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分水器支架的作用是支撑和固定分水器。如图1所示为一种常见的分水器支架,这种分水器支架由厚金属条料经过冲孔和折弯加工而成。
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折弯装置,其通过设计的活动槽、螺纹杆、驱动机、皮带、活动块、限位座、卡槽和紧固螺母,将需要进行折弯加工的钢板条卡入两个卡槽内,然后手动将左侧限位座上端的紧固螺母向下转动,将钢板条限位,启动驱动机,驱动机带动左侧螺纹杆转动,左侧螺纹杆带动皮带和右侧螺纹杆同时转动,使两个螺纹杆可同步转动,螺纹杆带动两个活动块向后移动,使钢板条移动到挤压模具下端,便于挤压模具对钢板条进行折弯工作。
3、然而,条料一般是卷成料卷进行存储的,条料是由料卷逐渐铺开送入模具进行加工的,因此送入模具的条料在折弯之前就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加上条料的厚度较大,利用上述现有技术的折弯模具对条料进行单次折弯,会因为条料存在扭曲与应力回弹而导致得到的支架产品仍存在一定的翘曲,因此部分形状精度要求较高的支架产品还需要转移到整形模具进行校平整形。这样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折弯模具对条料进行单次折弯,会因为条料存在扭曲与应力回弹而导致得到的支架产品仍存在一定的翘曲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可以对条料逐步折弯,提高支架产品的形状精度和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
3、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有第一成形凸模和第二成形凸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折弯工位,所述折弯工位上设有成形凹模,所述成形凹模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成形凸模和所述第二成形凸模分别贴合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上模上还设有预折弯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可与所述预折弯凸模贴合的预折弯凹模;所述预折弯凹模上设有与所述左凹槽或所述右凹槽连通的预折弯凹槽,所述预折弯凹槽的底部设有斜坡,所述斜坡的顶面与所述左凹槽或所述右凹槽的内壁底侧之间形成夹角;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条料从所述预折弯凹模向所述成形凹模所在的方向移动。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模具的初始状态是开模状态,先将条料送到预折弯凹模上,然后上模与下模合模,利用预折弯凸模对条料施加压力,使条料沿着预折弯凹模的顶面形状弯曲,从而使条料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接着开模,驱动组件将条料从预折弯凹模上推动到成形凹模上,然后上模与下模再次合模,通过成形凹模与成形凸模的贴合将条料折弯成所需的支架产品的形状;接着再次开模与合模,利用成形凹模与成形凸模对条料进行整形,得到支架产品。对条料进行逐步的折弯可以减少条料内部的残留应力,从而减少条料的回弹,因此可提高支架产品的稳定性;并且在对条料进行一次成形折弯后还对条料进行至少一次整形处理,可以进一步调整支架产品的形状,提高支架产品的形状精度。
5、优选地,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用于与条料顶面接触的限位压条,所述限位压条位于所述成形凹模的上方且其从所述成形凹模向所述预折弯凹模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上模上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用于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时供所述限位压条伸入。驱动组件推动条料在限位压条的下方移动,限位压条可以限制条料在移动过程中的翻转,有利于降低废品率。
6、优选地,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与所述预折弯凹模的顶端平齐,所述垫板上设有位于所述下模的进料端与所述折弯工位之间的切断工位,所述切断工位与所述折弯工位的垂直连线垂直于所述预折弯凹模与所述成形凹模的垂直连线,所述切断工位上设有第一落料槽,所述上模上设有切断凸模,所述第一落料槽用于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时供所述切断凸模的末端伸入。开模时,条料同时经过切断工位的第一落料槽上方和折弯工位的预折弯凹模上方,然后上模与下模合模,切断凸模可穿过条料并伸入第一落料槽内,从而将条料切断。设置切断凸模后,条料的切断和预折弯工序同时进行,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7、优选地,所述预折弯凹模或所述下模座上设有长度限制件,所述长度限制件至少有部分高出于所述预折弯凹模的顶端用于与条料的端部抵接。条料的端部从切断工位移动到预折弯凹模上方后继续移动至与长度限制件抵接,长度限制件可以限制条料的步进距离,使得每次切断得到的条料段长度都是一致的,这样可以提高支架产品的尺寸的一致性。
8、优选地,所述长度限制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供条料的端部伸入且与所述条料的端部卡接;所述预折弯凹槽位于所述预折弯凹模上靠近所述长度限制件的一侧。条料的端部从切断工位移动到预折弯凹模上方后,可以继续移动到卡槽内与卡槽卡接;条料在经过预折弯变形后又会脱离卡槽。卡槽可以限制条料的偏移和摆动,使每一段条料都能在同一位置上进行预折弯处理,有利于提高支架产品的形状的一致性。
