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01748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边电机技术领域,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平衡悬架不稳定以及轮边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包括主悬架,主悬架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Y形的副悬架,副悬架上侧设有转向节,转向节外侧同轴转动连接有套轴,套轴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轮毂,转向节内侧固定连接有轮边电机,轮边电机的输出端与轮毂同轴固定连接,轮边电机外侧设有控温组件,控温组件能够起到检测并控制轮边电机温度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温组件能够对两侧的轮边电机进行温度控制,确保电机在负载过大时能够及时进行散热,同时确保左右两侧的轮边电机温差保持在合适范围内,避免温差过大热平衡失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边电机,具体涉及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理念的日益重视,在出行方面,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逐渐被电动汽车所替代,而电动车电机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机在长时间的工作时,其表面的温度会较高,此时需要对电机的热平衡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电机使用的安全,避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危险,现有的轮边电机多与车轮同轴安装在平衡悬架上,车辆的平衡悬架能够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大幅度颠簸等问题,其能良好的调节车辆的起伏,进而能够提高轮边电机的使用安全性,避免其容易出现震动导致电机内部器械损毁过载的问题,因此需要为轮边电机提供安全的使用空间,即需要对悬架进行改良,避免电机因过载等问题导致对温度的控制力下降,且现有的轮边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散热能力较差,无法达到快速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平衡悬架不稳定以及轮边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主悬架,主悬架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y形的副悬架,副悬架上侧设有转向节,转向节外侧同轴转动连接有套轴,套轴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轮毂,转向节内侧固定连接有轮边电机,轮边电机的输出端与轮毂同轴固定连接,轮边电机外侧设有控温组件,控温组件能够起到检测并控制轮边电机温度的作用,转向节上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架,衔接架上侧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可用于平衡主悬架,主悬架上侧设有衔接架,主悬架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主悬架固定在衔接架上。

3、所述副悬架左右两侧分别球铰接有固定钉,固定钉上侧经螺母与转向架固定连接。

4、所述控温组件包括防尘网,防尘网内设有散热扇,轮边电机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轮边电机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散热板上设有液冷管,防尘网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液冷器,液冷管与液冷器相配合形成液冷循环,转向节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后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端正对轮边电机。

5、所述散热扇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液冷器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6、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油缸,油缸内开设有外油室,外油室内滑动连接有主活塞,主活塞下侧与衔接架固定连接,主活塞内经浮动活塞分为上下两室,上侧室为内油室,下侧室为气室,主活塞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阻尼孔,阻尼孔内设有单向阀,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

7、所述主悬架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油箱,油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柱塞泵,油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油管,油管经其对应侧的柱泵塞与其对应侧的内油室连通。

8、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液压蓄能器,液压蓄能器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蓄能器活塞,蓄能器活塞经液压管与外油室连通,液压蓄能器中部设有隔板,油缸外端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油缸与主活塞之间。

9、所述套轴外壁套接有两个轴承,轴承与其对应侧的转向节内壁过盈连接,套轴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丝经螺帽与轮毂固定连接,套轴与轮毂之间设有刹车片。

10、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侧滑动连接有下棘轮,下棘轮下侧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棘轮与连接座之间的压簧一,下棘轮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栓,固定栓上侧可与衔接架螺纹连接,衔接架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其对应侧固定栓同轴的上棘轮,上棘轮可与下棘轮啮合,衔接架前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u形的按压杆,按压杠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倾斜槽,上棘轮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对应侧倾斜槽内的插销,按压杆中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杆,平衡杆后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平衡杆与衔接架之间的压簧二。

11、s1: 使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其对应侧的轮边电机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器,两侧的控制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温度变化,分析轮边电机负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传输给车辆的中控。

12、s2: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利用轮边电机上下两侧的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确保轮边电机的正常使用,同时温度传感器始终监测电机温度,确保两侧电机温度在可控范围内。

13、s3: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器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先启动散热扇加快电机散热,控制温度下降,若温度降低速度过慢,控制器可启动液冷器通过液冷管对电机进行快速散热,三散热相互配合根据散热需求启动对应的散热结构。

