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换热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的动力系统在低温环境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低温下,电池内部物质活性下降、化学反应速度减缓,电池充电速率相比常温大幅降低,带来不好的用车体验。
2、因此,需要整车的热管理具备较好的加热能力,以保证低环温下车辆的动力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换热系统或车辆,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换热系统,车辆换热系统包括冷媒流路、第一换热流路、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车辆动力源换热器、上游节流元件和下游节流元件,压缩机设置于冷媒流路,第一换热器包括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车辆动力源换热器与第二通道串联设置于第一换热流路,上游节流元件、第一通道以及下游节流元件依次串联设置于冷媒流路并位于压缩机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
4、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流路、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一车舱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包括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三通道设置于冷媒流路,第一车舱换热器与第四通道串联设置于第二换热流路。
5、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旁路和旁路膨胀阀,压缩机旁路的入口设置于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三通道的入口之间,压缩机旁路的出口设置于下游节流元件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旁路膨胀阀设置于压缩机旁路
6、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车外换热器、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车外换热器与第一开关阀并联设置于冷媒流路并位于第三通道的出口与上游节流元件的入口之间,第二开关阀设置于车外换热器的出口与上游节流元件的入口之间。
7、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开关阀,第三开关阀设置于冷媒流路;第一开关阀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三通道的出口与车外换热器的入口之间,第一开关阀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二开关阀的第二端与上游节流元件的入口之间;第二开关阀的第一端设置于车外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三开关阀的第一端之间,第三开关阀的第二端设置于下游节流元件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车舱换热器,第二车舱换热器设置于冷媒流路,第二车舱换热器的入口设置于第二开关阀的第二端与上游节流元件的入口之间,第二车舱换热器的出口设置于下游节流元件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
9、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均连接于第二换热流路与第一换热流路,第一支路的入口设置于第四通道的出口与第一车舱换热器的入口之间,第一支路的出口设置于第二通道的出口与车辆动力源换热器的入口之间,第二支路的入口设置于车辆动力源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二通道的入口之间,第二支路的出口设置于第一车舱换热器的出口与第四通道的入口之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支路开关阀,支路开关阀设置于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支路开关阀,支路开关阀为多通阀;支路开关阀的入口、支路开关阀的第一出口、第一车舱换热器的入口、第一车舱换热器的出口、第四通道的入口、第四通道的出口依次设置于第二换热流路,支路开关阀的第二出口设置于第一支路的入口;或者,支路开关阀的入口、支路开关阀的第一出口、车辆动力源换热器的入口、车辆动力源换热器的出口依次设置于第一换热流路,支路开关阀的第二出口设置于第二支路的入口。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换热系统,车辆换热系统装配于车体。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换热系统和车辆中,车辆换热系统的压缩机设置于冷媒流路,车辆动力源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串联设置于第一换热流路,上游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以及下游节流元件依次串联设置于冷媒流路并位于压缩机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如此,车辆换热系统能够利用压缩机产生的热量经第一换热器传递至车辆动力源换热器,有助于车辆动力源换热器为车辆动力源提供热量,实现为车辆动力源供热,也有助于提升车辆换热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为车辆动力源加热的能力,有助于保证车辆动力源的性能。此外,上游节流元件的开度可增大,以降低节流降压效果,有助于减少冷媒介质在流经上游节流元件后因压力骤降而无法产生足够的换热温差的情况,有助于后续从上游节流元件进入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介质的热量能更多地传递至第二通道,从而有助于提高对车辆动力源换热器的供热量,并且下游节流元件可以通过执行原本由上游节流元件承担的节流降压的功能,以确保流出的冷媒介质的压力保持恒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旁路和旁路膨胀阀,所述压缩机旁路的入口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入口之间,所述压缩机旁路的出口设置于所述下游节流元件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之间,所述旁路膨胀阀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旁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车外换热器、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车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开关阀并联设置于所述冷媒流路并位于所述第三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上游节流元件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上游节流元件的入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设置于所述冷媒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车舱换热器,所述第二车舱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媒流路,所述第二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与所述第一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支路的入口设置于所述第四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车舱换热器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与所述车辆动力源换热器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的入口设置于所述车辆动力源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舱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四通道的入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支路开关阀,所述支路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或所述第二支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支路开关阀,所述支路开关阀为多通阀;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旁路和旁路膨胀阀,所述压缩机旁路的入口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入口之间,所述压缩机旁路的出口设置于所述下游节流元件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之间,所述旁路膨胀阀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旁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车外换热器、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车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开关阀并联设置于所述冷媒流路并位于所述第三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上游节流元件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上游节流元件的入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设置于所述冷媒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车舱换热器,所述第二车舱换热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芳洋,李德强,项俊博,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