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759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2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去配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非3GPP通信接口进行多路径通信。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上报,使得网络设备能够获得与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非3GPP连接通信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网络设备能够配置该第一终端设备与这些第二终端设备实现UE聚合,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的吞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侧行链路(sidelink,sl)中继(relay)场景中,远端(remote)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与relay ue之间通过pc5接口连接,即,remote ue与relay ue基于sl技术进行通信。在该场景中,可以支持非直连路径与直连路径双连接,即,remote ue既通过relayue与基站通信,也能通过uu接口直接与基站通信,从而增加remote ue的传输数据率或者可靠性。

2、而两个ue之间,除了能够通过sl连接之外,还能通过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non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n3gpp)接口连接,因此,目前也希望支持remoteue通过n3gpp接口理想连接到relay ue,使能网络同时通过remote ue的uu接口以及relayue与remote ue的n3gpp接口同时为remote ue服务,这种通信方式称之为ue聚合。

3、但是当remote ue与relay ue通过n3gpp接口连接时,网络无法获知n3gpp接口的情况,从而无法配置remote ue既通过uu接口与基站通信,又通过n3gpp接口的relay ue与基站通信,即无法配置ue聚合的通信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使得网络设备能够配置ue聚合的通信方式。

2、第一方面,提供第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执行,或由包括终端设备功能的其他设备执行,或由芯片系统(或,芯片)或其他功能模块执行,该芯片系统或功能模块能够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芯片系统或功能模块例如设置在终端设备中。该终端设备例如为第一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去配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n3gpp通信接口进行多路径通信。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上报,使得网络设备能够获得与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n3gpp连接通信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网络设备能够配置该第一终端设备与这些第二终端设备实现ue聚合,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的吞吐量。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中;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在ue辅助信息中;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在测量报告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较为灵活。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基于非3gpp通信接口进行多路径通信的能力,或者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ue聚合的能力。能力信息除了包括第一信息外,还可以指示更多内容,使得网络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更多能力。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在ue能力信息消息中,或者包括在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或者所述第二信息用于配置允许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二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的条件。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作为对第二信息的响应,或者第一信息可以是根据第二信息所配置的条件发送的。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的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存在有效的非3gpp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存在有效的非3gpp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有效非3gpp连接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或大于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有效非3gpp连接的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四阈值;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除此之外,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的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项,具体不做限制。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数据传输速率升高或降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断开;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失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断开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将参与ue聚合的终端设备更换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非3gpp连接对应的终端设备更换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非3gpp连接的状态变化有多种情况,除了如上列举的情况外还可能包括其他情况。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包括m项中的至少一项时,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第一信息不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比特地图,所述比特地图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比特的值为第一值;其中,所述m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传输速率升高或降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断开,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失败,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断开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第一信息可以通过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指示方式较为明确。或者,第一信息可以通过不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通过比特地图的形式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有利于节省第一信息的开销。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第一rrc消息中,其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otherconfig信元,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所述otherconfig信元中;或,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中。对于第二信息在消息内的分布方式不做限制。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部分或全部执行ue聚合。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部分或全部执行ue聚合,则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基于非3GPP通信接口进行多路径通信的能力,或者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UE聚合的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在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消息中,或者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的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包括M项中的至少一项时,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第一RRC消息中,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基于非3GPP通信接口进行多路径通信的能力,或者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UE聚合的能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在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消息中,或者包括在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的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包括M项中的至少一项时,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第一RRC消息中,其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11~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收发单元耦合,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

2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基于非3gpp通信接口进行多路径通信的能力,或者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ue聚合的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在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消息中,或者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的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非3gpp连接的状态发生变化包括m项中的至少一项时,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第一rrc消息中,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基于非3gpp通信接口进行多路径通信的能力,或者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ue聚合的能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在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消息中,或者包括在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楚婷徐海博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