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尤其涉及一种防震地基。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行业技术的发展,针对光刻设备需要更高的曝光精度的要求,这就要求对设备的振动水平进行较好的控制。以往都是对设备内部进行减振,但是无法消除全部的振动,导致曝光精度受限,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源头消除震动的防震地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半导体的减震设计多设计在设备内部,这种设计无法消除全部震动,导致曝光精度受限。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震地基,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设置在底板上方,所述顶板四个底角均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底板四个顶角靠近第一支撑杆也对应安装四根第二支撑杆,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还设有加强筋斜梁,所述加强筋斜梁呈斜向设置,且顶部通过设置消能梁和顶板相连接,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多个减震板。
3、可选的,所述减震板包括减震板底部、减震板顶部和承压部,所述减震板底部宽度与厚度均大于减震板顶部,且二者背部均贴合在底板底部,所述承压部位于减震板底部最低点。
4、可选的,所述减震板采用弹性减震材质。
5、可选的,所述承压部底部覆盖有橡胶垫片。
6、可选的,所述加强筋斜梁和消能梁设计成y字型。
7、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减震垫块。
8、可选的,所述底板内开设多个线性排列的疏水管道,所述疏水管道的进水孔位于底板顶部,所述疏水管道的排水孔位于底板外周边框上
9、可选的,所述疏水管道内部设有滤网。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技术中,通过配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增强了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加强筋斜梁与消能梁共同构成一个y字型的标准消能梁端,这种设计有效地吸收震动,与此同时,底部的多个减震板协同工作,将震动在地面源头消散,从而显著提升了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12、2、本技术中,在底板下方减震板被成对地反向设置,形成对称布局,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有益于提升抗震能力,此外,这些减震板采用水滴形状设计,不仅有效地吸收和分散震动能量,而且在水流作用下,能有效引导流体,从而进一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地基,包括顶板(1)和底板(2),所述顶板(1)设置在底板(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四个底角均设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底板(2)四个顶角靠近第一支撑杆(3)也对应安装四根第二支撑杆(4),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还设有加强筋斜梁(6),所述加强筋斜梁(6)呈斜向设置,且顶部通过设置消能梁(12)和顶板(1)相连接,所述底板(2)下方设有多个减震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9)包括减震板底部(91)、减震板顶部(92)和承压部(93),所述减震板底部(91)宽度与厚度均大于减震板顶部(92),且二者背部均贴合在底板(2)底部,所述承压部(93)位于减震板底部(91)最低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9)采用弹性减震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93)底部覆盖有橡胶垫片(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斜梁(6)和消能梁(12)设计成Y字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地基,包括顶板(1)和底板(2),所述顶板(1)设置在底板(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四个底角均设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底板(2)四个顶角靠近第一支撑杆(3)也对应安装四根第二支撑杆(4),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还设有加强筋斜梁(6),所述加强筋斜梁(6)呈斜向设置,且顶部通过设置消能梁(12)和顶板(1)相连接,所述底板(2)下方设有多个减震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9)包括减震板底部(91)、减震板顶部(92)和承压部(93),所述减震板底部(91)宽度与厚度均大于减震板顶部(92),且二者背部均贴合在底板(2)底部,所述承压部(93)位于减震板底部(91)最低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厚海,王野,王印勋,肖博翰,闵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芯东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