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装置,具体为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用模板支撑装置对模板进行支撑,方便混凝土浇灌;现有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公告号:cn215631680u)在使用中具有以下缺点:
2、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可调节角度的支撑板对模板进行支撑,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板的尺寸固定,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模板进行支撑时,由于其尺寸固定不便于调节,实用性相对较低,为此本专利提出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壳,支撑架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盘,连接盘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架,转动架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架,转动架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架,移动架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内插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限位板,固定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限位板的底端转动连接,转动架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转动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转动架后与第二丝杆相固定,第二丝杆的外壁螺接有连接套,连接
3、所述移动架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滑动杆,转动架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件,滑动杆滑动连接在固定件内。
4、所述连接盘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连接盘后与转动架相固定。
5、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座,固定架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座,气缸与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
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架和连接壳之间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壁螺接有移动杆,支撑架和连接壳之间固定有限位杆,移动杆贯穿滑动连接在限位杆的外壁,移动杆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贯穿连接壳后与连接盘的底端相固定,第一丝杆的外壁固定有蜗轮,连接壳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连接壳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壳后与蜗杆相固定。
7、所述连接壳的一端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气缸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该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带动连接套移动,连接套移动带动移动架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限位板移动,调节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对模板进行支撑,方便对更多尺寸的模板进行支撑,实用性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壳(2),支撑架(1)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盘(4),连接盘(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架(5),转动架(5)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架(6),转动架(5)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架(7),移动架(6)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限位板(8),第一限位板(8)内插接有滑动板(10),滑动板(10)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限位板(9),固定架(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气缸(16),气缸(16)的输出端与第二限位板(9)的底端转动连接,转动架(5)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3),转动架(5)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转动架(5)后与第二丝杆(13)相固定,第二丝杆(13)的外壁螺接有连接套(12),连接套(12)与连接槽的两端内壁相接触,连接套(12)贯穿转动架(5)的另一侧与移动架(6)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4)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贯穿连接盘(4)后与转动架(5)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9)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座(15),固定架(7)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座,气缸(16)与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气缸(16)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座(15)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和连接壳(2)之间的第一丝杆(303),第一丝杆(303)的外壁螺接有移动杆,支撑架(1)和连接壳(2)之间固定有限位杆(305),移动杆贯穿滑动连接在限位杆(305)的外壁,移动杆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304),支撑杆(304)贯穿连接壳(2)后与连接盘(4)的底端相固定,第一丝杆(303)的外壁固定有蜗轮(302),连接壳(2)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301),蜗杆(301)与蜗轮(302)相啮合,连接壳(2)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壳(2)后与蜗杆(301)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2)的一端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9)、第三电机和气缸(16)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壳(2),支撑架(1)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盘(4),连接盘(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架(5),转动架(5)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架(6),转动架(5)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架(7),移动架(6)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限位板(8),第一限位板(8)内插接有滑动板(10),滑动板(10)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限位板(9),固定架(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气缸(16),气缸(16)的输出端与第二限位板(9)的底端转动连接,转动架(5)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3),转动架(5)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转动架(5)后与第二丝杆(13)相固定,第二丝杆(13)的外壁螺接有连接套(12),连接套(12)与连接槽的两端内壁相接触,连接套(12)贯穿转动架(5)的另一侧与移动架(6)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6)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滑动杆(18),转动架(5)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件(17),滑动杆(18)滑动连接在固定件(1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