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地涉及停车设备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停车架、泊车设备和车库。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私家车;对城市的交通和环境起着重大的影响。而停车难问题的出现,停车设备的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停车设备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于停车设备中,agv(automated guidedvehicle,自动导向车)自动行驶搬运技术也得到应用。
2、现有的停车库中,针对单层的可移动智能停车,agv搬运设备直接把载车板输送至停车位后将载车板直接放置于停车位中;针对于固定连接于停车位上的双层智能停车库,需要将车辆举升到高于智能停车库的托举件,再往智能停车库内移动,移动时,由于车辆处于较高位置,重心偏高,移动时容易使载车板造成摇晃,造成稳定性差。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停车架、泊车设备和车库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停车架,用于和载车板配合,所述载车板用于承载车辆,所述停车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载车板四角位置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
3、底座;
4、立柱,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立柱的底
5、第一托举装置,所述第一托举装置包括:
6、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至所述立柱,并和所述底座沿竖直方向间隔开分布;
7、托举件,所述托举件在展开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可枢转的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托举件至少部分地朝向所述载车板的方向伸出以承载所述载车板;以及
8、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托举件,以使得所述托举件能够保持在所述展开位置;
9、所述载车板从所述托举件的下方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载车板能够抵接所述托举件并使得所述托举件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枢转,当所述载车板移动至和所述托举件分离时,所述托举件构造为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从所述避让位置复位至所述展开位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托举装置还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连接至托举件,所述载车板抵接所述驱动块并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载车板推动所述托举件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枢转,以使得所述载车板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所述托举件的下方。
11、可选地,所述驱动块构造为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托举件可枢转,
12、所述驱动块具有远离自身枢转轴线的外端,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外端抵接所述托举件,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外端和所述托举件分离。
13、可选地,所述托举件通过第一枢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
14、所述驱动块通过第二枢转轴连接至所述托举件,所述第二枢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设置,且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枢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的上方。
15、可选地,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外端至少部分地超出于所述托举件,
16、所述载车板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至与所述托举件分离时,所述载车板能够抵接所述外端,以使得处于所述锁紧位置的所述驱动块向所述解锁位置枢转。
17、可选地,所述托举件包括第一导向面,所述托举件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面构造为倾斜于竖直方向的斜面,且所述第一导向面沿竖直方向的下端比上端更靠近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载车板从所述托举件的下方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18、所述载车板能够抵接所述第一导向面并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面移动以推动所述托举件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枢转。
19、可选地,所述驱动块形成有第二导向面,所述托举件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导向面构造为倾斜于竖直方向的斜面,且所述第二导向面沿竖直方向的上端比下端更靠近所述第一支架,
20、位于所述托举件上方的所述载车板抵接所述第二导向面并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载车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移动,以推动所述托举件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枢转,以使得所述载车板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所述托举件的下方。
21、可选地,所述驱动块还包括第三导向面,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锁紧位置且所述载车板支撑于所述托举件时,沿竖直方向,所述载车板位于所述第三导向面和所述托举件之间;
22、所述载车板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载车板抵接所述第三导向面并相对于所述第三导向面移动,以推动所述驱动块从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枢转,以使得所述载车板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所述驱动块的上方。
23、可选地,所述第一托举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连接至所述驱动块和所述托举件;
24、所述驱动块构造为能够在所述复位装置的作用下从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紧位置枢转。
25、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相匹配的限位轨和限位杆,所述限位轨和所述限位杆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托举件,所述限位轨和所述限位杆中的另一者设置至所述第一支架;
26、所述托举件在所述展开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枢转时,所述限位杆沿所述限位轨移动。
27、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相匹配的限位轨和限位杆,所述限位轨和所述限位杆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托举件,所述限位轨和所述限位杆中的另一者设置至所述第一支架;
28、所述托举件在所述展开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枢转时,所述限位杆沿所述限位轨移动。
29、可选地,所述停车架还包括第二托举装置,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托举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托举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托举装置包括:
30、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至所述立柱,或者靠近所述立柱设置至所述底座;以及
31、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载车板;
