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厂房消防安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
技术介绍
1、主厂房的建筑高度超过24m,属于高层建筑。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中的要求,针对主厂房的消防救援设计,需要设置救援口和消防登高场地两部分内容。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规范中的要求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因此提出了一种更为合理的消防救援解决方案。
2、在实际火灾事故中,大部分建筑的火灾在消防队到达时均已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从楼梯间进入有时难以直接接近火源,但灭火时只有将灭火剂直接作用于火源或燃烧的可燃物,才能有效灭火。因此,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救援口间距不宜大于20m。
3、对于高层建筑,救援时需要借助消防登高车举高才能进入这些救援口,因此需要设计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同时要求救援口的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规定主厂房应至少在固定端和扩建端各布置一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在汽机房长边墙外侧每两台机组之间应布置一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4、汽机房部分虽然屋面高度超过24m,属于高层建筑,但是该车间实际只有三层,最高层的建筑标高一般在20m以内,消防人员完全可以用普通消防车或者登高梯从进入汽机房三个外立面上的救援窗口,而不需要使用消防登高车。救援窗口的间距也完全可以控制在20m以内。
5、煤仓间的层数较多
6、为此,设计一种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缩短救援路程,方便救援操作,从而提高整体的救援效率的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
2、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包括主厂房结构本体,该主厂房结构本体包括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和集控楼,所述汽机房、除氧间和煤仓间之间呈前后紧密排布,在煤仓间远离汽机房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锅炉房,在两个锅炉房之间设置有集控楼,所述汽机房、除氧间和煤仓间的短边两侧以及汽机房远离煤仓间的一侧位置均设置有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并在汽机房远离煤仓间一侧靠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女儿墙墙体顶部设置有消防救援口标志。
3、作为优选:所述煤仓间的高度高于汽机房的高度,在煤仓间上设置有多个带有消防救援口标志的救援窗口,两个相邻的救援窗口之间的间距小于20米,救援窗口与煤仓间的同层室内地面之间的高度差小于1.2米。
4、作为优选:所述救援窗口的外侧还设置有辅助救援装置,用于解决煤仓间救援窗口和汽机房屋面之间的高度差问题,方便消防人员达到救援窗口。
5、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救援装置为钢梯,钢梯与地面的之间的角度不大于45度,并在钢梯的钢梯梯梁、梯柱和踏步的外表面上均涂刷有防火材料。
6、作为优选:所述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附近设置消防池,用于方便消防车进行取水。
7、作为优选:所述主厂房结构本体内的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和集控楼均安装有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为烟雾报警器和温度报警器。
8、本技术所设计的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考虑让消防人员利用汽机房长边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借由登高车到达汽机房屋面后,通过汽机房屋面到达煤仓间长边的救援口进行救援。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汽机房长边墙外侧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增加了主厂房煤仓间部分的救援口数量,缩短救援路程,方便救援操作,从而提高整体的救援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包括主厂房结构本体,该主厂房结构本体包括汽机房(1)、除氧间(2)、煤仓间(3)、锅炉房(4)和集控楼(5),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机房(1)、除氧间(2)和煤仓间(3)之间呈前后紧密排布,在煤仓间(3)远离汽机房(1)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锅炉房(4),在两个锅炉房(4)之间设置有集控楼(5),所述汽机房(1)、除氧间(2)和煤仓间(3)的短边两侧以及汽机房(1)远离煤仓间(3)的一侧位置均设置有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10),并在汽机房(1)远离煤仓间(3)一侧靠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10)的女儿墙(9)墙体顶部设置有消防救援口标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间(3)的高度高于汽机房(1)的高度,在煤仓间(3)上设置有多个带有消防救援口标志的救援窗口(7),两个相邻的救援窗口(7)之间的间距小于20米,救援窗口(7)与煤仓间(3)的同层室内地面之间的高度差小于1.2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救援装置为钢梯(8),钢梯(8)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不大于45度,并在钢梯(8)的钢梯梯梁、梯柱和踏步的外表面上均涂刷有防火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10)附近设置消防池(11),用于方便消防车进行取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厂房结构本体内的汽机房(1)、除氧间(2)、煤仓间(3)、锅炉房(4)和集控楼(5)均安装有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为烟雾报警器和温度报警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包括主厂房结构本体,该主厂房结构本体包括汽机房(1)、除氧间(2)、煤仓间(3)、锅炉房(4)和集控楼(5),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机房(1)、除氧间(2)和煤仓间(3)之间呈前后紧密排布,在煤仓间(3)远离汽机房(1)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锅炉房(4),在两个锅炉房(4)之间设置有集控楼(5),所述汽机房(1)、除氧间(2)和煤仓间(3)的短边两侧以及汽机房(1)远离煤仓间(3)的一侧位置均设置有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10),并在汽机房(1)远离煤仓间(3)一侧靠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10)的女儿墙(9)墙体顶部设置有消防救援口标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便消防救援的前煤仓主厂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间(3)的高度高于汽机房(1)的高度,在煤仓间(3)上设置有多个带有消防救援口标志的救援窗口(7),两个相邻的救援窗口(7)之间的间距小于20米,救援窗口(7)与煤仓间(3)的同层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音,饶晓晓,顾澎,龚健,张骏,陈辉,卜桦,金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