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管模具更换,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
技术介绍
1、在当今工业化进程中,不锈钢通风管模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如商业大楼、酒店、医院等,为了保证通风管模具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生产企业需要频繁更换通风管模具,然而,传统的模具更换放置架存在诸多问题,如操作不方便等。
2、目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在对通风管模具移动时还需要人工推动通风管模具,导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更换放置架对通风管模具转动较为不方便,导致更换放置架的工作效率较低。
3、对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板,两个所述放置板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一个通风管模具,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推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四个固定板,四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与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杆。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的输出
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部与两个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皮带轮。
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部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转动杆。
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部与两个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外部均与两个通风管模具的外部相搭接。
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均与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电机呈对称分布。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在固定架的内部进行转动。
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外部均与两个固定架的内部转动连接。
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转轴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四个所述连接块呈对称分布。
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电机,两个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旋转轴。
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均与两个连接块的内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轴在连接块的内部进行转动,使得旋转轴带动转动辊进行转动。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推动组件,通过推动组件可以自动推动通风管模具进行移动,无需人工推动通风管模具移动,解决了更换放置架在对通风管模具移动时还需要人工推动通风管模具的问题,有利于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设置有转动组件,在需要对通风管模具转动时,通过转动组件可以对通风管模具进行转动,解决了更换放置架对通风管模具转动不方便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更换放置架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101),两个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102),两个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板(103),两个所述放置板(103)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一个通风管模具(104),两个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推动组件(2),两个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组件(3),所述推动组件(2)包括四个固定板(201),四个所述固定板(201)的一侧均与固定架(101)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机(202),所述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杆(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03)的外部与两个固定板(20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皮带轮(204)。
4.根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206)的外部与两个固定板(20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3)和第二转动杆(206)的外部均与两个通风管模具(104)的外部相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两个第二电机(301),两个所述第二电机(301)的一侧均与固定架(101)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电机(301)呈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电机(30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轴(302),两个所述转轴(302)的外部均与两个固定架(101)的内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轴(302)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303),四个所述连接块(303)呈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块(30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电机(304),两个所述第三电机(30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旋转轴(3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转轴(305)的外部均与两个连接块(303)的内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旋转轴(305)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辊(3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101),两个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102),两个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板(103),两个所述放置板(103)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一个通风管模具(104),两个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推动组件(2),两个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组件(3),所述推动组件(2)包括四个固定板(201),四个所述固定板(201)的一侧均与固定架(101)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机(202),所述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杆(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03)的外部与两个固定板(20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皮带轮(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换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204)的外部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皮带轮(205),所述第二皮带轮(2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转动杆(2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通风管模具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张兰,许玥颖,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广源通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