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微镜技术特征,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是组织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照明光源有卤素灯、汞灯、氙灯和发光二极管等。光学显微镜通常通过开关按键开机和关机,并且通过检查显微镜的监视器来获得显微镜光源的强度和/或颜色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能够控制显微镜在开机状态、待机状态和关机状态之间切换,并且能够反映显微镜的这些状态,从而方便显微镜的使用。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包括:基板和控制组件。基板由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控制组件连接到基板的背面,并且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控制器、第一指示灯、触控传感器和电连接器。电路板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控制器布置在电路板的正面或背面上。第一指示灯呈环形、布置在电路板的正面上并且与控制器电连接。触控传感器布置在电路板的正面上、接触基板的背面并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电连接器布置在电路板的背面上、电连接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且配置成与显微镜的主板电连接使得控制组件能够与显微镜的主板通信和/或从显微镜的主板获得电源。其中,控制器配置成根据使用者在基板的正面上、在触控传感器的作用范围内的操作来控制第一指示灯点亮、熄灭或闪烁。
4、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中,触控传感器
5、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布置在电路板的正面的中心处,并且第一指示灯邻近触控传感器布置。由此,有利于使得控制面板的控制组件结构紧凑。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灯环绕触控传感器布置。由此,控制组件的结构更紧凑,控制面板的外观更美观。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灯包括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呈环形分布并且围绕触控传感器均匀间隔布置。由此,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中每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组合在一起能够在基板上形成光环,从而实现环形的第一指示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均光件,均光件布置在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与基板之间,以使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均匀地到达基板。由此,可以避免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在基板上形成耀斑,从而有利于在基本上形成均匀的光环,不会刺眼、提高视觉舒适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光件,第一导光件布置在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与均光件之间,以将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引导到均光件上。由此,可以避免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因发生散射而降低强度,提高在基本上形成的光环的亮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均光件在其中心处设置有通孔,触控传感器通过通孔与基板的背面接触。由此,触控传感器能够通过均光件的通孔连接在基板和电路板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还包括第一双面胶,第一双面胶配置成将基板连接到显微镜的底座。由此,根据本技术的控制面板能够简单且牢固地连接到显微镜的底座,而不用在基板上开孔,有助于控制面板的美观化。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壳体,均光件和电路板连接在壳体的相对侧上。由此,通过壳体实现了均光件和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简单。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呈凹槽形,均光件容纳在壳体内并连接到壳体的槽底的内侧,电路板连接到壳体的槽底的外侧,并且壳体的槽底限定中心孔,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和触控传感器通过中心孔伸入壳体内。由此,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和触控传感器能够容纳在由壳体、均光件和电路板形成的相同封闭的空间中,减少外界灰尘的影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限定第一光孔,壳体的槽底限定第二光孔,均光件限定螺纹孔,控制组件还包括螺栓,螺栓依次穿过电路板的第一光孔、壳体的第二光孔并拧入均光件的螺纹孔,以将电路板、壳体和均光件紧固在一起。由此,电路板、壳体和均光件可以通过螺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双面胶,第二双面胶位于均光件和/或壳体与基板之间,以将均光件和/或壳体粘接到基板。由此,控制组件能够简单且牢固地连接到基板,而不用在基板上开孔,有助于控制面板的美观化。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还包括掩模层,掩模层位于基板与控制组件之间,掩模层限定第一环形镂空,第一环形镂空在位置上对应于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由此,掩模层可以屏蔽掉第一环形镂空之外的光,进一步改善显示效果。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还包括装饰层,装饰层位于基板和掩模层之间,装饰层限定第二环形镂空,第二环形镂空在位置上对应于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由此,使用者从外部观察可以看到装饰层而不是通常是黑色的掩模层,使得控制面板更加美观。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呈环形、布置在电路板的正面上、与控制器电连接、并且围绕第一指示灯布置;控制器根据显微镜的光源的颜色和/或强度来控制第二指示灯的颜色和/或强度。由此,第二指示灯可以反映显微镜的光源的颜色和/或强度。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指示灯包括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呈环形分布并且围绕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均匀间隔布置,并且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显微镜的光源的颜色来控制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和/或根据显微镜的光源的强度来控制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的数量。由此,多色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多种颜色,将其与显微镜的光源的颜色进行匹配,使得第二指示灯能够反映显微镜光源的颜色;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数量可以与显微镜光源的强度进行匹配,使得第二指示灯能够反映显微镜光源的强度。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还包括掩模层,掩模层位于基板与控制组件之间,掩模层限定第一环形镂空,第一环形镂空在位置上对应于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掩模层还限定多个第一圆形镂空,多个第一圆形镂空在位置上对应于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掩模层可以屏蔽掉第一环形镂空和多个第一圆形镂空之外的光,进一步改善显示效果。
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正面的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一指示灯邻近所述触控传感器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环绕所述触控传感器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包括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呈环形分布并且围绕所述触控传感器均匀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均光件,所述均光件布置在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基板之间,以使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均匀地到达所述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布置在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均光件之间,以将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引导到所述均光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第一双面胶,所述第一双面胶配置成将所述基板连接到所述显微镜的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均光件和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凹槽形,所述均光件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槽底的内侧,所述电路板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槽底的外侧,并且所述壳体的槽底限定中心孔,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触控传感器通过所述中心孔伸入所述壳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限定第一光孔,所述壳体的槽底限定第二光孔,所述均光件限定螺纹孔,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光孔、所述壳体的第二光孔并拧入所述均光件的螺纹孔,以将所述电路板、所述壳体和所述均光件紧固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双面胶,所述第二双面胶位于所述均光件和/或所述壳体与所述基板之间,以将所述均光件和/或所述壳体粘接到所述基板。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掩模层,所述掩模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组件之间,所述掩模层限定第一环形镂空,所述第一环形镂空在位置上对应于呈环形分布的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掩模层之间,所述装饰层限定第二环形镂空,所述第二环形镂空在位置上对应于呈环形分布的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
15.根据权利要求4至7和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呈环形、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正面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且围绕所述第一指示灯布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显微镜的光源的颜色和/或强度来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的颜色和/或强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灯包括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呈环形分布并且围绕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均匀间隔布置,并且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显微镜的光源的颜色来控制所述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和/或根据所述显微镜的光源的强度来控制所述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的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掩模层,所述掩模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组件之间,所述掩模层限定第一环形镂空,所述第一环形镂空在位置上对应于呈环形分布的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所述掩模层还限定多个第一圆形镂空,所述多个第一圆形镂空在位置对应于呈环形分布的所述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正面的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一指示灯邻近所述触控传感器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环绕所述触控传感器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包括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呈环形分布并且围绕所述触控传感器均匀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均光件,所述均光件布置在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基板之间,以使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均匀地到达所述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布置在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均光件之间,以将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引导到所述均光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件在其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触控传感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基板的背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第一双面胶,所述第一双面胶配置成将所述基板连接到所述显微镜的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均光件和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凹槽形,所述均光件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槽底的内侧,所述电路板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槽底的外侧,并且所述壳体的槽底限定中心孔,所述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触控传感器通过所述中心孔伸入所述壳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显微镜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限定第一光孔,所述壳体的槽底限定第二光孔,所述均光件限定螺纹孔,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仁达,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莱卡微系统CMS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