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和用于连接器的汇流条。连接器用于与配对连接器嵌合从而实现电气导通,包括:筒状的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具有:第一贯通孔,该第一贯通孔在与所述嵌合的嵌合方向垂直的径向方向上贯通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壁体;和凸台部,该凸台部围绕所述第一贯通孔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地设置,其中,所述凸台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部。本技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高效防水并且能够满足不同车辆的多样性的需求,以低成本实现高度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和汇流条,属于电气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1、一般而言,当需要将一个电气设备与另一电气设备相连接时,可以考虑采用将一个电气设备所具备的连接器与另一电气设备所具备的配对连接器相嵌合的方式来实现。例如,汽车的充电枪和充电插座是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的典型的实例。
2、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充电插座是不可或缺一个结构,而充电插座相较于燃油车加油而言,由于充电时间较长,因此充电枪嵌合部分暴露在外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嵌合部分需要做好防水工作,及时排水,从而如何实现利用简单的结构高效地排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除此之外,针对充电速度加快,充电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化,传统的电线已经应对不了今后的电动车直流充电口的充电发展要求,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高效防水并且能够满足不同车辆的多样性的需求,以低成品实现高度通用性。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汇流条,其能够代替传统的电线,应对不同的车身环境,即使狭窄且曲折的配线空间也能精确配线、适应大电流的电量传输。
2、具体地,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用于与配对连接器嵌合从而实现电气导通,包括:
3、筒状的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具有:第一贯通孔,该第一贯通孔在与所述嵌合的嵌合方向垂直的径向方向上贯通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壁体;和凸台部,该凸台部围绕所述第一贯通孔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地设置,
4、其中,所述凸台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部。
5、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即使是水侵入在连接器中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侵入的水经由第一贯通孔从凸台部向外部排出,从而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防水性;另外,由于在凸台部的内周面形成了螺纹部,因此凸台部除了作为排水通道外还兼用作了连接部件,针对不同车辆的多样化的排水要求,可以采用将排水管(可以是市售的标准件)螺接于该凸台部或者直接将排水管外套对插到凸台部来经由排水管排水。例如,对于车辆而言,由于不同厂家的车身环境需求,车身分为干区和湿区,如果作为充电插座的连接器设计在湿区,则无需另行引水到其他地方,直接从第一贯通孔排出即可;但如果充电插座设计在干区,则需要在第一贯通孔上外接排水管将水引导到湿区排出。通过本技术的结构,降低了开发模具的成本,实现快捷的安装排水管,并通过外接排水管的更替,不仅能满足安装排水管的多样性,而且能丰富排水的方式。
6、优选地,在第一方面的连接器中,还包括盖部,该盖部包括周壁部,所述盖部组装于所述连接器壳体,使得所述盖部的所述周壁部围绕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侧。所述盖部的所述周壁部设置有在所述径向方向上贯通所述周壁部的第二贯通孔,并且,所述第二贯通孔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互连通。
7、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能够通过使盖部的周壁部围绕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侧而从外周将凸台部覆盖,因此,连接器整体上更加美观,凸台部并不会露出于外部,避免了凸台部意外与其他部件钩挂或干涉的情况。
8、优选地,在上面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还设置有渠道部,所述渠道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周围,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中,所述渠道部为比相邻部分低一个台阶的凹部,或者,所述渠道部为随着越靠近所述第一贯通孔而越朝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部。
9、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通过设置渠道部,能够更进一步地将水向第一贯通孔引流,确保水顺利排出。
10、优选地,在上面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端子容纳部,供端子插入并容纳于其中,所述盖部还包括在所述周壁部的一端垂直延伸的底壁部,使得在所述盖部组装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盖部的底壁部封盖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嵌合方向上的一端部,所述盖部的所述底壁部设置有端子安装口,该端子安装口与所述端子容纳部连通,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端子安装口形成为非圆形状。
11、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在端子安装于连接器壳体的端子容纳部中时,尽管端子可能是例如圆柱状的端子从而易于发生旋转,也能够通过盖部的端子安装口的非圆形状来抑制这种旋转,保证端子的稳定性。
12、优选地,在上面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端子容纳部被配置为多个,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端子安装口与所述端子容纳部对应地被配置为多个,并且所述盖部的多个所述端子安装口相互之间由分隔壁分隔,使得多个所述端子安装口彼此被划分在不同的空间内。
13、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利用分隔壁将各个端子安装口分区,从而例如正极用端子、负极用端子和接地用端子的导体安装部位相互之间被设置在分隔区中,保证电流不串流,提升可靠性。
14、优选地,在上面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盖部设置有汇流条插入部,所述汇流条插入部在与所述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并且末端开口,使得汇流条能够插入至对应的所述汇流条插入部中并且进入对应的所述端子容纳部内。
15、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能够使得端子与作为的导体的汇流条以大约90度的角度相连接,成l型的出线结构,即能够满足大容量通电需求,又能够紧凑布线。
16、优选地,在上面所述的连接器中,还包括:所述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电气连接端子和第二电气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子分别通过与配对连接器的配对电气连接端子嵌合而实现电气导通,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子分别包括用于与配对电气连接端子嵌合的电气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电气连接部的相反侧的导体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子的各自的导体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盖部的所述端子安装口的非圆形状匹配的非圆形状,多个所述端子容纳部包括:第一端子容纳部,供第一电气连接端子插入并容纳于其中;和第二端子容纳部,供第二电气连接端子插入并容纳于其中,所述盖部的多个所述端子安装口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电气连接端子的导体连接部的第一端子安装口;和用于安装第二电气连接端子的导体连接部的第二端子安装口,并且所述汇流条插入部包括:供第一汇流条插入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容纳部连通的第一汇流条插入部;和供第二汇流条插入并且与所述第二端子容纳部连通的第二汇流条插入部。
17、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端子的导体连接部的一部分设置有非圆结构,能够与盖部的端子安装口的非圆形状相配合,可靠实现防止端子的旋转,提升稳定性。另外,通过设置两个汇流条插入部即第一汇流条插入部和第二汇流条插入部,能够便于利用两个汇流条与正负极用的端子进行连接操作,且能够通过设计两个汇流条插入部的位置来满足个性化空间布线要求。
18、优选地,在上面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一汇流条插入部和所述第二汇流条插入部在所述嵌合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第一端子安装口具有朝向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子安装口具有朝向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嵌合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用于与配对连接器嵌合从而实现电气导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用于将权利要求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与对方设备相连接的汇流条,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用于与配对连接器嵌合从而实现电气导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杰,陈海峻,曾艮富,盐野目义朗,李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