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涉及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1、与常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因其自身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的特点而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超高层民用建筑和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作为承重体系,在钢结构承重体系中,为了提高钢结构的承载能力,保证钢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会在大跨度钢梁上焊接或螺栓连接大量的钢桁架,施工安装钢桁架就需要用到高空操作平台,高空操作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方便设备装配与焊接的一种专用工艺装备,在模板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桥梁工程中有着广泛运用。
2、目前使用较多的高空操作平台根据其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式脚手架操作平台和可移动式独立升降支撑操作平台,这两类常见的钢结构施工操作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3、采用固定式的脚手架操作平台时,需要现用现搭,整个搭设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搭设后的操作平台不能移动,不能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进行灵活转移。
4、采用可移动式的独立升降支撑操作平台时,在缺少稳定支撑结构和额外配重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作业容易出现重心不稳甚至倾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可移动的独立升降操作平台施工需要较大的作业平面,不利于工人进行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解决了现有移动式操作平台容易出现重心不稳甚至倾覆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
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倒钩,所述倒钩与钢梁远离u型卡槽一侧的翼缘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拉杆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螺栓孔,所述定位螺栓安装于定位螺栓孔中。
4、进一步地,所述倒钩中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与倒钩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钢梁远离u型卡槽一侧的翼缘板相接触;所述u型卡槽中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与u型卡槽侧壁转动连接,主动轮与钢梁的翼缘板相接触。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轴贯穿u型卡槽的侧壁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承重框架还包括次梁,所述次梁与主梁之间垂直设置,且主梁的数量为两根,所述两根主梁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光圆钢筋,所述光圆钢筋与次梁平行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次梁的数量为三根;所述两根主梁上各设有三个条形连接孔和多个圆形连接孔,所述条形连接孔用于主梁和次梁之间的连接,圆形连接孔用于光圆钢筋与主梁的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与底部承重框架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其中防护门的旋转范围在0~90o之间;所述合页采用铜质的轴承合页。
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分布在底部承重框架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防护门的两侧之间各通过对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对拉杆与防护门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承重框架上平铺有一层钢板。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技术的底部框架沿水平方向悬挑安装在钢梁翼缘板上,能够承担整个操作平台及施工人员的自重;可折叠防护围栏通过合页安装在底部框架上,能够在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方便操作平台运输、安装、收纳。
13、本技术提供的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结构简单、操作性强、安全系数高,能精准高效的辅助施工人员完成钢梁高强螺栓的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包括防护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1)与底部承重框架铰接,且防护门(11)位于底部承重框架上方;所述底部承重框架下方设置有定位拉杆(2);所述定位拉杆(2)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钢梁(1)上,另一端与底部承重框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所述底部承重框架包括主梁(13),所述主梁(13)一端均设有U型卡槽(8),所述U型卡槽(8)滑动连接在钢梁(1)的翼缘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拉杆(2)的一端设置有倒钩(23),所述倒钩(23)与钢梁(1)远离U型卡槽(8)一侧的翼缘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拉杆(2)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螺栓孔(24),所述定位螺栓安装于定位螺栓孔(2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23)中设置有从动轮(21),从动轮(21)通过第二传动轴(22)与倒钩(23)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21)与钢梁(1)远离U型卡槽(8)一侧的翼缘板相接触;所述U型卡槽(8)中设置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通过第一传动轴(9)与U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9)贯穿U型卡槽(8)的侧壁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重框架还包括次梁(7),所述次梁(7)与主梁(13)之间垂直设置,且主梁(13)的数量为两根,所述两根主梁(13)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光圆钢筋(10),所述光圆钢筋(10)与次梁(7)平行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7)的数量为三根;所述两根主梁(13)上各设有三个条形连接孔和多个圆形连接孔,所述条形连接孔用于主梁(13)和次梁(7)之间的连接,圆形连接孔用于光圆钢筋(10)与主梁(13)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1)与底部承重框架之间通过合页(5)铰接,其中防护门的旋转范围在0~90o之间;所述合页(5)采用铜质的轴承合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分布在底部承重框架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防护门(11)的两侧之间各通过对拉杆(3)固定连接;所述对拉杆(3)与防护门(11)之间通过连接螺栓(6)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重框架上平铺有一层钢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包括防护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1)与底部承重框架铰接,且防护门(11)位于底部承重框架上方;所述底部承重框架下方设置有定位拉杆(2);所述定位拉杆(2)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钢梁(1)上,另一端与底部承重框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所述底部承重框架包括主梁(13),所述主梁(13)一端均设有u型卡槽(8),所述u型卡槽(8)滑动连接在钢梁(1)的翼缘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拉杆(2)的一端设置有倒钩(23),所述倒钩(23)与钢梁(1)远离u型卡槽(8)一侧的翼缘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拉杆(2)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螺栓孔(24),所述定位螺栓安装于定位螺栓孔(2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23)中设置有从动轮(21),从动轮(21)通过第二传动轴(22)与倒钩(23)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21)与钢梁(1)远离u型卡槽(8)一侧的翼缘板相接触;所述u型卡槽(8)中设置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通过第一传动轴(9)与u型卡槽(8)转动连接,主动轮(12)与钢梁(1)的翼缘板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挑式钢梁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9)贯穿u型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双星,陈彬,赖江明,韩聪聪,夏伟,林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南方建投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