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科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
技术介绍
1、在全膝关节翻修术中假体与骨床之间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根据骨缺损的病理生理条件(如机械性磨损、感染导致的骨溶解等)以及骨缺损的程度,对于骨缺损可以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案。对于缺损程度较轻的可以采用骨水泥填充、骨水泥联合螺钉栽桩、植骨等方法,对于缺损程度较大的就需要使用垫块、锥型补块、袖套等来填补骨缺损。其中当胫骨内侧骨缺损程度较大时,大多使用金属垫块对胫骨托盘与胫骨骨床之间的缺损进行填补。金属垫块的材质多为钛合金或者钴铬合金材质,均质的金属垫块可以为假体提供支撑。然而现有的金属垫块与植入部位骨组织的弹性模量差异较大,会出现应力屏蔽现象,导致假体周围骨吸收、塌陷、导致假体松动、移位等多种并发症。
2、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小垫块与植入部位骨组织的弹性模量差异,多采用均一孔隙率的垫块进行填补,可以降低弹性模量的差异并减缓应力屏蔽。但是经研究发现正常胫骨沿着皮质骨向髓腔方向弹性模量逐渐降低,沿胫骨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降低,均一孔隙率的垫块与骨床接触的不同区域弹性模量依旧存在差异,导致对应力屏蔽减缓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垫块与骨床接触的不同区域弹性模量相贴合,满足对假体支撑的同时,有效减缓应力屏蔽效应。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
3、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孔隙率范围为30%~85%。
4、优选的,所述主体的纵截面为矩形或楔形,当主体的纵截面为楔形时,所述楔形的角度范围为16°~26°,主体的厚度由皮质骨向骨髓腔方向逐渐减小。
5、优选的,所述主体为仿松质骨骨小梁结构,所述松质骨骨小梁结构通过立方体单胞周期性排布构建孔隙化结构。
6、优选的,所述主体的材质为钛合金或钽金属,当所述主体的材质为钛合金时,其孔径范围为0.1mm~0.4mm,其材质为钽金属时,孔径范围为0.4mm~0.6mm。
7、优选的,所述胫骨托盘靠近胫骨骨床的一侧固设有延长杆,且与胫骨托盘相互垂直,所述延长杆插入胫骨骨床中且与其固定连接,主体靠近延长杆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延长杆抵接。
8、优选的,所述延长杆的外侧固设有多个翼板,且分别与延长杆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主体位于弧形凹槽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翼板嵌入凹槽中且与其配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主体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延长杆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两个通孔分别位于矩形槽的两侧,通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以使螺纹紧固件与通孔中的螺纹配合连接,螺纹紧固件穿过通孔与胫骨托盘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10、优选的,还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实心结构,支撑体沿主体的轮廓环绕固定在其外侧,支撑体分别环绕固定在每个所述通孔的内壁上,且与主体的两侧平齐,所述螺纹设置在通孔中支撑体的内侧。
11、优选的,所述主体与胫骨骨床接触的表面设有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抗菌涂层和促血管生长因子涂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通过将主体设置在胫骨托盘与胫骨骨床之间的骨缺损区域中,实现主体对骨缺损进行填充,从而对胫骨托盘进行支撑,再利用主体的孔隙率由胫骨托盘向骨床方向呈梯度递增以及由皮质骨向骨髓腔方向呈梯度递增,使得垫块的孔隙率双向梯度变化,双向梯度孔隙率实现弹性模量自适应的多孔结构,实现垫块与骨床接触的不同区域弹性模量相贴合,满足对假体支撑的同时,有效减缓应力屏蔽效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为多孔结构,主体(11)沿胫骨长度方向的孔隙率由胫骨托盘(3)向骨床方向呈梯度递增,主体(11)沿胫骨径向方向的孔隙率由皮质骨向骨髓腔方向呈梯度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孔隙率范围为3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纵截面为矩形或楔形,当主体(11)的纵截面为楔形时,所述楔形的角度范围为16°~26°,主体(11)的厚度由皮质骨向骨髓腔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为仿松质骨骨小梁结构,所述松质骨骨小梁结构通过立方体单胞周期性排布构建孔隙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材质为钛合金或钽金属,当所述主体(11)的材质为钛合金时,其孔径范围为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托盘(3)靠近胫骨(4)骨床的一侧固设有延长杆,且与胫骨托盘(3)相互垂直,所述延长杆插入胫骨(4)骨床中且与其固定连接,主体(11)靠近延长杆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延长杆抵接。
7.根据权利要6求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的外侧固设有多个翼板,且分别与延长杆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主体(11)位于弧形凹槽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翼板嵌入凹槽中且与其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中心线与延长杆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两个通孔(12)分别位于矩形槽的两侧,通孔(12)的内壁上设有螺纹,以使螺纹紧固件与通孔(12)中的螺纹配合连接,螺纹紧固件穿过通孔(12)与胫骨托盘(3)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体(13),所述支撑体(13)为实心结构,支撑体(13)沿主体(11)的轮廓环绕固定在其外侧,支撑体(13)分别环绕固定在每个所述通孔(12)的内壁上,且与主体(11)的两侧平齐,所述螺纹设置在通孔(12)中支撑体(13)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与胫骨(4)骨床接触的表面设有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抗菌涂层和促血管生长因子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为多孔结构,主体(11)沿胫骨长度方向的孔隙率由胫骨托盘(3)向骨床方向呈梯度递增,主体(11)沿胫骨径向方向的孔隙率由皮质骨向骨髓腔方向呈梯度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孔隙率范围为3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纵截面为矩形或楔形,当主体(11)的纵截面为楔形时,所述楔形的角度范围为16°~26°,主体(11)的厚度由皮质骨向骨髓腔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为仿松质骨骨小梁结构,所述松质骨骨小梁结构通过立方体单胞周期性排布构建孔隙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材质为钛合金或钽金属,当所述主体(11)的材质为钛合金时,其孔径范围为0.1mm~0.4mm,其材质为钽金属时,孔径范围为0.4mm~0.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托盘(3)靠近胫骨(4)骨床的一侧固设有延长杆,且与胫骨托盘(3)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辉,张静,董天琦,陈瑱贤,张维杰,王海波,姚舒馨,包焕利,马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