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用连接线束及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车用连接线束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921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连接线束及车辆,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该车用连接线束包括由FFC或FPC构成的扁平主线,所述扁平主线的部分区域被分割为多个扁平支线,多个所述扁平支线向所述扁平主线一侧翻折,多个扁平线束一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内电器组件连接的连接器,另一端与所述扁平支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车用连接线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顶内饰上的线路难以布线,且线束重量大,涂胶量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连接线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汽车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整车中的作用是将电气系统的电源信号或数据信号进行传递或交换,实现电气系统的功能及要求。由于汽车的使用环境苛刻,对线束的耐温、耐、耐油、抗干扰要求较高,汽车线束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圆形绝缘管聚氣乙烯内,线束组装用粘性塑料胶带包裹。目前汽车功能在不断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汽车上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汽车线束需适应车辆多功能化和用户需求多样化,则车身布线庞大且加工组装工艺复杂,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车上占用空间也逐渐扩大,科技在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诞生,未来的汽车线束发展必然需要更加轻量化、模块化,从而更适用于新型能源汽车的内部线路网。

2、现有的线束主要采用常规的导线进行布设,且存在装配到车顶内饰上状况。而随着功能的增多,线束直径越来越大,对车顶内饰与钣金间的间隙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不利于线束通过的。且为了确保线束与顶内饰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导致异响,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全路径打胶的方式,这使得车顶克重增加明显,也不利于气味散去。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连接线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顶内饰上的线路难以布线,且线束重量大,涂胶量多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用连接线束,包括由ffc或fpc构成的扁平主线,所述扁平主线的部分区域被分割为多个扁平支线,多个所述扁平支线向所述扁平主线一侧翻折,多个扁平线束一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内电器组件连接的连接器,另一端与所述扁平支线连接。

3、上述车用连接线束,通过将ffc或fpc构成的扁平主线替换现有技术中的圆形线束,使得车用连接线束在,车顶内饰顶部所需的走线空间更小,更便于线束的走线分布,具体的,通过扁平主线将车顶内饰各个电器所需的线路进行汇聚,走线,再至各个电器对应位置时,由扁平主线进行分割成多个扁平支线向对应电器位置进行走线,再至对应电器位置时,由扁平支线延伸出多个扁平线束,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器,与电器上的不同端口连接,进而实现车用线束的走线分布以及连接。相对应圆形线束,需要大面积布胶以使胶水覆盖住圆形线束下半圆的面积,保证圆形线束与连接处的连接面积和连接强度,采用扁平线束可以很好更具需求来调整胶水量,进而使得用胶量更少,重量更低,且使用定制化胶带也可以控制用胶量,使得胶水味道很容易散去,进而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车内的气味属性。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顶内饰上的线路难以布线,且线束重量大,涂胶量多的问题。

4、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用连接线束,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5、优选地,所述扁平主线、所述扁平支线以及所述扁平线束靠近所述汽车一侧设有粘连件,以使所述扁平主线、所述扁平支线以及所述扁平线束固定在所述汽车上。

6、优选地,所述扁平主线与所述扁平支线的连接处以及扁平支线与所述扁平线束的连接处设有防护件。

7、优选地,所述防护件包括矩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相对两端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靠近任一所述通槽一侧设有多个隔板以将靠近所述隔板一侧的所述通槽分割成多个开口。

8、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通槽相邻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靠近所述隔板一端,所述凹槽、所述通槽、所述开口和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通一进口的多个通道,多个所述通道体积一致。

9、优选地,部分所述扁平主线向一侧翻折构成所述扁平支线,所述扁平支线与所述扁平主线部分重叠。

10、优选地,所述扁平线束与所述扁平支线错位且垂直连接。

11、优选地,每一所述扁平线束靠近所述扁平支线一侧设有保险丝,所述保险丝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扁平线束和所述扁平支线。

12、优选地,所述车用连接线束包括多个所述扁平主线,多个所述扁平主线上下叠放设置,且相邻所述扁平主线之间设有所述黏连件。

13、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和车顶,所述车顶顶板向内凹陷有与所述连接线束适配的沉槽,以使所述连接线束通过所述沉槽在所述车顶上走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FFC或FPC构成的扁平主线,所述扁平主线的部分区域被分割为多个扁平支线,多个所述扁平支线向所述扁平主线一侧翻折,多个扁平线束一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内电器组件连接的连接器,另一端与所述扁平支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主线、所述扁平支线以及所述扁平线束靠近所述汽车一侧设有粘连件,以使所述扁平主线、所述扁平支线以及所述扁平线束固定在所述汽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主线与所述扁平支线的连接处以及扁平支线与所述扁平线束的连接处设有防护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矩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相对两端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靠近任一所述通槽一侧设有多个隔板以将靠近所述隔板一侧的所述通槽分割成多个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通槽相邻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靠近所述隔板一端,所述凹槽、所述通槽、所述开口和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通一进口的多个通道,多个所述通道体积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扁平主线向一侧翻折构成所述扁平支线,所述扁平支线与所述扁平主线部分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束与所述扁平支线错位且垂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扁平线束靠近所述扁平支线一侧设有保险丝,所述保险丝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扁平线束和所述扁平支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连接线束包括多个所述扁平主线,多个所述扁平主线上下叠放设置,且相邻所述扁平主线之间设有所述黏连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和车顶,所述车顶顶板向内凹陷有与所述连接线束适配的沉槽,以使所述连接线束通过所述沉槽在所述车顶上走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ffc或fpc构成的扁平主线,所述扁平主线的部分区域被分割为多个扁平支线,多个所述扁平支线向所述扁平主线一侧翻折,多个扁平线束一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内电器组件连接的连接器,另一端与所述扁平支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主线、所述扁平支线以及所述扁平线束靠近所述汽车一侧设有粘连件,以使所述扁平主线、所述扁平支线以及所述扁平线束固定在所述汽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主线与所述扁平支线的连接处以及扁平支线与所述扁平线束的连接处设有防护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矩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相对两端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靠近任一所述通槽一侧设有多个隔板以将靠近所述隔板一侧的所述通槽分割成多个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通槽相邻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义彬涂丽红刘钦袁文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