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2103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04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柜。本技术提供的电气柜包括柜体、第一待散热器件、相变散热器以及第二待散热器件,其中,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密闭容置空间以及外循环散热风道,第一待散热器件容置于密闭容置空间内,相变散热器包括相连通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位于密闭容置空间内且与第一待散热器件相贴合,冷凝器位于外循环散热风道中,第二待散热器件位于外循环散热风道中。该电气柜实现了对密闭容置空间和外循环散热风道中相关器件的独立散热降温,降低了成本,满足了电气柜的高防护需求,并且也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散热,尤其涉及一种电气柜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气柜大都采用直通换热的形式,即通过风扇直接从柜外吸入冷空气,给柜内的发热源进行散热,再将升温后的热空气排到柜外。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气柜在复杂苛刻环境下的应用逐渐增多,风沙、盐雾等应用环境日益常态化,因而对电气柜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

2、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液冷散热的形式对电气柜内部的所有器件均进行热交换散热,通过液冷散热的形式能够完全隔绝内部器件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但是上述散热方式没有对电气柜内部的器件进行区分散热,并且液冷散热的形式需要增加额外的水冷系统,增加了成本。

3、因此,亟需一种电气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柜,以实现对密闭容置空间和外循环散热风道中相关器件的独立散热降温,降低成本,满足电气柜的高防护需求,提高散热效果。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气柜,包括:

4、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密闭容置空间以及外循环散热风道;

5、第一待散热器件,所述第一待散热器件容置于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

6、相变散热器,所述相变散热器包括相连通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待散热器件相贴合,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中;以及

7、第二待散热器件,所述第二待散热器件位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8、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待散热器件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容置于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待散热器件包括电容池组以及电抗器,所述电容池组和所述电抗器均与所述功率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容池组和所述电抗器均位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9、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柜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电气柜还包括:

10、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11、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以及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所述柜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柜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电容池组均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中,所述电抗器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12、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以及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所述柜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柜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中,所述电容池组和所述电抗器均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13、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电气柜还包括:

14、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中;以及

15、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16、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以及第三外循环散热风道,所述柜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柜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柜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外循环散热风道相连通的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中,所述电容池组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中,所述电抗器位于所述第三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17、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电气柜还包括:

18、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19、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中;以及

20、第三散热风扇,所述第三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三外循环散热风道中。

21、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冷凝器的摆放位置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中气体的流向存在有夹角。

22、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相变散热器包括两个所述冷凝器,两个所述冷凝器呈v形摆放。

23、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蒸发器沿竖直方向安装,所述功率模块位于所述蒸发器相对的两侧。

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柜,该电气柜包括柜体、第一待散热器件、相变散热器以及第二待散热器件,其中,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密闭容置空间以及外循环散热风道,第一待散热器件容置于密闭容置空间内,相变散热器包括相连通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位于密闭容置空间内且与第一待散热器件相贴合,冷凝器位于外循环散热风道中,第二待散热器件位于外循环散热风道中。该电气柜通过相变散热器中的蒸发器对处于密闭容置空间内的第一待散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通过直通换热的形式对位于外循环散热风道中的冷凝器以及第二待散热器件进行通风散热,从而实现了对密闭容置空间和外循环散热风道中相关器件的独立散热降温,降低了成本,也满足了电气柜的高防护需求,并且也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散热器件包括功率模块(2),所述功率模块(2)容置于所述密闭容置空间(11)内,所述第二待散热器件包括电容池组(4)以及电抗器(5),所述电容池组(4)和所述电抗器(5)均与所述功率模块(2)电连接,所述电容池组(4)和所述电抗器(5)均位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相连通的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所述电气柜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以及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所述柜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31)和第一出风口(141),所述柜体(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32)和第二出风口(142),所述冷凝器(32)和所述电容池组(4)均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中,所述电抗器(5)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以及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所述柜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31)和第一出风口(141),所述柜体(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32)和第二出风口(142),所述冷凝器(32)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中,所述电容池组(4)和所述电抗器(5)均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以及第三外循环散热风道(123),所述柜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31)和第一出风口(141),所述柜体(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32)和第二出风口(142),所述柜体(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外循环散热风道(123)相连通的第三进风口(133)和第三出风口(143),所述冷凝器(32)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中,所述电容池组(4)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中,所述电抗器(5)位于所述第三外循环散热风道(12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5、7、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的摆放位置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中气体的流向存在有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器(3)包括两个所述冷凝器(32),两个所述冷凝器(32)呈V形摆放。

11.根据权利要求2~5、7、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1)沿竖直方向安装,所述功率模块(2)位于所述蒸发器(31)相对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散热器件包括功率模块(2),所述功率模块(2)容置于所述密闭容置空间(11)内,所述第二待散热器件包括电容池组(4)以及电抗器(5),所述电容池组(4)和所述电抗器(5)均与所述功率模块(2)电连接,所述电容池组(4)和所述电抗器(5)均位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相连通的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所述电气柜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以及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所述柜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31)和第一出风口(141),所述柜体(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32)和第二出风口(142),所述冷凝器(32)和所述电容池组(4)均位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中,所述电抗器(5)位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散热风道(12)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以及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所述柜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循环散热风道(121)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31)和第一出风口(141),所述柜体(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循环散热风道(122)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32)和第二出风口(142),所述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世民黄彭发李辉李振升汪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