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装备用电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
技术介绍
1、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简称为测井电缆,测井电缆用于各类油、气井的测井、射孔、取芯等作业,也可以用于水利水文测量、煤田地质勘探、地热测井等方面,是地面系统与地下仪器之间作为挂重连接以及传输测量数据用的连接线,现有技术中的测井电缆包括导体层、绝缘层和护套层,导体层为电缆的导电部分,绝缘层用于防止电流泄漏,护套层则起到机械保护和防潮的作用,但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发现,井下探测过程中测井电缆易受外界环境而腐蚀或断裂,从而影响测井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测井电缆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包括线缆本体和铠装套,所述线缆本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导体部、绝缘部和防护部,所述导体部包括多根交织的芯线,所述绝缘部的内壁与导体部的外壁贴合,所述防护部的内壁与绝缘部的外壁贴合,所述铠装套的内壁与防护部的外壁贴合,所述铠装套选用金属材质制作。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缆本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导体部、绝缘部和防护部,通过绝缘部的设置,对线缆本体提供一定的抗干扰性,能够保证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正常使用;而通过金属材质制作的铠装套的设置,有效提升了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强度,使得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延长了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使用寿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下,使得线缆本体不易有相对于铠装套的转动,减少因线缆本体扭曲弯折而产生的断裂,延长了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使用寿命。
7、优选的,所述铠装套的外壁上设有多道标记环,多道所述标记环均匀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道所述标记环之间的距离相同。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标记环的设置,便于判断井下探测连接线缆深入地下的长度,便于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使用。
9、优选的,所述芯线选用镀锡铜材质制成,所述绝缘部选用氟塑料材质制成,所述铠装套选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线选用镀锡铜材质制成,通过镀锡铜制成的芯线材质比较柔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相较于裸铜线而言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且芯线不易发黑发脆,使得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不易在使用过程中断裂,大大延长了弱电线缆的使用寿命;氟塑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可以在高电压、高频率等特殊环境下使用,不会导致电流泄漏或电介质击穿,进一步延长了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使用寿命,此外氟塑料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够保证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正常使用;通过不锈钢制成的铠装套具有耐磨损、防腐蚀和抗拉伸等特点,能够在延长井下探测连接线缆使用寿命的同时,且相较于其他金属而言,降低维护成本。
11、优选的,所述防护部选用聚丙烯材质制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硬度,及较好的耐高温与抗化学腐蚀性能,在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因高温而损坏或断裂。
13、优选的,所述防护部选用聚乙烯材质制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材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且聚乙烯具有较好的耐寒性较好,在低温环境下依然柔韧,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因拉扯或挂重而断裂,延长了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使用寿命。
15、优选的,所述绝缘部厚度为0.6~0.7mm,所述防护部为4.9~5.0mm,所述铠装套为0.65~0.75mm。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绝缘部、防护部与铠装层使用效果的情况下,对绝缘部、防护部和铠装套的厚度进行控制,节约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制作成本。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线缆本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导体部、绝缘部和防护部,通过绝缘部的设置,对线缆本体提供一定的抗干扰性,能够保证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正常使用,而通过金属材质制作的铠装套的设置,有效提升了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强度,使得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延长了该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使用寿命;
19、2.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下,使得线缆本体不易有相对于铠装套的转动,减少因线缆本体扭曲弯折而产生的断裂,延长了井下探测连接线缆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本体(1)和铠装套(2),所述线缆本体(1)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导体部(11)、绝缘部(12)和防护部(13),所述导体部(11)包括多根交织的芯线(111),所述绝缘部(12)的内壁与导体部(11)的外壁贴合,所述防护部(13)的内壁与绝缘部(12)的外壁贴合,所述铠装套(2)的内壁与防护部(13)的外壁贴合,所述铠装套(2)选用金属材质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13)背离绝缘层的端壁上设有限位槽(131),所述铠装套(2)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槽(131)配合的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与限位槽(131)配合限制线缆本体(1)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套(2)的外壁上设有多道标记环(22),多道所述标记环(22)均匀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道所述标记环(22)之间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111)选用镀锡铜材质制成,所述绝缘部(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13)选用聚丙烯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13)选用聚乙烯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12)厚度为0.6~0.7mm,所述防护部(13)为4.9~5.0mm,所述铠装套(2)为0.65~0.7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本体(1)和铠装套(2),所述线缆本体(1)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导体部(11)、绝缘部(12)和防护部(13),所述导体部(11)包括多根交织的芯线(111),所述绝缘部(12)的内壁与导体部(11)的外壁贴合,所述防护部(13)的内壁与绝缘部(12)的外壁贴合,所述铠装套(2)的内壁与防护部(13)的外壁贴合,所述铠装套(2)选用金属材质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13)背离绝缘层的端壁上设有限位槽(131),所述铠装套(2)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槽(131)配合的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与限位槽(131)配合限制线缆本体(1)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井下探测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定烽,吴领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昊强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