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污水处理领域,好氧颗粒污泥因其沉降性能优异、污泥负荷高和生物活性强,成为废水处理中的重要技术之一,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法通过颗粒污泥的形成,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减少污泥膨胀和沉降性能差等问题。
2、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高效快速地培养高质量的好氧颗粒污泥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市政污水时,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较长,且颗粒稳定性不佳,影响处理效果。因此,针对污泥的高效颗粒化培养,特别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维持颗粒污泥的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
2、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并去除杂质和多余水分;
4、s2:将经过s1处理后的污泥加入反应器,并添加活性炭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a;
5、s3:向混合物a中加入预配制的营养液,并调整反应器的ph值,混合均匀后准备进入颗粒化诱导阶段;
6、s4:控制反应器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进行间歇性搅拌,以诱导污泥颗粒化,使污泥逐步形成颗粒结构;
7、s5:向初步颗粒结构中定期加入含ca2+和mg2+的溶液,继续搅拌以增强微生物聚合力和颗粒结构的稳定性;
8、s6:调整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并
9、s7:使用筛分装置将颗粒污泥与悬浮污泥分离,并收集符合粒径要求的颗粒污泥;
10、s8:对收集后的颗粒污泥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以得到最终的好氧颗粒污泥成品。
11、可选的,所述s1具体包括:
12、s11:将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通过机械压滤机进行初步脱水处理,使污泥含水率降低至60%-70%;
13、s12:将初步脱水后的污泥置于筛分设备中,去除粒径大于5mm的杂质和非有机物;
14、s13:对筛分后的污泥进行二次离心脱水处理,使污泥含水率降低至40%-50%;
15、s14:通过热风干燥装置将污泥进行低温干燥,使污泥的含水率降至20%-30%。
16、可选的,所述s2具体包括:
17、s21:将经过s1处理后的污泥通过输送设备均匀加入到反应器中,控制加入的污泥量,使其占反应器容积的40%-60%;
18、s22:按照污泥质量的1%-3%添加活性炭至反应器内;
19、s23:启动反应器内的搅拌装置,搅拌速度设置为50-100rpm,搅拌时间为20-30分钟,直至污泥与活性炭完全混合,形成混合物a。
20、可选的,所述预配制的营养液包括氮源、磷源和微量元素,其中氮源为硝酸铵,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选自硫酸锌、硫酸镁或氯化钠,具体按照氮磷比例10:1的质量比进行配制,微量元素按照总液量的0.1%-0.5%添加至营养液中,配制后的营养液温度控制在20℃-30℃。
21、可选的,所述s3具体包括:
22、s31:向混合物a中按照混合物质量的5%-10%加入预配制的营养液;
23、s32:启动反应器内的搅拌装置,搅拌速度控制在60-80rpm,搅拌时间为15-20分钟;
24、s33:使用酸碱调节剂将反应器内的ph值调节至6.5-8.0,完成后进入颗粒化诱导阶段。
25、可选的,所述s4具体包括:
26、s41:通过溶解氧监测装置控制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并将浓度范围控制在4-8mg/l;
27、s42:启动反应器中的搅拌装置,按照间歇性搅拌模式运行,搅拌时间为每次30-40分钟,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搅拌,保持搅拌速度在50-100rpm,直至污泥形成稳定的颗粒结构。
28、可选的,所述s5具体包括:
29、s51:向反应器内的初步颗粒结构每隔24-48小时添加一次ca2+和mg2+的混合溶液,所述溶液中ca2+与mg2+的质量比为2:1,ca2+浓度为50-100mg/l,mg2+浓度为25-50mg/l,添加量为反应器总液量的5%-10%;
30、s52:每次加入ca2+和mg2+溶液后,启动搅拌装置进行均匀搅拌,搅拌速度保持在50-80rpm,搅拌时间为30分钟,确保溶液均匀分布。
31、可选的,所述s6具体包括:
32、s61:通过调节进水流量和排水流量,控制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5-5.5小时,进水流量为0.5-1.0m3/h,排水流量为0.3-0.8m3/h;
33、s62:使用污泥浓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控制污泥浓度为6-8g/l,当浓度超过8g/l时,通过排泥系统每隔12小时排出约5%的污泥,当浓度低于6g/l时,通过进水系统增加污泥含量至目标范围;
34、s63:在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浓度达到设定标准后,继续进行好氧培养,曝气系统的曝气量控制在1.5-2.5l/min,维持颗粒污泥与悬浮污泥的混合状态。
35、可选的,所述s7具体包括:
36、s71:启动筛分装置,将颗粒污泥与悬浮污泥进行分离,筛分装置的筛孔尺寸设置为1-2mm;
37、s72:通过筛分装置的震动模式,使污泥均匀通过筛网,每次筛分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
38、s73:收集通过筛网的颗粒污泥,储存在预备的容器中备用。
39、可选的,所述s8具体包括:
40、s81:将收集到的颗粒污泥放入离心脱水装置中,设置转速为1500-2000rpm,持续脱水时间为15-30分钟,直至污泥含水率降至20%-30%;
41、s82:将脱水后的颗粒污泥转移至干燥设备中,干燥温度控制在60℃-80℃,干燥时间为2-4小时,直至污泥含水率降至5%-10%;
42、s83:将干燥后的颗粒污泥冷却至室温,并通过包装设备将其密封包装,以得到最终的好氧颗粒污泥成品。
4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44、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污泥颗粒化的培养过程,结合营养液的科学配比、溶解氧的精确控制以及ca2+和mg2+的定期添加,实现了污泥颗粒化的快速诱导与强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培养过程中简化了操作步骤,并通过合理的参数调控,显著缩短了污泥颗粒化的时间,提高了污泥的颗粒稳定性,使其更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45、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了分阶段的污泥处理方案,在污泥脱水、搅拌、颗粒化、筛分和脱水干燥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了有效控制,确保了每个步骤之间的衔接与一致性,使得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具有优良的粒径分布和较强的机械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颗粒污泥不稳定的问题,提升了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制的营养液包括氮源、磷源和微量元素,其中氮源为硝酸铵,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选自硫酸锌、硫酸镁或氯化钠,具体按照氮磷比例10:1的质量比进行配制,微量元素按照总液量的0.1%-0.5%添加至营养液中,配制后的营养液温度控制在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具体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具体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制的营养液包括氮源、磷源和微量元素,其中氮源为硝酸铵,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选自硫酸锌、硫酸镁或氯化钠,具体按照氮磷比例10:1的质量比进行配制,微量元素按照总液量的0.1%-0.5%添加至营养液中,配制后的营养液温度控制在2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马晶伟,陈积义,何秋来,吴未红,毕鹏,文宇鸿,张新锐,王湘,陈龙,孙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