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与丝瓜果实耐褐变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该应用包括(I)、预测、筛选和/或鉴定丝瓜果实褐变;和/或,(II)、丝瓜的改良;所述分子标记位于丝瓜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的第43044275位碱基;所述改良包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加速子代丝瓜中的果实耐褐变植株的选择。本申请通过对普通丝瓜耐褐变主效基因的定位与标记开发,实现了耐褐变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效提高耐褐变性状的选择效率;本申请对建立高效丝瓜品质育种分子体系和提高丝瓜品质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植物育种,特别涉及一种与丝瓜果实耐褐变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绝大部分普通肉丝瓜在运输、加工及蒸、炒过程中,果皮、果肉及汤汁易褐变,不仅影响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更严重影响其商品性。由于丝瓜褐变需要通过蒸煮等方式测量,比较费时费力,不利于性状的田间选择,而利用分子标记可有效提高耐褐变性状的选择效率。
2、丝瓜(luffa,2n=2x=26)系葫芦科(cucurbitaceae)丝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在我国广泛种植,主要有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和有棱丝瓜【luffaacutangula(l.)roxb.】两个栽培种,其中普通丝瓜中的肉丝瓜褐变现象比较普遍。
3、申请内容
4、本申请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用于筛选丝瓜果实的褐变性状。
5、具体如下,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分子标记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6、(i)、预测、筛选和/或鉴定丝瓜果实褐变;
7、和/或,(ii)、丝瓜的改良;
8、所述分子标记位于丝瓜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的第43044275位碱基;
9、所述改良包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加速子代丝瓜中的果实耐褐变植株的选择。
1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引物组,所述引物组包括:
11、(i)第一正向引物组:
12、所述第一正向引物组包括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和接头序列;p>13、seq id no.1:tttttggcaaataaaaattttctcagaac。
14、和/或,(ii)第二正向引物组:
15、所述第一正向引物组包括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和接头序列;
16、seq id no.2:
17、tttttggcaaataaaaattttctcagaat。
18、和/或,(iii)反向引物组,
19、所述反向引物组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0、seq id no.3:
21、tgtggtactgctgaaaatcaggta。
22、和/或,(ⅳ)与(i)~(iii)任一项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相同蛋白质,但因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而与(i)~(iii)任一项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核苷酸序列;
23、和/或,(ⅴ)与(i)~(ⅳ)任一项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序列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且与(i)~(ⅳ)任一项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核苷酸序列;
24、和/或,(ⅵ)与(i)~(ⅴ)任一项所述的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25、和/或,所述接头序列包括seq id no.4或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6、seq id no.4:
27、gaaggtgaccaagttcatgc。
28、seq id no.5:
29、gaaggtcggagtcaacggat。
30、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引物组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31、(i)、预测、筛选和/或鉴定丝瓜果实褐变;
32、和/或,(ii)、丝瓜的改良;
33、和/或,(iii)、预测、筛选和/或鉴定丝瓜果实褐变的试剂盒;
34、所述改良包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加速子代丝瓜中的果实耐褐变植株的选择。
35、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试剂盒,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引物组。
36、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如第四方面所述的试剂盒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37、(i)、预测、筛选和/或鉴定丝瓜果实褐变;
38、和/或,(ii)、丝瓜的改良;
39、所述改良包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加速子代丝瓜中的果实耐褐变植株的选择。
40、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了丝瓜果实褐变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取丝瓜基因组dna,使用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引物组和/或如第四方面所述的试剂盒鉴定丝瓜的基因型,筛选得到耐褐变丝瓜。
41、可选地,根据所述基因型筛选耐褐变丝瓜的标准如下:
42、(i)、若所述丝瓜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的第43044275位碱基为cc时,与该位点为tt时相比,所述丝瓜具有更高的耐褐变能力,即cc型植株耐褐变果实比例显著高于与tt型植株;
43、(ii)、若所述丝瓜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的第43044275位碱基为ct时,与该位点为tt时相比,所述丝瓜具有更高的耐褐变能力,即ct型植株耐褐变果实比例显著高于与tt型植株。
44、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了丝瓜果实选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取丝瓜基因组dna,使用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引物组和/或如第四方面所述的试剂盒pcr扩增,根据pcr产物的荧光信号判断,获得相应品种。
45、可选地,根据所述荧光信号判断基因型评价丝瓜耐褐变性能的标准如下:
46、(i)、若只检测到第一引物组对应的荧光信号,则所述丝瓜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的第43044275位碱基为cc时,与该位点为tt时相比,所述丝瓜具有更高的耐褐变能力,即cc型植株耐褐变果实比例显著高于与tt型植株;
47、(ii)、若同时检测第一引物组和第二引物组对应的荧光信号,则所述丝瓜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的第43044275位碱基为ct,与该位点为tt时相比,所述丝瓜具有更高的耐褐变能力,即ct型植株耐褐变果实比例显著高于与tt型植株。
48、可选地,所述pcr扩增的反应程序包括:
49、(i)、94℃~95℃预变性14min~15min,94℃~95℃变性20s~30s,65℃~56℃退火延伸60s~70s,10个~15个循环,每个循环降低0.6℃~0.8℃;
50、和/或,(ii)、94℃~95℃变性20s~30s,55℃~57℃退火延伸60s~70s,26个~30个循环。
51、本申请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52、本申请的分子标记直接用于丝瓜褐变和相对应的基因型的鉴定,进而依赖该分子标记进行辅助育种,能够有效的解决常规育种周期长,易受到环境影响的问题。通过早期利用该分子标记可以快速筛选到满意的植株,有效的减小了种植规模,减少了后期鉴定的工作量。提高了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用于各种品种的丝瓜鉴定,对研究丝瓜果实的分子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申请在丝瓜果实褐变育种实践和研究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子标记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2.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包括:(I)第一正向引物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4.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6.丝瓜果实褐变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取丝瓜基因组DNA,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和/或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鉴定丝瓜的基因型,筛选得到耐褐变丝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因型筛选耐褐变丝瓜的标准如下:
8.丝瓜果实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取丝瓜基因组DNA,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和/或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PCR扩增,根据PCR产物的荧光信号判断,获得相应品种。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荧光信号判断基因型评价丝瓜耐褐变性能的标准如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的反应程序包括:p>...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子标记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2.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包括:(i)第一正向引物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4.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6.丝瓜果实褐变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取丝瓜基因组dna,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和/或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鉴定丝瓜的基因型,筛选得到耐褐变丝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霞,胡新军,闵子扬,李勇奇,袁祖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