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胶,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折叠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超链接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中相互作用,人与物体之间通过显示服务进行交互。显示技术不断进化和改善以考虑用户便利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推动了新型可折叠和柔性屏幕的应用。与刚性平面显示器相比,这些创新型显示器适用于可穿戴设备、可折叠智能手机和医疗传感器等领域。
2、压敏胶用于将高透明度和粘弹性优良的覆盖层(如盖板玻璃和触摸传感器)与多种显示层有效结合。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层逐渐呈现出可折叠特征,因此压敏胶也需具备相应的性能。当的显示层被折叠时,会同时受到拉伸与压缩应力。如果应变无法迅速恢复,胶粘剂可能会出现下垂及膨胀现象,这种残余应变将导致胶粘剂破坏及剥离。压敏胶能够在折叠过程中调整中性平面,同时连接各类折叠显示层。柔性胶粘剂可在脆性基板之间形成分隔,从而在变形过程中降低施加于材料上的应力,有效防止翘曲、分层及失效等问题。此外,残余应力松弛性能有助于保护胶粘剂免受开裂和快速疲劳失效的影响。
3、由于聚丙烯酸酯(psa)的传统线性聚合物结构内聚强度较低,导致聚合物链无法逆转地解开并难以完全恢复。虽然交联可以提高聚合物的可恢复性,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权衡其恢复能力和粘接强度之间的关系。交联可以增加聚丙烯酸酯的内部连接性和回收性,但会降低聚合物链的迁移率从而影响粘接强度。此外,交联还限制了聚合物链重排能力,进一步降低了应力松弛性能。
4、传统光学压敏胶为了保持一定的剥
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776855b公开了一种uv光固化高透光率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高透光率光学透明胶的原料配方包括20-50份(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5-40份(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10-15份含n原子极性单体,10-20份活性稀释剂,0.1-2份链转移剂,0.5-1份热引发剂,0.5-1份光引发剂,0.6-1.8份的其他助剂。所得产品具有高透光率和低雾度等优点。但是其模量较高,抗蠕变性能不佳,在多次折叠后易产生不可逆的形变,从而导致粘接失效,
6、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3025240a提供了一种uv无溶剂型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50-95份的丙烯酸烷基脂,1-30份具有脂肪环状侧链的丙烯酸酯,1-30份具有极性环状侧链的丙烯酸酯,1-30份含极性基团的丙烯酸酯,0.01-5份多官能团丙烯酸酯,0.02-2.0份光引发剂。通过引入极性环状结构和非极性环状结构来进行分子设计,在控制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分子链段中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的相容性,从而可以提升光学透明胶膜的光学性能、耐高温高湿和及水煮发白特性,并且具有很好的油墨填充性能和易返工性。但是该专利无法有效应对多次折叠时产生的应力,因此其折叠性能欠缺,且其透光率只有92%,透光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传统光学压敏胶无法兼顾粘接性能和耐折叠性能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
3、本专利技术的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显示设备。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制备交联网络组分:将20~80份丙烯酸烷基酯单体、5~20份带羧基的丙烯酸单体、0.05~1份交联剂、0.1~2份热引发剂、90~240份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至70~75℃,在转速为70~80r/min的条件下反应6~8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出料,得到交联网络组分;
7、制备非交联网络组分:将20~80份丙烯酸烷基酯单体、5~20份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0.1~2份热引发剂、0.5~1份链转移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升温至70~75℃,在转速为70~80r/min的条件下反应6~8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出料,得到非交联网络组分;
8、制备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将20~40份交联网络组分,20~40份非交联网络组分以及1~40份极性小分子混合均匀后涂布在离型膜上,放入烘箱在60~80℃烘干,得到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
9、所述极性小分子为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醇、庚醇、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10、优选的,所述丙烯酸烷基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甲基丁酯、丙烯酸4-甲基-2-戊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11、优选的,所述带羧基的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羧乙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2、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乙酰丙酮铝、氮丙啶、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氨基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3、优选的,所述热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至少一种。
14、优选的,所述丙烯酸羟基酯类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15、优选的,所述链转移剂为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中的至少一种。
16、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丙酮、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正己烷、正庚烷、苯、甲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烷、甲基环己烷、无水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包括涂布在离型膜上的混合料;所述混合料包括20~40份交联网络组分,20~40份非交联网络组分以及1~40份极性小分子;
18、所述交联网络组分由20~80份丙烯酸烷基酯单体、5~20份带羧基的丙烯酸单体、0.05~1份交联剂、0.1~2份热引发剂、90~240份溶剂反应后制备得到;
19、所述非交联网络组分由20~80份丙烯酸烷基酯单体、5~20份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烷基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甲基丁酯、丙烯酸4-甲基-2-戊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羧基的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羧乙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乙酰丙酮铝、氮丙啶、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羟基酯类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酮、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正己烷、正庚烷、苯、甲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烷、甲基环己烷、无水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布在离型膜上的混合料;所述混合料包括20~40份交联网络组分,20~40份非交联网络组分以及1~40份极性小分子;
10.一种折叠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烷基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甲基丁酯、丙烯酸4-甲基-2-戊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羧基的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羧乙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半互穿双网络有机凝胶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乙酰丙酮铝、氮丙啶、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