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及其胞内提取物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及其胞内提取物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750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防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的分类学命名Paenibacillus polymyxa ZJU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1847。本发明专利技术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是从西瓜根系分离得到的一株对芒果炭疽病具有良好拮抗效力的生防菌株,该菌株的胞内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拮抗芒果采后炭疽病优势病原菌和抑制芒果炭疽病的作用,可用于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缓解芒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病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防菌,特别是涉及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及其胞内提取物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芒果炭疽病(mango fruit anthracnose,mfa)是由炭疽病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目前在芒果中鉴定到的炭疽病菌包括胶孢炭疽菌复合种和尖孢炭疽菌复合种,其中胶孢炭疽菌复合种下的暹罗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iamense)、果生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亚洲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asianum)为优势病原菌。这三种优势病原菌引起的芒果炭疽病发病速度快、病原菌致病力强、防治困难、发病频率高。

2、芒果炭疽病的控制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咪鲜胺、嘧菌酯、甲基托布津、溴菌腈等。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人体健康,而且还会造成病原菌的耐药性和病害的爆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制并开发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防腐保鲜技术对降低芒果炭疽病的发生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生物防治具有安全、广谱、可持续、绿色等特点,在芒果炭疽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目前开发的生物农药中,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是一类在农业生产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pgprr菌株。据报道,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显著抑制番茄青枯病、辣椒枯萎病、棉花枯萎病、油菜腐烂病、黑松根腐病等植物病害。但不同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效力具有差异性和特异性,无论是抗菌谱还是菌体拮抗效力方面均具有较大差异。而且,前期对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研究局限于其发酵上清液的抗菌性和菌体的营养与空间竞争方面,对其胞内提取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是一株对芒果炭疽病具有良好拮抗效力的生防菌株,该菌株的胞内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拮抗芒果采后炭疽病优势病原菌和抑制芒果炭疽病的作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的分类学命名 paenibacillus polymyxazju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1847。

4、优选的,所述芒果炭疽病为芒果采后炭疽病。

5、优选的,所述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包括:暹罗炭疽菌、果生炭疽菌和亚洲炭疽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将采摘后的芒果浸泡在生防制剂中,或将生防制剂喷施在采摘后的芒果表面;所述生防制剂包括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的胞内提取物;所述胞内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甲醇将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进行醇提,得到醇提液;将所述醇提液进行干燥,得到所述胞内提取物;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的分类学命名 paenibacillus  polymyxazju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1847。

8、优选的,所述生防制剂中胞内提取物的浓度≥1 mg/ml。

9、优选的,所述浸泡的时间为5~10 min。

10、有益效果:

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的分类学命名 paenibacillus polymyxazju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1847。本专利技术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是从西瓜根系分离得到的一株对芒果炭疽病具有良好拮抗效力的生防菌株,该菌株的胞内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拮抗芒果采后炭疽病优势病原菌和抑制芒果炭疽病的作用,可用于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缓解芒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病症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的分类学命名Paenibacillus polymyxa ZJU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18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芒果炭疽病为芒果采后炭疽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包括: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亚洲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sianum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制剂中胞内提取物的浓度≥1mg/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的时间为5~10 mi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zju11的分类学命名paenibacillus polymyxa zju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18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芒果炭疽病为芒果采后炭疽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包括: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翠孙崇德曹锦萍何勇邓水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