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673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19:56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包括:包括壳体、操作机构、灭弧室和触头系统;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沿壳体正面至背面的方向,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室依次设置于安装腔,且触头系统与灭弧室对应;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出气口,且第一出气口与灭弧室连通。由于壳体的背面设置第一出气口,且第一出气口与灭弧室连通,能够使得灭弧气体由壳体的背面排出,从而使得排气的位置距离壳体的正面更远,避免灭弧气体对壳体正面的用户侧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能。同时灭弧室与第一出气口距离较近,排气更为方便且排气更为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于家庭用电安全有了更高的需求。断路器可以安装于终端配电线路。同时其也能够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或非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对线路及电器设备形成有效的保护。

2、现有断路器为了便于用户操作通常在断路器的正面设置操作端,与操作端驱动配合的动静触头随之分布于断路器的中部,对应的,为了便于排气,在断路器的侧面设置出气口,能够使得动静触头和出气口连通形成用于排气的直线通道,如此,虽然可以通过直线通道尽快的将灭弧气体排出,但是,由于出气位置距离断路器壳体的正面较近,对用户侧可能造成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以解决现有断路器由于出气口设置不合理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断路器,包括:包括壳体、操作机构、灭弧室和触头系统;

3、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沿所述壳体正面至背面的方向,所述操作机构、所述触头系统和所述灭弧室依次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所述触头系统与所述灭弧室对应;

4、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出气口,且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灭弧室连通。

5、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扣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触头系统背离所述灭弧室的一侧。

6、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和转轴,所述触头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和静触头,且所述动触头连接于所述转轴;>

7、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壳体的正面,且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8、沿所述壳体下面至上面的方向,所述转轴和所述脱扣器依次设置,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依次设置。

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接线排和第二接线排,所述壳体的背面还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10、所述第一接线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动触头,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出口伸出形成第一接线端;

11、所述第二接线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静触头,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出口伸出形成第二接线端;

12、沿所述壳体下面至上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

13、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桥型触头,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均连接有所述桥型触头。

14、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线排和所述第二接线排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第一接线排与所述第二接线排一一对应并形成多极;

15、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位于相邻两极之间;

16、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极间隔板。

17、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有多个。

18、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灭弧室设置方向的两端。

1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汇流出气件,所述汇流出气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背面;

20、所述汇流出气件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和至少一个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

21、全部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22、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汇流出气件为第三基座,且所述第三基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23、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出口对应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二出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接线端穿过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三出口伸出,所述第二接线端穿过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四出口伸出;

24、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三基座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壳体上的全部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三基座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25、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三基座上下方向上的中部。

26、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线排和所述第二接线排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第一接线排与所述第二接线排一一对应并形成多极;

27、所述第三基座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位于相邻两极之间;

28、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极间隔板。

2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气口处设置有灭焰金属网。

30、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盖体、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

31、沿所述壳体的正面至背面的方向,所述盖体、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依次连接;

32、所述盖体、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三者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33、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盖设于所述壳体的正面。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断路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35、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包括:包括壳体、操作机构、灭弧室和触头系统;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沿壳体正面至背面的方向,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室依次设置于安装腔,且触头系统与灭弧室对应;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出气口,且第一出气口与灭弧室连通。

36、由于壳体的背面设置第一出气口,且第一出气口与灭弧室连通,能够使得灭弧气体由壳体的背面排出,从而使得排气的位置距离壳体的正面更远,避免灭弧气体对壳体正面的用户侧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能。同时由于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室沿壳体正面至背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安装腔,使灭弧室与第一出气口距离较近,且能够使灭弧室与第一出气口之间通过直线通道进行排气,排气更为方便且排气更为快速。

37、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壳体(1)、操作机构(2)、灭弧室(3)和触头系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扣器(8),所述脱扣器(8)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触头系统(4)背离所述灭弧室(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2)包括操作手柄(9)和转轴(10),所述触头系统(4)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且所述动触头(11)连接于所述转轴(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线排(15)和第二接线排(16),所述壳体(1)的背面(6)还设置有第一出口(17)和第二出口(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型触头,所述第一接线端(19)和所述第二接线端(20)均连接有所述桥型触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排(15)和所述第二接线排(16)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第一接线排(15)与所述第二接线排(16)一一对应并形成多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7)设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灭弧室(3)设置方向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出气件,所述汇流出气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汇流出气件为第三基座(29),且所述第三基座(29)上还设置有第三出口(30)和第四出口(3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口(33)位于所述第三基座(29)上下方向上的中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排(15)和所述第二接线排(16)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第一接线排(15)与所述第二接线排(16)一一对应并形成多极;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口(33)处设置有灭焰金属网(34)。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盖体(23)、第一基座(24)和第二基座(25);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盖(26),所述面盖(26)盖设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壳体(1)、操作机构(2)、灭弧室(3)和触头系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扣器(8),所述脱扣器(8)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触头系统(4)背离所述灭弧室(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2)包括操作手柄(9)和转轴(10),所述触头系统(4)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且所述动触头(11)连接于所述转轴(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线排(15)和第二接线排(16),所述壳体(1)的背面(6)还设置有第一出口(17)和第二出口(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型触头,所述第一接线端(19)和所述第二接线端(20)均连接有所述桥型触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排(15)和所述第二接线排(16)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第一接线排(15)与所述第二接线排(16)一一对应并形成多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7)设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荣尹宏雨甘嘉奇居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