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技术介绍
1、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与电动汽车连接。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操作和费用数据打印,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2、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安置时一般处于停车位内或靠近停车位位置,在车辆停靠附近进行充电时,若车辆倒车入位时不慎距离过近,则容易出现车尾碰撞充电桩现象,导致车尾或充电桩受损,安全防护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方案内容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被详细描述。
3、该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前侧连接有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的外壁安装有缓冲垫;
4、所述防撞架包括架板,架板的内壁铰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滑桩上,所述滑桩的一侧设置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端部连接有受力桩,受力块和受力桩之间有弹簧连接,所述滑桩、受力块和受力桩都滑动设置
5、所述架板的内壁两端连接有缓冲杆,其中缓冲杆的一端连接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固定在架板内壁上;所述缓冲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桩体的后壁上,所述缓冲杆和弹簧杆穿过桩体内腔。
6、进一步的,所述桩体包括外框架,外框架的底端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面与外框架周边之间焊接有三角架,且底板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孔。
7、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前壁开设有缓冲杆和弹簧杆穿过的孔,且所述外框架前壁的孔限制所述减震座穿过。
8、进一步的,所述架板呈u型,u型架板的两侧壁滑动设置在桩体两侧的滑槽内。
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包括弹性的垫条,垫条的两端开设有卡槽,垫条的背部设置有阻尼桩,所述垫条通过卡槽和阻尼桩与架板外壁嵌入式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在架板外壁等距排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充电桩,通过前端位置安置架板,可通过架板两端的缓冲杆及弹簧杆穿设于桩体两侧,可为其受到的冲撞力提供缓冲,而内壁的两组轴杆也会随着碰撞作用力带动滑桩沿着滑槽向中部滑动接触受力桩,从而配合受力桩与受力块内部的弹簧连接进行缓冲减震,形成两侧缓冲杆与中部受力块同步缓冲和减震过程,保持有效卸力作用,对充电桩和倒入车辆双方提供防护;此架板的表面等距排布有缓冲垫条,可通过垫条两端的卡槽结构与架板嵌入保持连接,配合内壁的软胶阻尼桩进一步提供缓冲能力,对车辆尾部提供缓冲防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前侧连接有防撞架(2),所述防撞架(2)的外壁安装有缓冲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包括外框架(101),外框架(101)的底端连接有底板(102),底板(102)的顶面与外框架(101)周边之间焊接有三角架(103),且底板(102)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孔(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01)前壁开设有缓冲杆(206)和弹簧杆(208)穿过的孔,且所述外框架(101)前壁的孔限制所述减震座(207)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板(201)呈U型,U型架板的两侧壁滑动设置在桩体(1)两侧的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3)包括弹性的垫条(301),垫条(301)的两端开设有卡槽(302),垫条(301)的背部设置有阻尼桩(303),所述垫条(301)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3)在架板(201)外壁等距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前侧连接有防撞架(2),所述防撞架(2)的外壁安装有缓冲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包括外框架(101),外框架(101)的底端连接有底板(102),底板(102)的顶面与外框架(101)周边之间焊接有三角架(103),且底板(102)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孔(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缓冲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01)前壁开设有缓冲杆(206)和弹簧杆(208)穿过的孔,且所述外框架(101)前壁的孔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衡,高源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