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枕头制造技术_技高网

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066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24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枕头中,利用主支撑部,对仰卧的人的枕骨的上项线与下项线之间的区域中的至少从斜方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的左端到左侧的胸锁乳突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为止的区域以及从斜方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的右端到右侧的胸锁乳突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为止的区域以面状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支撑的高度比主支撑部低的副支撑部对仰卧的人的比上项线靠头顶侧的头部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该枕头在仰卧的人的至少从第一颈椎到第二颈椎的下方以及所述人的颞肌的下方不存在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的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涉及一种使使用者的呼吸变得舒适的枕头的功能。


技术介绍

1、在睡姿下也能舒适地呼吸对于睡眠质量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求枕头具有使使用者的呼吸变得舒适的功能。特别是为了使仰卧姿势下的呼吸变得舒适,需要将头的角度维持在适当的值。如果头过度前倾(即,下颚过度下降),则呼吸有可能由于呼吸道被压迫而变得困难,相反地,如果头过度后倾(即,下颚过度上升),则舌根有可能下沉到喉咙,从而导致窒息。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枕头,其公开了一种从颈部支撑到后头部,降低后头部的支撑力,使下颚不会下降的枕头。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0812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但是,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枕头的情况下,由于枕头的压力分布从后头部到颈部遍及较宽范围,因此容易产生头的偏移移动。特别是在头的偏移移动为枕头的纵向(身高方向)的情况下,压力分布的中心容易从头的重心向枕头10的纵向的上下大幅偏离。由此产生的转矩会使头的角度大幅倾斜,妨碍呼吸。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课题,提供一种枕头,其将头容易在枕头的纵向上偏移移动的情况着眼于偏移移动开始的阶段,通过改善该阶段,有效地抑制偏移移动,稳定地维持头的角度不会大幅倾斜,而且,也不会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使呼吸变得轻松。

4、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枕头具有:p>

6、主支撑部,其是向上方凸出的具有弹性的构件,对仰卧的人的枕骨的上项线与下项线之间的区域中的至少从斜方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的左端到左侧的胸锁乳突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为止的区域以及从斜方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的右端到右侧的胸锁乳突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为止的区域施加压力而进行面状支撑;

7、副支撑部,具有弹性,支撑的高度设定得比所述主支撑部低,对所述人的比上项线靠近头顶侧的头部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

8、在所述人的至少从第一颈椎到第二颈椎的下方以及所述人的颞肌的下方不存在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的构件。

9、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所述“仰卧的人的枕骨的上项线与下项线之间的区域中的从斜方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的左端到左侧的胸锁乳突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为止的区域”称为“左侧的规定区域”。

10、另外,以下,将所述“仰卧的人的枕骨的上项线与下项线之间的区域中的从斜方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的右端到右侧的胸锁乳突肌附着于枕骨的部分为止的区域”称为“右侧的规定区域”。

11、另外,枕头通常设置有枕头套,但本专利技术的枕头也包括不设置枕头套的枕头。

12、在本专利技术中,“枕骨”是指形成头盖骨的后部和底部的皿状的骨sa(参照图1a、图1b)。“外后头隆起”是指位于枕骨sa的外表面的中央部的凸部sa1。“上项线”是指如图1b所示从外后头隆起sa1的正下方到乳突sc1的根部在左右横向以弓状引出的线sa4。“下项线”是指如图1b所示在上项线的下方且在左右横向以弓状引出至乳突sc1的前端部(下端部)的线sa5。“头顶骨”是指形成头盖骨的顶部和左右的侧上部的一对矩形状的骨头sb。“颞骨”是指形成头盖骨的左右的侧下部的一对梯形的骨sc。如图1a所示,胸锁乳突肌mb的附着mb1附着于从枕骨sa中的上项线sa4到颞骨sc中的上项线sa4再到颞骨sc中的乳突sc1的范围。

1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关于副支撑部的支撑的高度,副支撑部“支撑的高度设定得比主支撑部低”是指,在将仰卧的人的头的相应部位载置于主支撑部和副支撑部并对沉入后的主支撑部和副支撑部的支撑的高度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副支撑部的支撑的高度设定得比主支撑部的支撑的高度低。

14、另外,“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是指,在仰卧的人的相应部位的重量(体压)施加于主支撑部的情况下,作为其反作用,对所述相应部位施加推回的弹性压力(反弹力),施加该推回的弹性压力(反弹力)而支撑(支承)为所希望的高度。因此,在仅仅是接触的程度或反弹力微小的情况下,并不是施加压力而支撑(支承)为所希望的高度。

15、另外,“施加压力而进行面状支撑”是指,在施加所述推回的弹性压力(反弹力)而支撑为所希望的高度的情况下,进行面状地支撑(支承)。因此,在仅以一条线线性地接触的情况下,不是面状地支撑,不能成为稳定的支撑,因此,不是施加压力而进行面状支撑。相反,在设置用于点状接触的复数个凸起组(点状凸起组)并利用该点状凸起组进行支撑的情况下,抵接面积比面本身大幅减少,但由于进行与面同样的稳定的支撑,因此属于面状支撑的范畴,是面状支撑的意思。

16、并且,“不存在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的构件”是指,不对相应部位(至少从第一颈椎到第二颈椎)积极地施加所述推回的弹性压力(反弹力),并且对欲使头的重量集中化的主支撑部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的支撑构件不存在,或者,不对相应部位(颞肌)积极地施加所述推回的弹性压力(反弹力),并且强烈地压迫颞肌而容易产生血流阻碍的支撑构件不存在。因此,在所述相应部位设置空间或者以不对所述相应部位积极地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结构改变的情况下,当然意味着不存在进行支撑的构件,但所述“不存在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的构件”并不限于这样的情况。即,即使在所述相应部位存在构件,在该构件非常柔软,不是对所述主支撑部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或者强烈地压迫所述颞肌而容易产生血流阻碍的构件的情况下,也意味着是不存在施加所述压力而进行支撑的构件。

17、专利技术效果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枕头,由于将副支撑部的支撑高度设定得比主支撑部低,提高了支撑高度的主支撑部对朝斜上方向的枕骨sa的上述左右的规定区域sa7(参照图1b)施加压力而以面状进行支撑,该以面状进行支撑的左右的规定区域sa7靠近头的重心g的位置(参照图4b),在颈椎c1-c2的部位、颞肌ma的部位不分散头的重量(体压)等,因此头的重量集中于主支撑部。通过该集中,能够阻止头轻易地在枕头10的纵向上开始移动的情况而有效地抑制发展为大的偏移移动,能够更稳定地维持头的角度。也就是说,能够实现有效地防止头的角度轻易地大幅倾斜这种被认为难以克服的情况。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枕头,由于利用主支撑部施加压力而以面状支撑的部位是枕骨sa中的上述左右的规定区域sa7,因此没有压迫压力,不会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

19、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枕头,对于仰卧的人,至少在从颈椎c1到颈椎c2的范围的下方不存在施加压力而进行支撑的构件,颈椎c1-c7的整体自然地维持为与直立时相同的弯曲形状,呼吸道和颈部的肌肉群、特别是作为呼吸肌的胸锁乳突肌mb、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未图示)不被压迫。其结果是,即使在仰卧时也能够确保呼吸道与直立时相同程度,呼吸轻松。

20、另外,即使以仰卧姿势的状态进行睡眠,也不限于以面部始终朝向正上方的状态进行睡眠,使面部稍微朝横向而进行睡眠的情况也较多。对于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睡眠的仰卧姿势的人,也不存在对颞肌m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虎谷生央
申请(专利权)人:虎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