32、其中,沿竖直方向,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座间隔预定间距设置。
33、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托举装置,两个所述第一托举装置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置。
3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一种泊车设备,所述泊车设备包括:
3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停车架;以及
36、载车板,用于承载车辆,所述载车板能够支撑连接至所述托举件。
37、可选地,所述载车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部,所述载车板支撑于所述托举件时,所述支撑部支撑连接至所述托举件。
38、可选地,所述支撑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凹槽。
39、可选地,所述泊车设备还包括运输台车,所述运输台车包括升降装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架,用于和载车板配合,所述载车板用于承载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架(130)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载车板(110)四角位置处的支撑架(130a),所述支撑架(130a)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举装置还包括驱动块(135),所述驱动块(135)连接至托举件(134),所述载车板(110)抵接所述驱动块(135)并沿竖直方向(D)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载车板(110)推动所述托举件(134)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枢转,以使得所述载车板(110)能够沿竖直方向(D)移动至所述托举件(13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135)构造为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托举件(134)可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件(134)通过第一枢转轴(136)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13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外端(135b)至少部分地超出于所述托举件(134),
6.根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135)形成有第二导向面(135a),所述托举件(134)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导向面(135a)构造为倾斜于竖直方向(D)的斜面,且所述第二导向面(135a)沿竖直方向(D)的上端比下端更靠近所述第一支架(13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135)还包括第三导向面(135c),所述驱动块(135)位于所述锁紧位置且所述载车板(110)支撑于所述托举件(134)时,沿竖直方向(D),所述载车板(110)位于所述第三导向面(135c)和所述托举件(13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举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连接至所述驱动块(135)和所述托举件(1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0a)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相匹配的限位轨(138)和限位杆(137),所述限位轨(138)和所述限位杆(137)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托举件(134),所述限位轨(138)和所述限位杆(137)中的另一者设置至所述第一支架(13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架(130)还包括第二托举装置,沿竖直方向(D),所述第二托举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托举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托举装置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0a)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托举装置,两个所述第一托举装置沿竖直方向(D)间隔开设置。
13.一种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设备(100)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110)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部(111),所述载车板(110)支撑于所述托举件(134)时,所述支撑部(111)支撑连接至所述托举件(13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1)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凹槽(112)。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设备(100)还包括运输台车(120),所述运输台车(120)包括升降装置(122),所述运输台车(120)用于承载所述载车板(110)并将所述载车板(110)运输至所述停车架(130),并通过所述升降装置(122)升降所述载车板(110),以使得所述载车板(110)能够和所述托举件(134)连接或分离。
17.一种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泊车设备(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架,用于和载车板配合,所述载车板用于承载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架(130)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载车板(110)四角位置处的支撑架(130a),所述支撑架(130a)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举装置还包括驱动块(135),所述驱动块(135)连接至托举件(134),所述载车板(110)抵接所述驱动块(135)并沿竖直方向(d)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载车板(110)推动所述托举件(134)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枢转,以使得所述载车板(110)能够沿竖直方向(d)移动至所述托举件(13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135)构造为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托举件(134)可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件(134)通过第一枢转轴(136)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13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外端(135b)至少部分地超出于所述托举件(13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件(134)包括第一导向面(134a),所述托举件(134)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面(134a)构造为倾斜于竖直方向(d)的斜面,且所述第一导向面(134a)沿竖直方向(d)的下端比上端更靠近所述第一支架(133),所述载车板(110)从所述托举件(134)的下方沿竖直方向(d)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135)形成有第二导向面(135a),所述托举件(134)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导向面(135a)构造为倾斜于竖直方向(d)的斜面,且所述第二导向面(135a)沿竖直方向(d)的上端比下端更靠近所述第一支架(13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135)还包括第三导向面(135c),所述驱动块(135)位于所述锁紧位置且所述载车板(110)支撑于所述托举件(1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龙,廖泽邦,刘炳江,邱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