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烤箱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
技术介绍
1、烤箱是常见的家用食材烹调设备,现有的烤箱在其加热腔上下部均设置发热件,通过上下两个发热件加热食材的上部和下部,这类烤箱工作时由于加热腔内部热量分布不均,导致食材不同位置的受热程度不相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市面上出现了风机机构的烤箱(如中国专利号cn202122981747.8),其通过在加热腔左右两侧设置风机,利用两侧的风机向加热腔中部鼓风加快加热腔内的气流流动,从而改善加热腔内的热量分布情况,但这种烤箱由于加热腔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热量循环,导致加热腔内不同区域的热量分布仍不均匀,为此,申请人研发出一种具有较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在加热腔内形成稳定的空气循环机制,使加热腔内所有区域的热量分布趋于均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包括箱体、门体、加热机构和空气循环机构,箱体设有前侧开口的加热腔;门体盖设在箱体的前侧开口上;加热机构设置在箱体内,用于对加热腔产出热量;空气循环机构设置在加热腔后侧,其包括离心风机结构,离心风机结构工作时其中部产生负压以吸入加热腔中部区域的气流,并向加热腔上部区域输出气流,离心风机结构向加热腔上部输送的气流沿着门体下沉至加热腔下部后进入空气循环机构内。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
5、进一步的,箱体位于加热腔后侧设有安装板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安装板朝向加热腔一侧,安装板和导风板之间留有距离;离心风机结构包括电机、风叶和导流件,电机设置在安装板远离加热腔一侧,风叶位于安装板朝向加热腔一侧,电机的输出轴穿出安装板并连接风叶,导风板对应风叶中部设有若干第一进风孔,导风板上部设有若干出风孔,导风板下部设有若干第二进风孔;导流件设置在导流件上且位于风叶外侧,用于将风叶带动的气流导引至出风孔。
6、空气循环机构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使热风通过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进入至离心风机结构内,离心风机结构再通过出风孔向加热腔内输出热风;另外,由于风叶带动气流抛射状向四周扩散,通过设置导流件,在风叶外侧形成阻挡,从而将风叶带动的气流定向导引至出风孔,有效提高空气循环效率。
7、进一步的,导流件后端面位于风叶前端面之后,且导流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导风板与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8、上述设置方式既能确保导流件将风叶带动的气流定向导引至出风孔,同时确保经第二进风孔流入至安装板和导风板之间的区域内的气流可从导流件后端面向上流动至风叶周侧,并被风叶带动流动。
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设有圆弧部和导引部,圆弧部位于风叶外侧,圆弧部底部位于第二进风孔之上,圆弧部的缺口朝向上方,导引部位于圆弧部的缺口上且延伸至出风孔。
10、风叶带动气流抛射状向四周扩散,所述圆弧部能使风叶带动的气流在圆形区域内流动,从而形成涡流状气流,导引部能将涡流状气流引导至出风孔。
11、进一步的,第一进风孔最低点位于风叶下端面之上。
12、上述设置方式能避免从第一进风孔流入的气流反流,从而确保加热腔中部区域的气流定向流动。
13、进一步的,导风板位于第一进风孔外周设有一圈向加热腔内凹陷的导向槽,导流件位于导向槽外周;风叶带动气流向其周侧呈抛射状流动并进入导向槽内,进入至导向槽的气流由导流件导引至出风孔。
14、导向槽的设置能对风叶带动气流起到聚集作用,限制气流向四周流动引起气流紊乱,使风叶带动气流在导向槽内形成涡流状气流,从而减少风量的损失。
15、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环宽不小于风叶的叶片的长度。
16、由于风叶旋转时风叶前部的气流流向是“风叶中部流入-风叶外侧流出-气流转向回流风叶中部”,通过将导向槽的环宽设计成不小于风叶的叶片的长度,从而在风叶的叶片前侧形成阻隔,使风叶带动的气流只能进入至导向槽内并绕着导向槽流动,避免风量减少;若导向槽的环宽过窄,对风叶带动的气流的前侧阻挡效果降低,部分气流导风板中部反流到加热腔中部。
17、进一步的,离心风机结构水平间隔设有两组。
18、上述设置方式能使加热腔左右两侧均有离心风机结构促进热风流动。
1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加热腔内的发热件;或者,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离心风机结构外侧的发热件;或者,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加热腔内的发热件,以及设置在离心风机结构外侧的发热件。
20、进一步的,发热件对应出风孔和第二进风孔设置。
21、上述设置方式能增多发热件与气流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流入加热腔内的气流的热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箱体位于加热腔后侧设有安装板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安装板朝向加热腔一侧,安装板和导风板之间留有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导流件后端面位于风叶前端面之后,且导流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导风板与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设有圆弧部和导引部,圆弧部位于风叶外侧,圆弧部底部位于第二进风孔之上,圆弧部的缺口朝向上方,导引部位于圆弧部的缺口上且延伸至出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第一进风孔最低点位于风叶下端面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导风板位于第一进风孔外周设有一圈向加热腔内凹陷的导向槽,导流件位于导向槽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环宽不小于风叶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离心风机结构水平间隔设有两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加热腔内的发热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发热件对应出风孔和第二进风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箱体位于加热腔后侧设有安装板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安装板朝向加热腔一侧,安装板和导风板之间留有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导流件后端面位于风叶前端面之后,且导流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导风板与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应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设有圆弧部和导引部,圆弧部位于风叶外侧,圆弧部底部位于第二进风孔之上,圆弧部的缺口朝向上方,导引部位于圆弧部的缺口上且延伸至出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热量循环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天轮,何杰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