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舞台照明灯,具体涉及一种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
技术介绍
1、如图1所示,舞台照明灯常常会要求打出不同形状的灯光图案,以满足不同的舞台效果,通常是在舞台灯前端加装图案盘,图案盘上所需形状部分镂空进而透光,其余部分不透光。
2、图案盘由玻璃材料、遮光膜(又称黑膜)和全反射膜组成,光源照射至图案盘上后,大部分光束被图案盘上的反射膜返回至光源,与原光源混合后,导致光束中蓝光减少,红光增加,从而导致光源光束经过图案盘呈现出低色温的效果。
3、由于舞台灯本身功率高、光照强、热辐射高,随着舞台灯的使用,由于舞台灯对黑膜辐射大量的热,导致黑膜呈现低色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保证舞台灯出光色温的图案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2、一种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包括:
3、透光基底;
4、黑膜,设置在所述透光基底靠近舞台灯光源的一侧;
5、红外高反膜,设置在所述黑膜靠近舞台灯光源的一侧,用于反射舞台灯光源的红外波段;所述黑膜和红外高反膜上设有相互对应的镂空形状;
6、特殊增透膜,所述特殊增透膜对波长为550nm以下的光线具有第一透过率,对波长为550nm以上的光线具有第二透过率,第一透过率大于第二透过率。
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透过率不低于99%,第二透过率为75-85
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光基底的材质可为白玻或石英,考虑石英耐高温性能好,优选石英,材料透过波段更宽。
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红外高反膜包括在所述黑膜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高折射率膜层和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且第一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不少于十一层,第一低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不少于十层。
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特殊增透膜包括在所述透光基底上依次设置的第二高折射率膜层和第二低折射率膜层,所述第二低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为n层,所述第二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为n+1层,其中n≥1。
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折射率膜层的材质为二氧化钛,低折射率膜层的材质为二氧化硅。
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高折射率膜层一的膜层厚度为:20nm-100nm;
13、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一的膜层厚度为:20nm-100nm;
14、第一高折射率膜层二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15、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二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16、第一高折射率膜层三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17、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三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18、第一高折射率膜层四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19、第一低折射率膜层四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20、第一高折射率膜层五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21、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五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22、第一高折射率膜层六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23、第一低折射率膜层六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24、第一高折射率膜层七的膜层厚度为:80nm-200nm;
25、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七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26、第一高折射率膜层八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27、第一低折射率膜层八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28、第一高折射率膜层九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29、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九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30、第一高折射率膜层十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31、第一低折射率膜层十的膜层厚度为:200nm-300nm;
32、第一高折射率膜层十一的膜层厚度为:80nm-180nm。
3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二高折射率膜层一的膜层厚度d1为:0nm<d1≤50nm;
34、第二低折射率膜层一的膜层厚度d2为:0nm<d2≤50nm;
35、第二高折射率膜层二的膜层厚度d3为:20nm≤d3≤80nm;
36、第二低折射率膜层二的膜层厚度d4为:0nm<d4≤50nm;
37、第二高折射率膜层三的膜层厚度d5为:20nm≤d5≤80nm;
38、第二低折射率膜层三的膜层厚度d6为:0nm<d6≤50nm;
39、第二高折射率膜层四的膜层厚度d7为:0nm<d7≤50nm;
40、第二低折射率膜层四的膜层厚度d8为:20nm≤d8≤100nm;
41、第二高折射率膜层五的膜层厚度d9为:80nm≤d9≤180nm;
42、第二低折射率膜层五的膜层厚度d10为:20nm≤d10≤100nm;
43、第二高折射率膜层六的膜层厚度d11为:0nm<d11≤20nm。
4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黑膜的膜料为变价态金属的氧化物,黑膜对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为2.3-2.6。
4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厚度大于200nm。
4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47、光源热能主要集中在红外波段,因此设计红外高反膜反射红外波段1100-1500nm;舞台灯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所述红外高反膜30上,红外高反膜将光线中的红外波段反射回到光源处,以使余下的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照射在黑膜上;由于产生热量的红外波段被反射,避免红外波段照射在黑膜上,因此防止黑膜在热量影响下产生色温偏移的问题;
48、穿过红外高反膜的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照射在黑膜上并通过镂空形状后,穿过透光基底后照射在特殊增透膜上,由于特殊增透膜对波长为550nm以下的光线具有第一透过率,对波长为550nm以上的光线具有第二透过率,第一透过率大于第二透过率,从而对影响色温区域的波段进行调整,将550nm以上波段透过率下调,从而达到提升整体色温的效果,保证舞台灯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过率不低于99%,第二透过率在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底(10)的材质为可为白玻或石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高反膜(30)包括在所述黑膜(20)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高折射率膜层和第一低折射率膜层,第一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不少于十一层,第一低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不少于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增透膜(40)包括在所述透光基底(10)上依次设置的第二高折射率膜层和第二低折射率膜层,所述第二低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为n层,所述第二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为n+1层,其中n≥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高折射率膜层的材质为二氧化钛,低折射率膜层的材质为二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舞台灯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膜(20)的膜料为变价态金属的氧化物,黑膜(20)对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为2.3-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厚度大于2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过率不低于99%,第二透过率在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底(10)的材质为可为白玻或石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高反膜(30)包括在所述黑膜(20)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高折射率膜层和第一低折射率膜层,第一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不少于十一层,第一低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不少于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用双面异性隔热图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增透膜(40)包括在所述透光基底(10)上依次设置的第二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荣,卢志坚,石澎,张鸿佳,程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