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换热,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换热装置以及蓄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蓄热技术通常包括显热蓄热、潜热蓄热(此两种为热物理蓄热)和热化学蓄热。其中,显热蓄热利用高比热容材料的温升储存热量,储能密度为30-80kwh/m3,其储存方式简单、储能成本低,但系统体积过大且热损失严重。潜热蓄热利用材料的相态变化储存热量,储能密度为83-140kwh/m3。
2、目前,常用的蓄热技术包括固体蓄热(显热)、水蓄热(显热)、相变蓄热(潜热+显热)等,其中成本最低的是水蓄热,成本中等的是固体蓄热,成本较高的是相变蓄热。中高温金属相变材料兼具高蓄热密度和高热导率的特点,其主要优点如下:1、热导率是传统相变材料的数十倍,有利于系统充放热的快速响应;2、金属密度大、单位体积相变潜热高,并且相变温度高,因此高显热和高相变潜热使得储能密度高,这有利于设计紧凑的蓄热装置。由于其具有上述特点,基于金属相变材料的蓄热装置可以解决传统的蓄热装置的蓄热密度低、充放热功率低等问题。
3、蓄热装置在放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换热介质与金属相变材料的换热不够充分,从而导致换热介质对待加热物质的加热效率较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换热装置以及蓄热控制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换热介质换热不够充分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蓄换热装置,包括:保温外壳,具有容纳腔,保温外壳包括与容纳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隔板,设
3、进一步地,相变换热件为圆柱状结构或者方柱状结构或者扁柱状结构,多个相变换热件沿平行于第一腔室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或者垂直于第一腔室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4、进一步地,相变换热件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其中,电加热丝的进电端和出点端均设置在相变换热件的第一端,电加热丝具有弯折部,弯折部位于相变换热件的第二端;或者,电加热丝的进电端设置在相变换热件的第一端,电加热丝的出电端设置在相变换热件的第二端。
5、进一步地,在第一腔室内,相变换热件为板状结构,多个相变换热件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相变换热件之间形成过流通道,过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口和过流间隙连通。
6、进一步地,保温外壳上设置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变换热件包括外壳、内壳以及绝缘支撑件,内壳位于外壳的内部,内壳的内部设置有电发热件,绝缘支撑件为多个,多个绝缘支撑件间隔设置在内壳的内部并与电发热件支撑配合,电发热件的两端分别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导电连接,外壳的内表面和内壳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金属相变填料。
7、进一步地,蓄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在进口至过流间隙的方向上,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位于相变换热件的两侧,第一导电件与第一端子导电连接,第二导电件与第二端子导电连接,每个相变换热件的电发热件的一端与第一导电件导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电件导电连接。
8、进一步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位于相变换热件远离过流间隙的一侧,隔板内设置有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在第二端子与第二导电件之间。
9、进一步地,金属相变填料由铝单质金属、锗单质金属、镁单质金属、锌单质金属或者镍单质金属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成;或者,金属相变填料由铝基合金、锗基合金、镁基合金、锌基合金或者镍基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成。
10、进一步地,蓄换热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流通道内的换热翅片,至少一个相变换热件与换热翅片导热连接。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蓄热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蓄换热装置,蓄热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电网负载,当电网负载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电发热件启动,当电网负载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电发热件停止工作;监测电发热件的加热时间,当加热时间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启动换热器,令换热介质与相变蓄热组件进行换热。
12、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保温外壳具有容纳腔,保温外壳包括与容纳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隔板设置在容纳腔内,隔板将容纳腔分隔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与保温外壳的内表面间隔设置并形成过流间隙,过流间隙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换热器能够使换热介质对待加热物质进行加热,换热器包括介质输出通道和介质输入通道,介质输出通道通过进口与第一腔室连通,介质输入通道通过出口与第二腔室连通,从而形成换热介质从进口进入第一腔室,再流经过流间隙、第二腔室,最后通过出口流入换热器的流动路径,多个相变换热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以使得换热介质能够与相变换热件换热,部分的相变换热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并位于进口与过流间隙之间,部分的相变换热件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并位于出口与过流间隙之间,当相变换热件对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时,能量较低的换热介质依次流经进口、位于第一腔室内的相变换热件,过流间隙、位于第二腔室内的相变换热件和出口,从而多次被相变换热件加热而变为能量较高的换热介质,进而使得能量较高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器对待加热物质进行加热,然后又变为能量较低的换热介质,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换热介质在容纳腔内流动的路径较长,多次和相变换热件进行换热,从而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充分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换热介质换热不够充分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换热件(40)为圆柱状结构或者方柱状结构或者扁柱状结构,多个相变换热件(4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腔室(1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或者垂直于所述第一腔室(1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换热件(40)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腔室(111)内,所述相变换热件(40)为板状结构,多个所述相变换热件(40)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相变换热件(40)之间形成过流通道(43),所述过流通道(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12)和所述过流间隙(1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10)上设置有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62),所述相变换热件(40)包括外壳(411)、内壳(412)以及绝缘支撑件,所述内壳(412)位于所述外壳(411)的内部,所述内壳(412)的内部设置有电发热件(413),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电件(63)和第二导电件(64),在所述进口(12)至所述过流间隙(113)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电件(63)和所述第二导电件(64)位于所述相变换热件(40)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电件(63)与所述第一端子(61)导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64)与所述第二端子(62)导电连接,每个所述相变换热件(40)的所述电发热件(4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63)导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64)导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61)和所述第二端子(62)均位于所述相变换热件(40)远离所述过流间隙(113)的一侧,所述隔板(20)内设置有导电连接件(65),所述导电连接件(65)导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子(62)与所述第二导电件(6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换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流通道(43)内的换热翅片,至少一个所述相变换热件(40)与所述换热翅片导热连接。
10.一种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蓄换热装置,所述蓄热控制方法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换热件(40)为圆柱状结构或者方柱状结构或者扁柱状结构,多个相变换热件(4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腔室(1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或者垂直于所述第一腔室(1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换热件(40)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腔室(111)内,所述相变换热件(40)为板状结构,多个所述相变换热件(40)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相变换热件(40)之间形成过流通道(43),所述过流通道(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12)和所述过流间隙(1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10)上设置有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62),所述相变换热件(40)包括外壳(411)、内壳(412)以及绝缘支撑件,所述内壳(412)位于所述外壳(411)的内部,所述内壳(412)的内部设置有电发热件(413),所述绝缘支撑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绝缘支撑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412)的内部并与所述电发热件(413)支撑配合,所述电发热件(413)的两端分别所述第一端子(61)以及所述第二端子(62)导电连接,所述外壳(411)的内表面和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豫森,王欣然,杜藏宝,邢学利,杨晓峰,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