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9500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屏的触控灵敏度较低的问题。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屏蔽层,位于基板上,屏蔽层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屏蔽部,屏蔽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通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至少一条触控走线,触控走线的至少部分位于屏蔽部远离屏蔽层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终端行业的不断发展,触控显示屏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触控显示屏的触控灵敏度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屏的触控灵敏度较低的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屏蔽层,位于基板上,屏蔽层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屏蔽部,屏蔽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通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至少一条触控走线,触控走线的至少部分位于屏蔽部远离屏蔽层一侧。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屏蔽层的通孔上方设置覆盖通孔的屏蔽部,避免通孔两侧的触控走线和基板中的阵列走线之间的信号干扰,提升了触控灵敏度。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走线包括电连接的主体触控走线和至少一条辅助触控走线,主体触控走线位于屏蔽部背离屏蔽层的一侧,辅助触控走线和屏蔽部同层;和/或,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屏蔽部同层,触控走线的至少部分与第二导电层同层;可选的,第二导电层与主体触控走线同层;第一导电层与辅助触控走线同层;可选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边框区,触控电极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触控走线位于边框区,屏蔽层位于边框区;可选的,主体触控走线通过过孔与辅助触控走线电连接;屏蔽层包括金属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层。通过将触控走线设计为电连接的主体触控走线和辅助触控走线,并且辅助触控走线和屏蔽部同层,在不额外新增金属层的情况下,降低了触控走线的阻抗,从而进一步提升触控灵敏度。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通孔包括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呈阵列排布;可选的,至少一个屏蔽部包括多个屏蔽部,每个屏蔽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一行通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多个通孔阵列排布,一个屏蔽部覆盖一行通孔,便于屏蔽部布线。可选的,一行通孔包括至少两个通孔,行方向平行于屏蔽部的延伸方向。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屏蔽部包括多个屏蔽部,辅助触控走线位于相邻屏蔽部之间;可选的,相邻屏蔽部之间设置有多条辅助触控走线,相邻屏蔽部之间的多条辅助触控走线沿屏蔽部的延伸方向顺序排布;可选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边框区,屏蔽部沿显示区指向边框区的方向延伸。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屏蔽部沿显示区指向边框区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设置辅助触控走线位于相邻屏蔽部之间,使得辅助触控走线无需额外占用边框区宽度,利于实现窄边框。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条触控走线包括多条触控走线,多条触控走线的辅助触控走线呈阵列排布;可选的,触控走线包括一列辅助触控走线,主体触控走线与一列辅助触控走线电连接,列方向平行于主体触控走线的延伸方向;可选的,辅助触控走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辅助触控走线电连接的主体触控走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可选的,主体触控走线的延伸方向与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相交。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辅助触控走线和主体触控走线各自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便于设置导电过孔,以实现辅助触控走线和主体触控走线的电连接。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部,与屏蔽部电连接;可选的,屏蔽部接入直流电压或接地;可选的,连接部和屏蔽部同层;可选的,连接部与多个屏蔽部电连接;可选的,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相交;连接部与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屏蔽部电连接;可选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边框区,在边框区,连接部位于屏蔽部远离显示区一侧。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将屏蔽部接入直流电压或接地,屏蔽效果更优。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驱动电路层,位于基板和屏蔽层之间,屏蔽部位于屏蔽层背离基板一侧;可选的,驱动电路层包括至少一条信号走线,位于基板和屏蔽层之间,至少部分信号走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和通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可选的,驱动电路层包括扫描驱动电路,与信号走线电连接;可选的,信号走线用于传输时钟信号或启动信号。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屏蔽部用于屏蔽触控走线和基板中的信号走线之间的静电信号干扰;优选的,触控走线包括主体触控走线,位于屏蔽部背离屏蔽层一侧,信号走线和主体触控走线的延伸方向相同;可选的,信号走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主体触控走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可选的,至少一条信号走线包括多条信号走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边框区,在由显示区指向边框区的方向上,多条信号走线顺序排布。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层,位于驱动电路层和屏蔽层之间;和/或,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结构层,位于屏蔽层和屏蔽部之间;可选的,部分有机层暴露于通孔;可选的,有机层包括平坦化层。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部分有机层暴露于通孔,可以使有机层中的水氧得到更好的释放。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子像素,位于基板上,并位于显示区;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和屏蔽层同层;可选的,子像素还包括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背离基板一侧,第二电极与屏蔽层电连接。

11、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屏蔽层的通孔上方设置覆盖通孔的屏蔽部,避免通孔两侧的触控走线和基板中的阵列走线之间的信号干扰,提升了触控灵敏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走线包括电连接的主体触控走线和至少一条辅助触控走线,所述主体触控走线位于所述屏蔽部背离所述屏蔽层的一侧,所述辅助触控走线和所述屏蔽部同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包括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呈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走线包括多条触控走线,多条所述触控走线的所述辅助触控走线呈阵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与所述屏蔽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屏蔽层之间,所述屏蔽部位于所述屏蔽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屏蔽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子像素,位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屏蔽层同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走线包括电连接的主体触控走线和至少一条辅助触控走线,所述主体触控走线位于所述屏蔽部背离所述屏蔽层的一侧,所述辅助触控走线和所述屏蔽部同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包括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呈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走线包括多条触控走线,多条所述触控走线的所述辅助触控走线呈阵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龙张金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