线器(300),所述变压器主体(100)的接地端通过导线与接电桩(200)表面电连接,所述接电桩(200)表面开设有若干射线孔(210),且射线器(300)固定于射线孔(210)的内部,所述接电桩(200)的内部设有用于射线器(300)通入电流的激发线束(220),所述射线器(300)包括激发座(310)、射线筒(320)、弹头部(330)和电极导线(340),所述激发座(3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激发线束(220)连接的雷管(312),所述激发座(310)的内部设有火药部(311),所述射线筒(320)固定安装于激发座(310)的一端且弹头部(330)和电极导线(340)位于射线筒(320)的内侧,所述射线筒(320)的另一端设有套接于弹头部(330)外周的密封瓣(321),所述电极导线(340)呈螺旋状布置与射线筒(320)的内侧且两段分别与激发座(310)和弹头部(330)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射线孔(210)呈螺旋方向均匀布置于接电桩(200)的表面,且射线孔(210)的对向沿接电桩(200)的轴心倾斜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孔(210)的内侧设有靠近接电桩(200)外周的防护膜(211),所述防护膜(211)用于射线孔(210)的防水密封,所述防护膜(211)为硅胶膜片结构且厚度小于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座(310)和接电桩(200)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电极导线(340)为软质铜丝裸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头部(330)端部层锥体状并裸露于密封瓣(321)的外侧,所述密封瓣(321)为多瓣式组合结构,且外周与射线孔(210)的内壁滑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座(310)的底端设有束流法兰(313),且束流法兰(313)呈倒锥形结构沿激发座(310)至弹头部(330)表面渐缩,所述弹头部(330)的一端过盈套接于束流法兰(313)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主体(100)、接电桩(200)和若干射线器(300),所述变压器主体(100)的接地端通过导线与接电桩(200)表面电连接,所述接电桩(200)表面开设有若干射线孔(210),且射线器(300)固定于射线孔(210)的内部,所述接电桩(200)的内部设有用于射线器(300)通入电流的激发线束(220),所述射线器(300)包括激发座(310)、射线筒(320)、弹头部(330)和电极导线(340),所述激发座(3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激发线束(220)连接的雷管(312),所述激发座(310)的内部设有火药部(311),所述射线筒(320)固定安装于激发座(310)的一端且弹头部(330)和电极导线(340)位于射线筒(320)的内侧,所述射线筒(320)的另一端设有套接于弹头部(330)外周的密封瓣(321),所述电极导线(340)呈螺旋状布置与射线筒(320)的内侧且两段分别与激发座(310)和弹头部(330)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射线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镜波
申请(专利权)人:余镜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