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三维激光扫描标靶球使用,具体是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激光跟踪仪靶球的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盖和固定座。定位盖上开设有供靶球穿过的第一通孔;固定座的一侧与定位盖可拆卸连接,另一侧用于与待测点所在的表面连接,固定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靶球能够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接触待测点。
2、同时申请号为cn202122159900.9的一种三维激光扫描作业用标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标靶球,所述连接柱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腔体,通过设置标靶球带动连接柱与底座的连接处进行插接,通过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使移动块带动限位块与移动槽进行插接,对连接柱进行限位”;
3、现有的三维激光扫描作业用标靶在使用过程中,对靶向球进行限位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靶向球的结构在固定后,不能够进行大范围角度的调整,在地面不够平整时,靶向球的放置会出现偏斜,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靶向球的位置,需要将靶向球调整在较为平整的地面使用。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具有可以随时调节靶向球位置,进而控制靶向球在较为倾斜地面,仍可以调节到定位方向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
3、所述调节基座组件包括有螺旋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立架,所述立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的右侧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转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贯穿有长螺杆,所述长螺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顶端转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间位置滑动设置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顶端螺旋设置有靶向球。
4、优选地,所述连接轴的内部螺旋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贯穿转动座,且紧固螺栓与转动座贴合。
5、优选地,所述转动座的顶端外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紧固螺栓位于转动座的环形槽内部。
6、优选地,所述立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内部螺旋设置有定位套,且定位套的顶端开设有定位孔。
7、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卡扣,两个所述卡扣相向的一侧开设有球形凹槽。
8、优选地,所述卡扣的内部嵌合有磁吸块,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底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技术通过调节基座组件中的立架和连接轴结构,使用靶向球固定装置时,可以通过连接轴和定位插杆结构,在转动座的内部转动,进而可以直接对靶向球的方位进行调节,在地面偏斜的位置使用时,仍然可以调节控制靶向球的定位方向;
11、2、本技术通过卡扣和磁吸块结构配合,在对靶向球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靶向球通过伸缩轴结构收缩进入到两个卡扣之间,进而对靶向球进行限位保护,从而完成对其的有效防护操作,避免运输过程中,靶向球碰撞到外物受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还包括有调节基座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4)的内部螺旋设置有紧固螺栓(26),所述紧固螺栓(26)贯穿转动座(25),且紧固螺栓(26)与转动座(25)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5)的顶端外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紧固螺栓(26)位于转动座(25)的环形槽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2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座(23),所述限位座(23)的内部螺旋设置有定位套(29),且定位套(29)的顶端开设有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卡扣(6),两个所述卡扣(6)相向的一侧开设有球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还包括有调节基座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4)的内部螺旋设置有紧固螺栓(26),所述紧固螺栓(26)贯穿转动座(25),且紧固螺栓(26)与转动座(25)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用标靶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5)的顶端外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紧固螺栓(26)位于转动座(25)的环形槽内部。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振,马永林,解志浩,申光凝,白建明,呼其恩,邵晶晶,苏晓波,薛佳伟,岳蔚荣,李龙博,董耀斌,武江浩,闫辰光,胡晓波,程文龙,王敏,史朝君,王玲艳,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