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768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3
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包括形成有独立单元腔室的本体,独立单元腔室具有第一上开口,独立单元腔室的内部空间设置一容纳体,该容纳体具有用于容纳夜蛾幼虫的卵粒及保护物质的容纳腔室,该容纳体具有第二上开口,独立单元腔室的内部空间还包括容纳饲料的饲料空间,该饲料空间连通第二上开口,第二上开口所处的位置于竖直方向上设置为低于第一上开口所处的位置;饲养时,位于容纳腔室内的卵粒成长后能够通过第二上开口进入所述饲料空间。该饲养托盘,能够完成虫卵和幼虫的多个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仅需一次饲养物料的添加和随后的封膜,大大提升了扩繁效率,能够降低成本、缩短饲养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扩繁幼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


技术介绍

1、夜蛾多为植食性害虫,为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为降低夜蛾对农作物的危害,实现对夜蛾的有效控制,需要对夜蛾的卵寄生蜂-夜蛾黑卵蜂的规模化扩繁技术进行了研究,夜蛾黑卵蜂的扩繁需要大量的夜蛾卵。所以迫切需要对夜蛾的规模化扩繁技术进行突破。

2、在进行夜蛾昆虫扩繁时,需要采用适合自动化规模生产的托盘进行生产,现有技术的托盘,如公告号为“cn 210202974 u”的专利文献中是提到一种饲养托盘,该托盘是于一本体上形成独立的25个饲养孔,饲养时是在饲养孔中放入饲料以及虫卵或幼虫后,进行密封。其存在如下弊端:

3、虫卵和幼虫是夜蛾不同时期的形态,两者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生存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含量等)并不相同,虫卵和幼虫接入加有人工饲料的饲养孔,对幼虫来说是最适的环境,但对虫卵并不是。虫卵是直接与幼虫的人工饲料接触,其湿度、温度以及饲料中的防腐剂、ph值对虫卵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虫卵的孵化率,造成饲养效率的下降。

4、为了保持夜蛾昆虫的卵和幼虫都能在最适的生存环境中生产发育,需要为卵和幼虫设置不同生产环境。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饲养托盘,在进行饲养过程中,需要于饲养孔内放置适合虫卵的饲养物料,而到后期的幼虫阶段,则需要更换适合该幼虫的饲养物料,更换饲养物料时则需要对托盘上的封口进行拆除,该过程,一方面,会导致扩繁过程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封口拆除、更换饲养物料过程中,会导致幼虫逃逸的可能,再者,会使得扩繁的周期变长。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上述弊端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能够提供虫卵和幼虫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优生存环境进行自动化饲养,仅需一次饲养物料的添加和随后的封膜,大大提升了扩繁效率,能够降低成本、缩短饲养周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独立单元腔室的本体,所述独立单元腔室具有第一上开口,所述独立单元腔室连通其第一上开口的内部空间设置一容纳体,该容纳体具有用于容纳夜蛾幼虫的卵粒及保护物质的容纳腔室,该容纳体具有连通其容纳腔室的第二上开口,所述独立单元腔室的内部空间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体的外侧的用于容纳饲料的饲料空间,该饲料空间连通所述第二上开口,所述第二上开口所处的位置于竖直方向上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一上开口所处的位置;

3、饲养时,所述饲料空间装设有饲料、所述容纳腔室内装设有卵粒和保护物质,所述第一上开口覆盖有透气部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室内的卵粒成长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上开口进入所述饲料空间。

4、作为优选,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所处的位置于竖直方向上设置为高于所述独立单元腔室的底部所处的位置。

5、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具有长度和宽度,该本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长方形,该本体包括八个单元体:沿本体的宽度方向形成为两排,每排沿托盘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四个;每个单元体包括:

6、呈敞口设置的第一盒体,该敞口的形状为第一正方形,所述第一盒体的四个角落的其中一角落处形成一缺角,所述缺角位于该第一盒体的其中一角落的靠下位置处,该缺角处设置一呈敞口设置的第二盒体,该敞口的形状为第二正方形;

7、八个所述单元体的敞口的边沿相互连接并排列组合形成所述本体,所述第一盒体的敞口形成所述第一上开口,所述第二盒体形成为所述容纳体,所述第二盒体的敞口形成所述第二上开口。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盒体的敞口至所述第一盒体的敞口的距离为1-1.5cm,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至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的距离为1.5-2.5cm。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盒体呈现为由上至下的渐缩设置,形成其内部空间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结构,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盒体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盒体呈现为由上至下的渐缩设置,形成其内部空间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结构,所述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的设置位置设置为:靠上的饲养托盘叠加靠下的饲养托盘时,靠上的饲养托盘的抵接部抵接至靠下的饲养托盘的敞口处并靠上的饲养托盘的第一盒体的底部是高于靠下的饲养托盘的第一盒体的底部。

10、作为优选,八个所述第一盒体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边缘处均外扩形成一水平外扩边沿,每个第一盒体对应其水平外扩边沿的下方的侧壁处设置一底部为水平面的抵接块,形成所述抵接部。

