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压桩平台。
技术介绍
1、为降低施工费用,钢桩被广泛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系统中,作为支护桩,在完成地下结构的施工后,需要将钢桩从地下拔出,回收利用。在将钢桩下沉到地下时,可以采用振动、锤击、静压等方法进行下沉,由于静压式下沉具有噪声小、移动灵活的优势,能够应用于人口密集以及施工区域狭窄的区域,得到广泛的推广,但在使用静压式下沉时,需要在地面设置反力机构,以获得下沉钢桩时所需要的压力,现有的反力机构一般是采用配重或者在地下设置锚杆,采用配重方式时,需要对配重进行频繁地移动,导致施工效率较低,并导致施工成本的上升,而采用锚杆时,需要对每根钢桩均设置多根毛根,而且还需要在相应的施工区域铺设混凝土,对地面进行硬化,以便于安装静力压桩机,导致施工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充分利用静力压桩机噪声小、移动灵活的优势,并减少所需锚杆或配重的需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制压桩平台,其包括一钢砼基体,沿钢砼基体的长度方向,在该钢砼基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沉桩孔,并在钢砼基体内预埋有连接筋,该连接筋向上伸出钢砼基体的上表面,该连接筋用于经静力压桩机可拆卸地安装在钢砼基体上;
2、在钢砼基体内,对应于每个沉桩孔均设置有抗拔孔,该抗拔孔向内贯穿所对应的沉桩孔的内壁,且抗拔孔向外贯穿钢砼基体的外壁;钢桩能够经沉桩孔下沉到地下,抗拔螺栓能够经该抗拔孔连接到钢桩上的螺栓孔,将钢桩连接到预制压桩平台上。
3、采用本技术中的预制压桩平台下沉钢桩时,需要首先采用现有技术将1-2根钢
4、另外还利用将两个预制压桩平台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联合平台,先利用第一个预制压桩平台下沉钢桩,当第一预制压桩平台的沉桩孔全部利用后,第二个预制压桩平台可以利用第一个预制压桩平台上的已下沉的钢桩提供反力,当第二个预制压桩平台上的钢桩能够满足自身反力需要时,将第一个预制压桩平台从第二个预制压桩平台上拆卸下来,并重新连接到第二个预制压桩平台的另一端,如此反复,完成所有钢桩的下沉。
5、利用本技术,仅仅在开始施工时,需要利用现有方法对钢桩进行下沉,当已下沉的钢桩能够通过足够的反力时,则可利用灵活轻便的静力压桩机对钢桩进行下沉,由此提高作业效率,并能够利用静力压桩机的有利条件。在常规条件下,只需要1-2钢桩即可为后续钢桩的下沉提供足够的反力。
6、进一步,为提高预制压桩平台的强度,在抗拔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加强板。在钢砼基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加强板。利用内加强板和外加强板还能够提高预制压桩平台的抗冲击能力,避免由于外部无意的碰撞而造成的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
7、进一步,为提高预制压桩平台的抗弯强度,在钢砼基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铺设有钢垫板。钢垫板能够有效地提高预制压桩平台的弯曲模量。
8、进一步,为降低预制压桩平台的重量,以便于转运,在相邻两个沉桩孔之间设置有减重孔。
9、进一步,在钢砼基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纹孔;当两个预制压桩平台沿长度方向排列在一起时,一平面钢板的两端能够分别搭接到两个预制压桩平台相对的一端上,连接螺栓穿过平面钢板后旋拧在螺纹孔内,使两个预制压桩平台经平面钢板连接在一起。
10、当需要下沉的钢桩数量较多时,如果仅设置一个预制压桩平台,则在完成与预制压桩平台上沉桩孔数量相同的钢桩的下沉后,需要再次对起始的一根或两根钢桩采用具有配重的静力压桩机、锤击桩机或振动桩机进行下沉,或者将预制压桩平台端部的一个或两个沉桩孔连接在已下沉的钢桩上,导致钢桩下沉的效率降低,设置连接部后,可以将两个预制压桩平台构成一个联合平台,并利用平面钢板将两个预制压桩平台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当第一个预制压桩平台上的沉桩孔全部完成钢桩的下沉后,第二个预制压桩平台可以直接利用第一个预制压桩平台上的钢桩作为反力,进行钢桩的下沉,当第二个预制压桩平台能够利用自身所下沉的钢桩作为反力时,则可将第一个预制压桩平台拆卸下来连接到第二个预制压桩平台的另一端,如此反复,两个预制压桩平台相互为对方提供反力,以高效地完成所有钢桩的下沉。
11、进一步,为避免平面钢板或连接螺栓向上突出预制压桩平台的上表面,对静力压桩机的安装或移动造成不利影响,在钢砼基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容纳槽,该容纳槽由钢砼基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而成,该螺纹孔向上贯穿容纳槽的底面,平面钢板的两端分别容纳在相邻两个预制压桩平台的容纳槽内,平面钢板的上表面向上不超过预制压桩平台的上表面,连接螺栓向上不超出平面钢板的上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钢砼基体,沿钢砼基体的长度方向,在该钢砼基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沉桩孔,并在钢砼基体内预埋有连接筋,该连接筋向上伸出钢砼基体的上表面,该连接筋用于经静力压桩机可拆卸地安装在钢砼基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抗拔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钢砼基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钢砼基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铺设有钢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沉桩孔之间设置有减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钢砼基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纹孔;当两个预制压桩平台沿长度方向排列在一起时,一平面钢板的两端能够分别搭接到两个预制压桩平台相对的一端上,连接螺栓穿过平面钢板后旋拧在螺纹孔内,使两个预制压桩平台经平面钢板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钢砼基体,沿钢砼基体的长度方向,在该钢砼基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沉桩孔,并在钢砼基体内预埋有连接筋,该连接筋向上伸出钢砼基体的上表面,该连接筋用于经静力压桩机可拆卸地安装在钢砼基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抗拔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钢砼基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钢砼基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铺设有钢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压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沉桩孔之间设置有减重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民,陆卫良,王涛,刘小波,王建兰,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