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节能板材,具体涉及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
技术介绍
1、我国的建筑节能由80年代开始,到目前全国已全部实现75节能标准求,建筑节能目标的逐年提高。现在有部分省市已经逐步实现85节能标准要求,今后建筑节能保温标准还会提高,部分省市建筑已率先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甚至是还发展产能建筑。国家也陆续出台相应政策,加强适用于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目前装配式建筑或传统的结构外墙保温不能满足日益严格建筑节能保温及安全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传统结构保温,或采用fs保温系统,填充墙部分采用的自保温砌块的墙体,冷热桥多,保温效果差;二次结构砌体施工,现场操作工序多,需要养护,工期长;二次砌筑发生沉降与主体结构容易形成裂缝,防水隔汽性能差;
3、2、传统结构保温采用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高,相同的保温性能采用的保温材料厚,减少了建筑实用面积;保温材料密度大,加大了建筑整体荷载,安全性差。
4、3、传统装配式建筑外墙围护结构采用轻质混凝土墙板,alc墙板,或aac墙板等,但墙体本身节能不能达到要求,还需二次外墙保温施工,工期长,工艺复杂等。
5、4、传统保温夹芯墙体,保温材料采用的成品板材,不能有效的和alc内外墙体或主体结构形成组合一体,有的保温基材甚至还会与防护层或主体剥离或脱落,安全性差。
6、5、传统外墙围护结构采用轻质混凝土墙板,alc墙板,或aac墙板等,墙体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建筑结构保温填充墙体保温或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结构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能实现与上下边梁、楼板之间牢固连接,冷热桥少,保温效果好,施工便捷的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
2、本技术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内外墙板之间的空腔内灌注有保温芯材2,其中,外墙板由多张混凝土外防护板1相互插装构成,内墙板由多张混凝土内防护板3相互插装构成,内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灌注保温芯材2的灌注孔4,多个灌注孔4布设于整个内墙板上,通过灌注孔4灌注保温芯材2后,将灌注孔封堵后在混凝土内防护板3表面粉刷表层覆盖灌注孔。
3、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外防护板1、混凝土内防护板3的厚度均大于45mm,混凝土外防护板1、混凝土内防护板3为轻集料混凝土板、uhpc混凝土幕墙板、alc墙板、acc墙板、aac墙板、grc造型板、细密实混凝土墙板中的任意一种。
4、优选的,所述保温芯材2的厚度为20mm-500mm,保温芯材2为pur、pir、石墨改性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
5、优选的,所述灌注孔4的直径为12-18mm,灌注孔4的倾斜角度为45°,灌注孔4靠近保温芯材2一端的高度低于灌注孔4另一端的高度,灌注孔4贯穿整个混凝土内防护板3;
6、优选的,所述灌注孔4相邻孔距不大于300mm。
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外防护板1、混凝土内防护板3形状相同,防护板左侧设有外凸结构6、右侧设有凹槽结构7,相邻防护板通过外凸结构6、凹槽结构7插装为一体后形成外墙板或内墙板。
8、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顶部、底部分别通过两个转接件5与上梁、楼板连接为一体,转接件5呈l型,转接件5的l型垂直面与水平面上均开设有安装孔8,防护板顶部、底部均设有与转接件5配合使用的转接件槽口9。
9、本技术的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优点如下:
10、1、保温节能效果好,防水隔汽性能优异,重量轻。保温芯材采用低导热,低密度的聚氨酯,保温效果好;内外防护板之间没金属连接,其都与主体结构相连,减少了内外防护板冷热桥作用;内外防护板均由单块标准板和非标准板插接成整体,液态的聚氨酯填补了内防护板之间、外防护板之间、防护层与主体之间有可能出现的空隙,与主体形成完整体的封闭层、保温防水隔汽完整闭合。
11、2、整体防火性能好,由于保温墙体两侧的结构防护板的厚度大于45mm,且两侧防护板是轻质混凝土,是不燃材料,提高了墙体保温的整体防火性能。
12、3、液态聚氨酯与内外防护板固化形成整体,两种材料优势互补,聚氨酯弥补了轻质混凝土墙板的脆性,加强轻质混凝土防水性;轻质混凝土墙板提高了墙体整体防火性能和墙体刚度。
13、4、通过转接件加强了连接作用,内外防护板都与主体结构连接,增强了与主体结构的整体性。
14、5、强度高、整体性强,液态的聚氨酯凝结固化时将内外防护板与主体结构粘连在一起,连成整体,提高了内外防护强度;保温墙体整体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横截面增大,整体稳定性强度增强;
15、6、施工效率高,易于施工,降低了工程造价;轻质混凝土墙板连接操作简单,施工快,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可穿插下层施工围护结构内外防护板,聚氨酯灌注过程只需要在室内施工完成,可与主体结构施工平行施工,无需等主体完成。
16、本技术的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在超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或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内外墙板之间的空腔内灌注有保温芯材,其中,外墙板由多张混凝土外防护板相互插装构成,内墙板由多张混凝土内防护板相互插装构成,内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灌注保温芯材的灌注孔,多个灌注孔布设于整个内墙板上,通过灌注孔灌注保温芯材后,将灌注孔封堵后在混凝土内防护板表面粉刷表层覆盖灌注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防护板、混凝土内防护板的厚度均大于45mm,混凝土外防护板、混凝土内防护板为轻集料混凝土板、UHPC混凝土幕墙板、ALC墙板、ACC墙板、AAC墙板、GRC造型板、细密实混凝土墙板中的任意一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材的厚度为20mm-500mm,保温芯材为PUR、PIR、石墨改性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孔的直径为12-18mm,灌注孔的倾斜角度为45°,灌注孔靠近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孔相邻孔距不大于300mm。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防护板、混凝土内防护板形状相同,防护板左侧设有外凸结构、右侧设有凹槽结构,相邻防护板通过外凸结构、凹槽结构插装为一体后形成外墙板或内墙板。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顶部、底部分别通过两个转接件与上梁、楼板连接为一体,转接件呈L型,转接件的L型垂直面与水平面上均开设有安装孔,防护板顶部、底部均设有与转接件配合使用的转接件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内外墙板之间的空腔内灌注有保温芯材,其中,外墙板由多张混凝土外防护板相互插装构成,内墙板由多张混凝土内防护板相互插装构成,内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灌注保温芯材的灌注孔,多个灌注孔布设于整个内墙板上,通过灌注孔灌注保温芯材后,将灌注孔封堵后在混凝土内防护板表面粉刷表层覆盖灌注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防护板、混凝土内防护板的厚度均大于45mm,混凝土外防护板、混凝土内防护板为轻集料混凝土板、uhpc混凝土幕墙板、alc墙板、acc墙板、aac墙板、grc造型板、细密实混凝土墙板中的任意一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灌注聚氨酯夹芯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材的厚度为20mm-500mm,保温芯材为pur、pir、石墨改性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增太,王耀西,余郁,张桂宝,晋艳丽,钟云,周存宝,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