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健康监测,特别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精确测量无砟轨道支点反力,通常采用压电式荷载传感器,主要方法包括剪力法和测力垫板法。然而,压电荷载传感器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严重干扰,如高速列车的振动、冲击等,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且应对极端的高温、低温、高湿度等复杂环境的能力有限,其抗疲劳性能较差,服役过程中传感器性能易受损害,导致测量偏差。此外,测力垫板法中使用压电荷载传感器需要在弹性垫板上开槽,改变了扣件系统的原有完整性。
2、在工程中使用传感器进行轨道结构健康监测时通常需人工预先进行贴片或埋入等操作,操作繁琐耗时且工作量大。且目前对轨道结构的监测,主要分为车载监测和地面监测,一般使用传统应变片在钢轨或车轮特定的角度和位置上粘贴传感器或应变片,组成惠更斯电桥,这些传感器或应变片都处于表面外露的状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传感器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可能受到来自列车经过时产生的高压冲击和机械损伤,以及由锈蚀、腐蚀或钢轨形状变化导致的损坏。而在实际运营线路上,频繁地对传感器进行维护和更换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现有轨道结构健康监测使用的传感器寿命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包括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弹性垫板以及开设于所述弹性垫
3、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对称设置。
4、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5、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两端点分别与所述通孔内壁相接触,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通孔内壁存在间隙。
6、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可设置多个。
7、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梁体包括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上方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受力件。
9、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梁包括与所述受力件固定连接的容纳梁以及活动设于所述容纳梁外壁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纤光栅位置位于所述容纳梁内部。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性垫板端面固定设置有铁垫板,所述铁垫板底部与所述受力件顶部相接触。
12、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本装置将传感器嵌入在轨道扣件系统的内部空腔中,不仅有效防止了外界环境对传感器的直接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大大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通过多组对称设置的梁体以及分别置于梁体两端的垫块,在轨道内部结构发生异常时,及时监测轨道结构的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02)包括第一安装板(202a)和第二安装板(202b),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2b)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2b)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两端点分别与所述通孔(102)内壁相接触,且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与所述通孔(102)内壁存在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2b)可设置多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203)包括第一连接梁(203a)和第二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203a)和所述第二连接梁(203b)上方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受力件(20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203a)包括与所述受力件(201)固定连接的容纳梁(203a-1)以及活动设于所述容纳梁(203a-1)外壁的固定梁(203a-2),所述固定梁(203a-2)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光栅(204)位置位于所述容纳梁(203a-1)内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板(101)端面固定设置有铁垫板(103),所述铁垫板(103)底部与所述受力件(201)顶部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02)包括第一安装板(202a)和第二安装板(202b),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2b)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2b)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两端点分别与所述通孔(102)内壁相接触,且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与所述通孔(102)内壁存在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2a)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2b)可设置多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无砟轨道扣件支撑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203)包括第一连接梁(203a)和第二连接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刚,李珊珊,王明宇,于天雨,李毅,张永雄,曾毅,姜万敏,赖俊瑜,刘兴平,刘增杰,张武兵,王璐,陈晟,刘泽轩,蔡嘉龙,许蒙坤,王政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