11、作为优选,所述抵接块由所述第一盒体的侧壁由内向外凸伸形成。

12、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位于前侧的由左至右的四个第一盒体依次为一号盒体、二号盒体、三号盒体和四号盒体,位于后侧的由左至右的四个第一盒体依次为五号盒体、六号盒体、七号盒体和八号盒体,所述一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右前侧的角落处,所述二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右前侧的角落处,所述三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左前侧的角落处,所述四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左前侧的角落处,所述五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右后侧的角落处,所述六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右后侧的角落处,所述七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左后侧的角落处,所述八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左后侧的角落处。

13、作为优选,所述透气部件包括密封贴附在本体的每个所述第一盒体的敞口处的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上开设若干穿孔,该若干穿孔设置为:孔径直径为0.2-0.4mm,每平方厘米设置8-12个穿孔。

14、所提供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5、该饲养托盘能够完成虫卵和幼虫的多个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仅需一次饲养物料的添加和随后的封膜,大大提升了扩繁效率,能够降低成本、缩短饲养周期。具体的,容纳腔室用于容纳卵粒及卵粒所需的保护物质,该容纳腔室的外侧用于放置卵粒生长至一定形态后的用于食用的饲料,其能够通过第二上开口进入饲料空间。

16、进一步的,第二盒体和第一盒体的设置以及其设置的位置的限定,便于容纳腔室内的卵粒在生长后能够顺利地进入外侧的饲料空间。

17、进一步的,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的渐缩设置以及所提供的抵接部,便于多个饲养托盘的依次叠加和叠加后的依次分离。

18、进一步的,密封膜上的穿孔的设置方式,能使得调节饲养托盘内的空气湿度以及人工饲料的湿度,以及提供空气交换,保证氧气充足,二氧化碳不超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独立单元腔室的本体,所述独立单元腔室具有第一上开口,所述独立单元腔室连通其第一上开口的内部空间设置一容纳体,该容纳体具有用于容纳夜蛾幼虫的卵粒及保护物质的容纳腔室,该容纳体具有连通其容纳腔室的第二上开口,所述独立单元腔室的内部空间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体的外侧的用于容纳饲料的饲料空间,该饲料空间连通所述第二上开口,所述第二上开口所处的位置于竖直方向上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一上开口所处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所处的位置于竖直方向上设置为高于所述独立单元腔室的底部所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长度和宽度,该本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长方形,该本体包括八个单元体:沿本体的宽度方向形成为两排,每排沿托盘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四个;每个单元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的敞口至所述第一盒体的敞口的距离为1-1.5cm,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至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的距离为1.5-2.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呈现为由上至下的渐缩设置,形成其内部空间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结构,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盒体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盒体呈现为由上至下的渐缩设置,形成其内部空间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结构,所述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的设置位置设置为:靠上的饲养托盘叠加靠下的饲养托盘时,靠上的饲养托盘的抵接部抵接至靠下的饲养托盘的敞口处并靠上的饲养托盘的第一盒体的底部是高于靠下的饲养托盘的第一盒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第一盒体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边缘处均外扩形成一水平外扩边沿,每个第一盒体对应其水平外扩边沿的下方的侧壁处设置一底部为水平面的抵接块,形成所述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由所述第一盒体的侧壁由内向外凸伸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位于前侧的由左至右的四个第一盒体依次为一号盒体、二号盒体、三号盒体和四号盒体,位于后侧的由左至右的四个第一盒体依次为五号盒体、六号盒体、七号盒体和八号盒体,所述一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右前侧的角落处,所述二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右前侧的角落处,所述三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左前侧的角落处,所述四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左前侧的角落处,所述五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右后侧的角落处,所述六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右后侧的角落处,所述七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左后侧的角落处,所述八号盒体内的第二盒体位于其左后侧的角落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部件包括密封贴附在本体的每个所述第一盒体的敞口处的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上开设若干穿孔,该若干穿孔设置为:孔径直径为0.2-0.4mm,每平方厘米设置8-12个穿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独立单元腔室的本体,所述独立单元腔室具有第一上开口,所述独立单元腔室连通其第一上开口的内部空间设置一容纳体,该容纳体具有用于容纳夜蛾幼虫的卵粒及保护物质的容纳腔室,该容纳体具有连通其容纳腔室的第二上开口,所述独立单元腔室的内部空间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体的外侧的用于容纳饲料的饲料空间,该饲料空间连通所述第二上开口,所述第二上开口所处的位置于竖直方向上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一上开口所处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所处的位置于竖直方向上设置为高于所述独立单元腔室的底部所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长度和宽度,该本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长方形,该本体包括八个单元体:沿本体的宽度方向形成为两排,每排沿托盘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四个;每个单元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的敞口至所述第一盒体的敞口的距离为1-1.5cm,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至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的距离为1.5-2.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自动化规模生产夜蛾幼虫的饲养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呈现为由上至下的渐缩设置,形成其内部空间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结构,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盒体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盒体呈现为由上至下的渐缩设置,形成其内部空间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结构,所述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的设置位置设置为:靠上的饲养托盘叠加靠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辉顾小飞彭云李龙吴思昊蒋碧霞张继旭张正辉杨亚丽刘文岚史爱民石萍丽吴道琴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