14、s4:左右两侧的控制器根据其对应侧的温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对两侧的轮边电机进行数据分析,当发现两侧的电机温度出现温差时,需要启动温度较高一侧的散热结构对电机进行散热,快速使左右两侧的轮边电机的温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温组件能够对两侧的轮边电机进行温度控制,确保电机在负载过大时能够及时进行散热,同时确保左右两侧的轮边电机温差保持在合适范围内,避免温差过大热平衡失衡,设置轮边电机和缓冲组件能够对在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进行缓冲,避免因路面凹凸不平导致车辆上下颠簸幅度过促使轮边电机因轮胎在颠簸中出现空转以及突然接触地面的情况造成负载过大的问题,进而两侧的轮边电机出现温差,影响两侧的轮边电机在后续的运行,容易造成运行差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系统包括主悬架(1),其特征在于,主悬架(1)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Y形的副悬架(2),副悬架(2)上侧设有转向节(3),转向节(3)外侧同轴转动连接有套轴(4),套轴(4)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一端固定连接有轮毂(6),转向节(3)内侧固定连接有轮边电机(7),轮边电机(7)的输出端与轮毂(6)同轴固定连接,轮边电机(7)外侧设有控温组件,控温组件能够起到检测并控制轮边电机(7)温度的作用,转向节(3)上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架(8),衔接架(8)上侧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可用于平衡主悬架(1),主悬架(1)上侧设有衔接架(8),主悬架(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主悬架(1)固定在衔接架(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悬架(2)左右两侧分别球铰接有固定钉(9),固定钉(9)上侧经螺母与转向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包括防尘网(10),防尘网(10)内设有散热扇(11),轮边电机(7)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12),轮边电机(7)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散热板上设有液冷管(13),防尘网(10)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液冷器(14),液冷管(13)与液冷器(14)相配合形成液冷循环,转向节(3)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5),控制器(15)后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检测端正对轮边电机(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11)与控制器(15)电信号连接,液冷器(14)与控制器(15)电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16)与控制器(15)电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油缸(17),油缸(17)内开设有外油室(18),外油室(18)内滑动连接有主活塞(19),主活塞(19)下侧与衔接架(8)固定连接,主活塞(19)内经浮动活塞(42)分为上下两室,上侧室为内油室(20),下侧室为气室(21),主活塞(19)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阻尼孔(22),阻尼孔(22)内设有单向阀(23),两个单向阀(23)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悬架(1)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油箱(24),油箱(2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柱塞泵(25),油箱(2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油管(26),油管(26)经其对应侧的柱泵塞与其对应侧的内油室(2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液压蓄能器(27),液压蓄能器(27)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蓄能器活塞(28),蓄能器活塞(28)经液压管(29)与外油室(18)连通,液压蓄能器(27)中部设有隔板,油缸(17)外端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油缸(17)与主活塞(1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轴(4)外壁套接有两个轴承(30),轴承(30)与其对应侧的转向节(3)内壁过盈连接,套轴(4)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丝经螺帽与轮毂(6)固定连接,套轴(4)与轮毂(6)之间设有刹车片(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座(41),连接座(41)上侧滑动连接有下棘轮(32),下棘轮(32)下侧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棘轮(32)与连接座(41)之间的压簧一(33),下棘轮(32)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栓(34),固定栓(34)上侧可与衔接架(8)螺纹连接,衔接架(8)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其对应侧固定栓(34)同轴的上棘轮(35),上棘轮(35)可与下棘轮(32)啮合,衔接架(8)前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U形的按压杆(36),按压杠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倾斜槽(37),上棘轮(35)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对应侧倾斜槽(37)内的插销(38),按压杆(36)中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杆(39),平衡杆(39)后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平衡杆(39)与衔接架(8)之间的压簧二(40)。

10.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使用温度传感器(16)实时监测其对应侧的轮边电机(7)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器(15),两侧的控制器(15)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温度变化,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系统包括主悬架(1),其特征在于,主悬架(1)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y形的副悬架(2),副悬架(2)上侧设有转向节(3),转向节(3)外侧同轴转动连接有套轴(4),套轴(4)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一端固定连接有轮毂(6),转向节(3)内侧固定连接有轮边电机(7),轮边电机(7)的输出端与轮毂(6)同轴固定连接,轮边电机(7)外侧设有控温组件,控温组件能够起到检测并控制轮边电机(7)温度的作用,转向节(3)上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架(8),衔接架(8)上侧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可用于平衡主悬架(1),主悬架(1)上侧设有衔接架(8),主悬架(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主悬架(1)固定在衔接架(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悬架(2)左右两侧分别球铰接有固定钉(9),固定钉(9)上侧经螺母与转向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包括防尘网(10),防尘网(10)内设有散热扇(11),轮边电机(7)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12),轮边电机(7)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散热板上设有液冷管(13),防尘网(10)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液冷器(14),液冷管(13)与液冷器(14)相配合形成液冷循环,转向节(3)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5),控制器(15)后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检测端正对轮边电机(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11)与控制器(15)电信号连接,液冷器(14)与控制器(15)电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16)与控制器(15)电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驱动电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油缸(17),油缸(17)内开设有外油室(18),外油室(18)内滑动连接有主活塞(19),主活塞(19)下侧与衔接架(8)固定连接,主活塞(19)内经浮动活塞(42)分为上下两室,上侧室为内油室(20),下侧室为气室(21),主活塞(19)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阻尼孔(22),阻尼孔(22)内设有单向阀(23),两个单向阀(23)方向相反。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剑程斌李照锋牛学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捷升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