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物品支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过弯折,而可成型的物品支撑结构,用户可将物品(例如移动设备)放置于其上,以便浏览该物品。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行动通讯技术的进步,各种如: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等移动设备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常用物品。然而,该些移动设备经常被使用来作为观赏影片或是查询数据或社群网站经营等,其使用时多半需透过手持的方式来观看或操控,进而衍生出许多不便。
2、另外,当使用者工作时,往往只能将移动设备平放于桌面,导致用户不易观看到屏幕内容,或是以不方便操作的角度来对屏幕进行操作控制。用户也往往无法随时注意移动设备是否有新的信息,造成通讯上的延滞及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人累积从事多年相关行业的丰富经验,构思并提出一种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具备移动设备固定及支撑的功能,大幅提升用户浏览移动设备的方便性。此外,本申请亦可固定其他物品,以方便使用者浏览该物品。
2、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包括:一第一杠杆部及一第二杠杆部,该第一杠杆部及该第二杠杆部相互连接,该第一杠杆部及该第二杠杆部以该连接处为支点,且该第一杠杆部及该第二杠杆部可对于彼此翻折。
3、本申请为一种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包括:一转轴部,一第一杠杆部,以及一第二杠杆部。该第一杠杆部及该第二杠杆部分别与该转轴部连接,该第一杠杆部及该第二杠杆部以该连接处为支点,且该第一杠杆部及该第二杠杆部可相对于彼此翻折。
4、本移动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包括:一第一杠杆部及一第二杠杆部,所述第一杠杆部与所述第二杠杆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杠杆部及所述第二杠杆部以连接处为支点,且所述第一杠杆部及所述第二杠杆部可相对于彼此翻折,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耦合部的一部分相连,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挠曲部,所述耦合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杠杆部或所述第二杠杆部翻折,以形成一收纳状态或多个支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收纳状态中,所述耦合部整体与所述第一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所述第一杠杆与所述第二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一第一支撑状态中,所述耦合部整体与所述第一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一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耦合部仅部分与所述第一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耦合部部分与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连接部通过磁力以维持至少部分与所述耦合部直接或间接贴合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部通过磁力与所述耦合部维持相互直接或间接贴合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通过非永久固定方式或非永久固定方式与一移动设备相互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为一移动设备的背盖或保护壳,并通过卡合的固定方式与所述移动设备相互连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耦合部的一部分相连,所述耦合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杠杆部或所述第二杠杆部翻折,以形成一收纳状态或多个支撑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一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与所述耦合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耦合部部分与所述连接部直接或间接贴合且所述连接部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连接部通过磁力以维持至少部分与所述耦合部直接或间接贴合的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部或所述第二杠杆部更包含一容置空间以收纳一片状物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部或所述第二杠杆部更包含一篓空窗以让使用者可直接接触收纳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所述片状物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包括:一第一杠杆部及一第二杠杆部,所述第一杠杆部与所述第二杠杆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杠杆部及所述第二杠杆部以连接处为支点,且所述第一杠杆部及所述第二杠杆部可相对于彼此翻折,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耦合部的一部分相连,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挠曲部,所述耦合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杠杆部或所述第二杠杆部翻折,以形成一收纳状态或多个支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收纳状态中,所述耦合部整体与所述第一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所述第一杠杆与所述第二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一第一支撑状态中,所述耦合部整体与所述第一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一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耦合部仅部分与所述第一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耦合部部分与所述连接部直接或间接贴合且所述连接部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杠杆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中,所述连接部通过磁力以维持至少部分与所述耦合部直接或间接贴合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部通过磁力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本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聚创三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