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密封系统及密封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密封系统及密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0036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电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密封系统及密封方法,其中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包括底撑,底撑一侧设有密封垫,底撑远离密封垫一侧设有护板,护板上设有密封座,密封座底部与密封垫顶部抵接,密封座远离护板一侧设置有顶套,顶套底部与密封垫顶部抵接,顶套顶部设置有压紧圈,压紧圈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强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密封环结构的改进,使密封垫顶部与第二凸棱和第三凸棱的底部相互抵接,当密封垫受压变形时,第二凸棱和第三凸棱能对密封垫起到支撑作用,该设计减少了密封垫没有刚性支撑区域,使密封垫不易变形,提高了密封垫的气密性与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电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密封系统及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超高压电缆生产过程中,氮气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反应温度,以控制反应速度和程度,从而提高超高压电缆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同时,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可以达到隔绝空气和有害气体的作用。因此在超高压电缆生产过程中广泛被使用。

2、现有技术中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消耗氮气量较大,经分析原因,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

3、(1)密封垫压盖是两半组成,在压密封垫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因未有效固定,或因电缆行进和液压缸移动造成密封垫压盖移位,不能有效压紧密封垫,造成较多氮气泄漏。

4、(2)密封垫主要成分是橡胶,密封垫有一部份区域无钢性支撑,在两边存在一定压差情况下,密封垫容易变形,在密封垫的接缝处形成缝隙,造成较多氮气泄漏。

5、(2)此外,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决定了存在压力差的情况,只要存在缝隙就可能造成较多气体的泄漏。现有密封方式无法避免氮气泄漏。

6、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密封系统及密封方法,以减少氮气泄漏,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密封系统及密封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包括底撑,所述底撑一侧设有密封垫,所述底撑远离密封垫一侧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上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底部与密封垫顶部抵接,所述密封座远离护板一侧设置有顶套,所述顶套底部与密封垫顶部抵接,所述顶套顶部设置有压紧圈,所述压紧圈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强管。

3、较佳的,所述底撑上开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上配合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开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与密封垫配合,所述密封垫侧壁与第二让位槽侧壁抵接。

4、较佳的,所述密封座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所述护板内侧壁上开有第三让位槽,所述第三让位槽与第一凸棱配合,所述第二凸棱底部与密封垫顶部抵接。

5、较佳的,所述密封座底部与底板顶部抵接。

6、较佳的,所述顶套底部设有第三凸棱,所述第三凸棱底部与密封垫顶部抵接,所述第三凸棱远离电缆一侧与第二凸棱远离密封座一侧抵接;

7、较佳的,所述顶套远离电缆一侧与密封座侧壁抵接,所述顶套顶部开有第四让位槽。

8、较佳的,所述压紧圈底部设置有第四凸棱,所述第四凸棱底部与第四让位槽配合,所述压紧圈顶部与加强管可拆卸连接。

9、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上述密封环,所述壳体上两个上述密封环之间设置有注水口。

10、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氮气密封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来实现。

11、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12、s1、将壳体套装在电缆外侧;

13、s2、在壳体上间隔设置两个如上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

14、s3、在上述两个密封环之间安装注水口;

15、s4、通过注水口向壳体内注水,壳体内氮气气压约为1mpa,加注水压略大于氮气气压。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密封环结构的改进,使密封垫顶部与第二凸棱和第三凸棱的底部相互抵接,当密封垫受压变形时,第二凸棱和第三凸棱能对密封垫起到支撑作用,该设计减少了密封垫没有刚性支撑区域,使密封垫不易变形,提高了密封垫的气密性与耐用性。

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对壳体内氮气进行密封,即向间隔设置有上述密封环的壳体内注水,由于氮气较难融于水,且注水水压大于氮气气压,水沿间隙渗漏,从而达到对间隙密封的目的,大大减少氮气泄漏量,节约了成本,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改进对主体设备影响不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撑(2),所述底撑(2)一侧设有密封垫(3),所述底撑(2)远离密封垫(3)一侧设有护板(4),所述护板(4)上设有密封座(5),所述密封座(5)底部与密封垫(3)顶部抵接,所述密封座(5)远离护板(4)一侧设置有顶套(6),所述顶套(6)底部与密封垫(3)顶部抵接,所述顶套(6)顶部设置有压紧圈(7),所述压紧圈(7)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强管(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2)上开有第一让位槽(2a),所述第一让位槽(2a)上配合有底板(8),所述底板(8)顶部开有第二让位槽(8a),所述第二让位槽(8a)与密封垫(3)配合,所述密封垫(3)侧壁与第二让位槽(8a)侧壁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5)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棱(51)和第二凸棱(52),所述护板(4)内侧壁上开有第三让位槽(4a),所述第三让位槽(4a)与第一凸棱(51)配合,所述第二凸棱(52)底部与密封垫(3)顶部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5)底部与底板(8)顶部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套(6)底部设有第三凸棱(61),所述第三凸棱(61)底部与密封垫(3)顶部抵接,所述第三凸棱(61)远离电缆(2)一侧与第二凸棱(52)远离密封座(5)一侧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圈(7)底部设置有第四凸棱(71),所述第四凸棱(71)底部与第四让位槽(6a)配合,所述压紧圈(7)顶部与加强管(10)可拆卸连接。

7.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上述密封环,所述壳体(1)上两个上述密封环之间设置有注水口(9)。

9.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氮气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来实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氮气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撑(2),所述底撑(2)一侧设有密封垫(3),所述底撑(2)远离密封垫(3)一侧设有护板(4),所述护板(4)上设有密封座(5),所述密封座(5)底部与密封垫(3)顶部抵接,所述密封座(5)远离护板(4)一侧设置有顶套(6),所述顶套(6)底部与密封垫(3)顶部抵接,所述顶套(6)顶部设置有压紧圈(7),所述压紧圈(7)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强管(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2)上开有第一让位槽(2a),所述第一让位槽(2a)上配合有底板(8),所述底板(8)顶部开有第二让位槽(8a),所述第二让位槽(8a)与密封垫(3)配合,所述密封垫(3)侧壁与第二让位槽(8a)侧壁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5)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棱(51)和第二凸棱(52),所述护板(4)内侧壁上开有第三让位槽(4a),所述第三让位槽(4a)与第一凸棱(51)配合,所述第二凸棱(52)底部与密封垫(3)顶部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昭举张翅毕远明李娟陈楸伟王顺黄正伟赵广强朱斌朱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