9、优选地,所述垫板上还设有冲孔工位,所述冲孔工位位于所述下模的进料端与所述切断工位之间,所述冲孔工位上设有多个第二落料槽;所述上模上设有多个冲头,所述第二落料槽用于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时供所述冲头的末端一一伸入。条料可同时经过冲孔工位的第二落料槽上方、切断工位的第一落料槽上方和折弯工位的预折弯凹模上方,合模时,冲头的末端穿过条料后伸入第二落料槽内,从而在条料上形成通孔。可以理解的是,在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条料同时进行冲孔、切断和折弯,可以进一步缩短支架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10、优选地,所述垫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和多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沿着所述冲孔工位与所述切断工位的垂直连线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分别用于供条料的相对两侧穿过;初始状态下,也就是在开模状态下,所述长度限制件至少有部分高出于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这样能确保条料可以移动到伸入卡槽内;所述上模上设有多个第二避让槽和多个第三避让槽;当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第一导向块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末端一一伸入所述第二避让槽和第三避让槽,且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均与所述垫板的顶面平齐,这样可以使条料与垫板的顶面贴合。由于条料是从从料卷逐渐铺开送入下模的,因此条料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翘曲。设置多个第一导向块和多个第二导向块可以引导条料保持平直状态且顺畅地移动,使得条料在上模与下模合模后与垫板和压板更加贴合,并且也方便控制条料按照一定的路径和状态向前移动,有利于提高支架产品的质量。
11、优选地,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上模座沿着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压板还通过第三弹簧与所述上模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上设有第一成形凸模(3)和第二成形凸模(4);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座(5),所述下模座(5)上设有折弯工位(501),所述折弯工位(501)上设有成形凹模(6),所述成形凹模(6)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成形凸模(3)和所述第二成形凸模(4)分别贴合的左凹槽(601)和右凹槽(6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还设有预折弯凸模(7);所述下模座(5)上还设有可与所述预折弯凸模(7)贴合的预折弯凹模(8);所述预折弯凹模(8)上设有与所述左凹槽(601)或所述右凹槽(602)连通的预折弯凹槽(801),所述预折弯凹槽(801)的底部设有斜坡(802),所述斜坡(802)的顶面与所述左凹槽(601)或所述右凹槽(602)的内壁底侧之间形成夹角;所述下模座(5)上还设有驱动组件(9),所述驱动组件(9)用于驱动条料从所述预折弯凹模(8)向所述成形凹模(6)所在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5)上设有用于与条料顶面接触的限位压条(10),所述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5)上还设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的顶面与所述预折弯凹模(8)的顶端平齐,所述垫板(11)上设有位于所述下模(2)的进料端与所述折弯工位(501)之间的切断工位(1101),所述切断工位(1101)与所述折弯工位(501)的垂直连线垂直于所述预折弯凹模(8)与所述成形凹模(6)的垂直连线,所述切断工位(1101)上设有第一落料槽(1102),所述上模(1)上设有切断凸模(12),所述第一落料槽(1102)用于在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合模时供所述切断凸模(12)的末端伸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折弯凹模(8)或所述下模座(5)上设有长度限制件(13),所述长度限制件(13)至少有部分高出于所述预折弯凹模(8)的顶端用于与条料的端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限制件(13)上设有卡槽(1301),所述卡槽(1301)用于供条料的端部伸入且与所述条料的端部卡接;所述预折弯凹槽(801)位于所述预折弯凹模(8)上靠近所述长度限制件(1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1)上还设有冲孔工位(1103),所述冲孔工位(1103)位于所述下模(2)的进料端与所述切断工位(1101)之间,所述冲孔工位(1103)上设有多个第二落料槽(1104);所述上模(1)上设有多个冲头(14),所述第二落料槽(1104)用于在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合模时供所述冲头(14)的末端一一伸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1)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1105)和多个第二安装槽(1106),所述第一安装槽(1105