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6459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液冷系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液冷散热系统中换热器的温度数据和介质流动信息;计算冷却液出口温度和外部冷却介质出口温度的温差,判断温差是否超出预设的温差阈值区间;如果超出,则根据介质流动信息判断基于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是否能够通过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使得温差保持在温差阈值区间内;如果是,则根据温差对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进行调整;如果否,则根据温差和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能够基于根据冷却液在换热器中的换热效率,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以及介质流动方式进行动态调整,有效减少了单纯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系统,具体而言,涉及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浸没式液冷系统的散热系统是整个冷却解决方案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从电子设备吸收的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中。散热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冷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在单相浸没式液冷中,电子元件被完全或部分地浸没在冷却液中。当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传递给周围的冷却液,冷却液通过循环泵送至外部热交换器进行冷却。热交换器是将热量从冷却液传递到外部冷却介质的关键部件,在热交换器中,冷却液在热交换器的一侧流动,而外部冷却介质在另一侧流动。两者之间通过导热材料(如金属板或管壁)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热量从冷却液传递到外部介质。

3、在浸没式液冷系统的散热系统中,热量从冷却液传递到外部冷却介质的效率是通过多种控制策略和优化措施来实现的。其中,冷却液和外部冷却介质的流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优化流动控制不仅涉及冷却液的流动优化,还包括外部冷却介质的流动优化。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高效更准确的外部冷却介质流动控制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液冷散热系统中换热器的温度数据和介质流动信息,所述温度数据包括冷却液出口温度和外部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所述介质流动信息包括冷却液流量、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以及介质流动方式,所述介质流动方式为换热器中顺流区域和逆流区域的占比;

4、计算冷却液出口温度和外部冷却介质出口温度的温差,判断所述温差是否超出预设的温差阈值区间;

5、如果超出,则根据所述介质流动信息判断基于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是否能够通过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使得温差保持在所述温差阈值区间内;

6、如果是,则根据所述温差对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进行调整;

7、如果否,则根据所述温差和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

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介质流动信息判断基于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是否能够通过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使得温差保持在所述温差阈值区间内的步骤,具体包括:

9、根据所述温差与所述温差阈值区间的差值计算使得温差保持在所述温差阈值区间内需要变化的换热效率需求调整量;

10、根据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计算在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下通过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能够提供的最大换热效率调整量;

11、如果最大换热效率调整量大于或等于换热效率需求调整量,则判断为是,如果最大换热效率调整量小于换热效率需求调整量,则判断为否。

12、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和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具体包括:

13、如果所述温差小于所述温差阈值区间,则增加换热器中逆流区域的占比;

14、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温差阈值区间,则增加换热器中顺流区域的占比。

1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和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具体包括:

16、根据所述换热效率需求调整量,在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换热器中顺流区域和逆流区域的目标占比;

17、基于所述目标占比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

18、可选地,所述在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换热器中顺流区域和逆流区域的目标占比的步骤,具体包括:

19、计算在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不变的条件下的目标占比。

20、可选地,所述在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换热器中顺流区域和逆流区域的目标占比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21、如果在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不变的条件下无法计算得到目标占比,则计算在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变化量最小的条件下目标占比以及对应的外部冷却介质流量的最小变化量。

22、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对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3、根据所述温差计算外部冷却介质流量需要进行流量调整的流量调整量;

24、根据所述流量调整量计算因流量变化而导致的泵功耗变化量和系统压力变化量;

25、判断所述泵功耗变化量和系统压力变化量中的任意一个是否超过预设的变化量安全阈值;

26、如果否,则执行根据所述温差对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进行调整的步骤;

27、如果是,则计算所述换热效率需求调整量,根据所述换热效率需求调整量,在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换热器中顺流区域和逆流区域的目标占比,并基于所述目标占比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

2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占比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具体包括:

29、获取换热器中外部冷却介质流动区域中支持介质流动方式调整的区域大小;

30、从支持介质流动方式调整的区域中,选择实际占比的数值与所述目标占比的数值最接近的部分区域进行介质流动方式的切换。

3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2、在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后,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的区域大小,对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进行相应调整。

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

34、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液冷散热系统中换热器的温度数据和介质流动信息,所述温度数据包括冷却液出口温度和外部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所述介质流动信息包括冷却液流量、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以及介质流动方式,所述介质流动方式为换热器中顺流区域和逆流区域的占比;

35、温差判断单元,用于计算冷却液出口温度和外部冷却介质出口温度的温差,判断所述温差是否超出预设的温差阈值区间;

36、流量判断单元,用于如果超出,则根据所述介质流动信息判断基于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是否能够通过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使得温差保持在所述温差阈值区间内;

37、流量调整单元,用于如果是,则根据所述温差对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进行调整;

38、方式调整单元,用于如果否,则根据所述温差和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

3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基于根据冷却液在换热器中的换热效率,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以及介质流动方式进行动态调整,充分利用介质流动方式改变所带来的换热效率改变实现冷却液换热需求动态变化下的系统整体稳定,有效减少了单纯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介质流动信息判断基于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是否能够通过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使得温差保持在所述温差阈值区间内的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和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和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换热器中顺流区域和逆流区域的目标占比的步骤,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换热器中顺流区域和逆流区域的目标占比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对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占比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介质流动信息判断基于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是否能够通过调整外部冷却介质流量使得温差保持在所述温差阈值区间内的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和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和所述外部冷却介质流量对所述介质流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的介质流动方式的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峰何杜兵郭云辉肖勇
申请(专利权)人:依米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