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辅食机器,尤其涉及一种辅食机。
技术介绍
1、辅食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制作宝宝辅食的电器。辅食机的蒸、煮等功能可以轻松地煮熟食物,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对于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肉类、鱼等,使用辅食机可以将其煮熟并打成肉泥,方便宝宝食用。此外,辅食机还可以将蔬菜、水果等打成泥状,方便宝宝消化吸收。另外,辅食机的搅拌功能可以将食物搅拌均匀,让宝宝更好地消化吸收。对于一些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使用辅食机可以将食物搅拌细腻,避免宝宝因为咀嚼不完全而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2、辅食机的结构按照功能可划分为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两部分,其中,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之间为两个独立的模块组合使用,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之间通常采用插针式耦合器实现两者之间同步供电以及数据交互,但采用插针式耦合器,其接头容易藏水,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以及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辅食机出现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辅食机。
2、本申请提供一种辅食机,所述辅食机包括: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和光耦组件,其中,
3、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搅拌组件、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电池、所述驱动电机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形成的安装腔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搅拌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和加热内胆,所述加热内胆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二控制面板和控制主板,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耦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两组,至少一组所述光耦组件用于所述控制主板向所述第一控制面板主动通信,至少一组所述光耦组件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向所述控制主板主动通信。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光耦组件发射端和所述光耦组件的接收端,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上,另外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所述光耦组件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壳体开口处的水平高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限位部上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光耦组件可插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光耦组件与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隙可通过密封圈或打胶的形式进行密封。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刀头和搅拌杯,所述第一壳体盖设在所述搅拌杯上的开口上,所述刀头安装在所述搅拌杯形成的搅拌腔内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杯或所述第一壳体盖设在所述加热内胆的开口上,所述搅拌杯插入所述加热内胆形成的加热腔内,所述搅拌杯开设有蒸汽孔,所述加热腔通过所述蒸汽孔与所述搅拌腔连通,所述光耦组件均分布在所述加热腔的外围和所述搅拌腔的外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形成有所述安装腔,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的表面上,所述外筒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搅拌杯设有开口的一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与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发生卡接,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所述光耦组件分布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内胆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翻边,所述搅拌杯表面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靠在所述环形翻边上以支撑所述搅拌杯,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环形翻边抵靠在所述环形翻边上,所述连接环的横截面呈弧形,且所述连接环自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向所述加热内胆的方向延伸,所述外筒靠近所述搅拌杯一端的形状与所述连接环相匹配,所述外筒至少部分夹设在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搅拌杯之间。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杯体包括杯体和转接环,所述转接环套设在所述杯体的表面上,所述转接环与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卡接,所述转接环上开设有所述蒸汽孔,所述加热腔、所述蒸汽孔、所述环形凹槽和所述搅拌腔依次连通,所述转接环部分夹设在所述杯体与所述加热内胆之间。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耦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发射端,所述光敏二极管为接收端,所述光敏二极管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相对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池为可充电锂电池,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供所述电池充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组件(40)的数量不少于两组,至少一组所述光耦组件(40)用于所述控制主板向所述第一控制面板主动通信,至少一组所述光耦组件(40)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向所述控制主板主动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03),所述第二壳体(21)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03)相适配的限位部(212),所述限位部(21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凹槽(103)内,所述光耦组件(40)发射端和所述光耦组件(40)的接收端,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限位部(212)上,另外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1)上的所述光耦组件(40)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壳体(21)开口处的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12)包括刀头(121)和搅拌杯(122),所述第一壳体(11)盖设在所述搅拌杯(122)上的开口上,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外筒(111)和内筒(112),所述内筒(112)形成有所述安装腔(101),所述外筒(111)套设在所述内筒(112)的表面上,所述外筒(111)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02),所述搅拌杯(122)设有开口的一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102)内并与所述环形凹槽(102)的侧壁发生卡接,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1)上的所述光耦组件(40)分布在所述环形凹槽(102)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内胆(22)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翻边(221),所述搅拌杯(122)表面设置有抵接部(12221),所述抵接部(12221)抵靠在所述环形翻边(221)上以支撑所述搅拌杯(122),所述第二壳体(21)的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环(211),所述环形翻边(221)抵靠在所述环形翻边(221)上,所述连接环(211)的横截面呈弧形,且所述连接环(211)自所述第二壳体(21)内壁向所述加热内胆(22)的方向延伸,所述外筒(111)靠近所述搅拌杯(122)一端的形状与所述连接环(211)相匹配,所述外筒(111)至少部分夹设在所述连接环(211)与所述搅拌杯(12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杯(122)体包括杯体(1221)和转接环(1222),所述转接环(1222)套设在所述杯体(1221)的表面上,所述转接环(1222)与所述环形凹槽(102)的侧壁卡接,所述转接环(1222)上开设有所述蒸汽孔(105),所述加热腔(201)、所述蒸汽孔(105)、所述环形凹槽(102)和所述搅拌腔(106)依次连通,所述转接环(1222)部分夹设在所述杯体(1221)与所述加热内胆(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组件(40)包括发光二极管(41)和光敏二极管(42),所述发光二极管(41)为发射端,所述光敏二极管(42)为接收端,所述光敏二极管(42)与所述发光二极管(41)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池(13)为可充电锂电池(13),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供所述电池(13)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组件(40)的数量不少于两组,至少一组所述光耦组件(40)用于所述控制主板向所述第一控制面板主动通信,至少一组所述光耦组件(40)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向所述控制主板主动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03),所述第二壳体(21)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03)相适配的限位部(212),所述限位部(21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凹槽(103)内,所述光耦组件(40)发射端和所述光耦组件(40)的接收端,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限位部(212)上,另外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1)上的所述光耦组件(40)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壳体(21)开口处的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12)包括刀头(121)和搅拌杯(122),所述第一壳体(11)盖设在所述搅拌杯(122)上的开口上,所述刀头(121)安装在所述搅拌杯(122)形成的搅拌腔(106)内并与所述驱动电机(14)的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杯(122)或所述第一壳体(11)盖设在所述加热内胆(22)的开口上,所述搅拌杯(122)插入所述加热内胆(22)形成的加热腔(201)内,所述搅拌杯(122)开设有蒸汽孔(105),所述加热腔(201)通过所述蒸汽孔(105)与所述搅拌腔(106)连通,所述光耦组件(40)均分布在所述加热腔(201)的外围和所述搅拌腔(106)的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外筒(111)和内筒(112),所述内筒(112)形成有所述安装腔(101),所述外筒(111)套设在所述内筒(112)的表面上,所述外筒(111)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02),所述搅拌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杨勇,杨尚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贝蛙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