)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106)均沿着所述冲孔工位(1103)与所述切断工位(1101)的垂直连线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安装槽(1105)内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05)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导向块(15),所述第一导向块(15)上设有第一滑槽(1501);所述第二安装槽(1106)内均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106)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向块(16),所述第二导向块(16)上设有第二滑槽(1601);所述第一滑槽(1501)和所述第二滑槽(1601)分别用于供条料的相对两侧穿过;初始状态下,所述长度限制件(13)至少有部分高出于所述第一滑槽(1501)或所述第二滑槽(1601);所述上模(1)上设有多个第二避让槽(1802)和多个第三避让槽(1803);当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合模时,所述第一导向块(15)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导向块(16)的末端一一伸入所述第二避让槽(1802)和第三避让槽(1803),且所述第一滑槽(1501)和所述第二滑槽(1601)的底部均与所述垫板(11)的顶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座(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上设有第一成形凸模(3)和第二成形凸模(4);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座(5),所述下模座(5)上设有折弯工位(501),所述折弯工位(501)上设有成形凹模(6),所述成形凹模(6)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成形凸模(3)和所述第二成形凸模(4)分别贴合的左凹槽(601)和右凹槽(6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还设有预折弯凸模(7);所述下模座(5)上还设有可与所述预折弯凸模(7)贴合的预折弯凹模(8);所述预折弯凹模(8)上设有与所述左凹槽(601)或所述右凹槽(602)连通的预折弯凹槽(801),所述预折弯凹槽(801)的底部设有斜坡(802),所述斜坡(802)的顶面与所述左凹槽(601)或所述右凹槽(602)的内壁底侧之间形成夹角;所述下模座(5)上还设有驱动组件(9),所述驱动组件(9)用于驱动条料从所述预折弯凹模(8)向所述成形凹模(6)所在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5)上设有用于与条料顶面接触的限位压条(10),所述限位压条(10)位于所述成形凹模(6)的上方且其从所述成形凹模(6)向所述预折弯凹模(8)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上模(1)上设有第一避让槽(1801),所述第一避让槽(1801)用于在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合模时供所述限位压条(10)伸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5)上还设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的顶面与所述预折弯凹模(8)的顶端平齐,所述垫板(11)上设有位于所述下模(2)的进料端与所述折弯工位(501)之间的切断工位(1101),所述切断工位(1101)与所述折弯工位(501)的垂直连线垂直于所述预折弯凹模(8)与所述成形凹模(6)的垂直连线,所述切断工位(1101)上设有第一落料槽(1102),所述上模(1)上设有切断凸模(12),所述第一落料槽(1102)用于在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合模时供所述切断凸模(12)的末端伸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折弯凹模(8)或所述下模座(5)上设有长度限制件(13),所述长度限制件(13)至少有部分高出于所述预折弯凹模(8)的顶端用于与条料的端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限制件(13)上设有卡槽(1301),所述卡槽(1301)用于供条料的端部伸入且与所述条料的端部卡接;所述预折弯凹槽(801)位于所述预折弯凹模(8)上靠近所述长度限制件(1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1)上还设有冲孔工位(1103),所述冲孔工位(1103)位于所述下模(2)的进料端与所述切断工位(1101)之间,所述冲孔工位(1103)上设有多个第二落料槽(1104);所述上模(1)上设有多个冲头(14),所述第二落料槽(1104)用于在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合模时供所述冲头(14)的末端一一伸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长条支架的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1)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世俊,陈健烽,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富樾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