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导电元件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导电元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8034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5
本申请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导电元件;其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电路板;导电元件,用于将加热元件与电路板连接形成加热回路;导电元件被布置成与加热元件导热,并被配置为能通过接收加热元件的热量达到预定温度以产生热变形从而断开加热回路。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通过可热变形的导电元件接收加热元件的热量而形成热变形,以控制向加热元件的功率供应以使加热元件的温度保持低于预设的最高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溶胶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导电元件


技术介绍

1、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2、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通过加热器加热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并通过监测加热器的温度以控制提供给加热器的功率,从而使加热器的温度保持于预设温度、或者阻止加热器的温度超过最高温度阈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导电元件,用于在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所述导电元件包括:

2、第一金属层和紧密连接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进而使所述导电元件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能产生向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侧弯曲的热变形。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的温曲率大于10.1×10-6/℃;其中,在所述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中的初始温度为20℃、终了温度为130℃。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的温曲率介于13.1×10-6/℃~39.1×10-6/℃;其中,在所述按照gb/t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中的初始温度为20℃、终了温度为130℃。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线热膨胀系数大于等于14×10-6/℃。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线热膨胀系数小于等于10×10-6/℃。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线热膨胀系数至少是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线热膨胀系数的5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镍、锰、铜和锌中至少两种的合金;

9、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含有镍和铁的合金。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合金牌号为mn72ni10cu18、mn75ni15cu10、ni22cr3、ni19mn7、ni20mn6、cu62zn38、ni19cr11、ni22cr3、mn15ni10cr10、ni16cr11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11、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合金牌号为ni34、ni36、ni42、ni50、ni45cr6、ni20co26cr8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被构造成片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具有5mm~30mm的长度、2mm~8mm的宽度、以及0.02mm~0.4mm的厚度。

14、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15、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16、电路板;

17、导电元件,用于将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形成加热回路;所述导电元件被布置成与所述加热元件导热,并被配置为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元件的热量达到预定温度以产生热变形从而断开所述加热回路。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被构造成片状,并按照gb/t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的温曲率大于10.1×10-6/℃;其中,在所述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中的初始温度为20℃、终了温度为130℃。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包括:

20、第一金属层和紧密连接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进而使所述导电元件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能产生向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侧弯曲的热变形。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具有电极,以用于在所述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

22、所述导电元件被布置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抵靠所述电极,进而将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形成加热回路;所述导电元件被配置为通过热变形进而与所述电极分离,进而断开所述加热回路。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电阻加热元件、感应加热元件或红外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种。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的热变形是可恢复的。

25、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26、电路板;

27、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元件上设置有沿纵向方向依次布置在不同位置处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进而将所述加热元件划分成界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加热部分、以及界定于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的第二加热部分;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28、导电元件,被布置成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元件的热量以产生热变形,从而改变在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之间的配置;

29、所述导电元件在第一连接状态中通过将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进而使所述第一加热部分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形成回路以驱动所述第一加热部分进行加热;所述导电元件在第二连接状态中通过将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进而使所述第一加热部分和第二加热部分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形成回路以驱动所述第一加热部分和第二加热部分同时进行加热。

30、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通过可热变形的导电元件接收加热元件的热量而形成热变形,以控制向加热元件的功率供应以使加热元件的温度保持低于预设的最高温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被构造成片状,并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的温曲率大于10.1×10-6/℃;其中,在所述按照GB/T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中的初始温度为20℃、终了温度为1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的温曲率介于13.1×10-6/℃~39.1×10-6/℃;其中,在所述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中的初始温度为20℃、终了温度为130℃。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上布置有电极,以用于在所述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电阻加热元件、感应加热元件或红外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的热变形是可恢复的。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线热膨胀系数大于等于14×10-6/℃。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线热膨胀系数小于等于10×10-6/℃。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线热膨胀系数至少是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线热膨胀系数的5倍。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镍、锰、铜和锌中至少两种的合金;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合金牌号为Mn72Ni10Cu18、Mn75Ni15Cu10、Ni22Cr3、Ni19Mn7、Ni20Mn6、Cu62Zn38、Ni19Cr11、Ni22Cr3、Mn15Ni10Cr10、Ni16Cr11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被构造成片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具有5mm~30mm的长度、2mm~8mm的宽度、以及0.02mm~0.4mm的厚度。

15.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16.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导电元件,用于在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被构造成片状,并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的温曲率大于10.1×10-6/℃;其中,在所述按照gb/t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中的初始温度为20℃、终了温度为1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的温曲率介于13.1×10-6/℃~39.1×10-6/℃;其中,在所述按照gb/t 4461-2020的测试标准测定中的初始温度为20℃、终了温度为130℃。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上布置有电极,以用于在所述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电阻加热元件、感应加热元件或红外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的热变形是可恢复的。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线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洋王艺博王亮徐中立李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