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具体是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1、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为高空车平台电机提供直流电源,现有的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只能为电机提供正反转电源,电机过载或短路时无法对控制器和直流电机保护,容易造成起火或烧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能够在电机过载或短路时对控制器和直流电机进行保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保护电路,包括过载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所述过载保护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a,运算放大器u1a的负极输入端2脚接过载保护的参考电压ref1,运算放大器u1a的8脚接正5v电源,1脚分成两路,一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另一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3脚相连;运算放大器的3脚还分别通过电容c1接地、通过电阻r3与短路保护电路相连;
3、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b,运算放大器u1b的负输入端6脚与短路保护的参考电压ref2相连,运算放大器u1b的正输入端5脚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正极一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7脚相连,一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2脚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1脚相连。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1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3脚分成两路,一路与场效应管q1的4脚相连,一路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场效应管q1的1脚通过电阻r1接地,场效应管q1的5脚与直流电机m1的一端相连;直流电机m1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源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直流电机m1正常工作和过载、短路工作的电流关系是:正常工作电流<电机过载电流<电机短路电流。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过载保护的参考电压ref1<短路保护的参考电压ref2。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场效应管q1是直流电机m1电源负极切断开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检测直流电机m1的工作电流大小来判断直流电机m1当前的工作状态,区分直流电机m1正常、过载还是短路。过载保护电路或短路保护电路检测到直流电机m1过载或短路后,切直流电机m1电源负极,进入保护状态,实现对直流电机m1的保护,避免了电机起火或者烧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包括过载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A,运算放大器U1A的负极输入端2脚接过载保护的参考电压REF1,运算放大器U1A的8脚接正5V电源,1脚分成两路,一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另一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3脚相连;运算放大器的3脚还分别通过电容C1接地、通过电阻R3与短路保护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1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3脚分成两路,一路与场效应管Q1的4脚相连,一路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场效应管Q1的1脚通过电阻R1接地,场效应管Q1的5脚与直流电机M1的一端相连;直流电机M1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源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M1正常工作和过载、短路工作的电流关系是:正常工作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的参考电压REF1<短路保护的参考电压REF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1是直流电机M1电源负极切断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包括过载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a,运算放大器u1a的负极输入端2脚接过载保护的参考电压ref1,运算放大器u1a的8脚接正5v电源,1脚分成两路,一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另一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3脚相连;运算放大器的3脚还分别通过电容c1接地、通过电阻r3与短路保护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直流电机控制器过载和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1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3脚分成两路,一路与场效应管q1的4脚相连,一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洪波,薛力戈,张瀚文,杨玉杰,朱洪睿,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威卡电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