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813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包括长边、过渡斜边和圆弧边;在大拉杆腹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数个风振扰流孔,且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均为由两个长边、两个圆弧边以及四个过渡斜边围成的梭形;两个长边均上下间隔水平平行对齐设置,且分别沿大拉杆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圆弧边均对称设置在对应长边左右两侧,并确保其圆心与两个长边之间的间距中心共直线设置;两个圆弧边的内弧面均朝对应长边方向设置,且其直径均小于对应两个长边之间的间距;两个圆弧边的圆心之间间距均大于对应长边长度,且且每一所述长边的两端分别通过过渡斜边与对应所述圆弧边的对应端相连,进而围成一梭形。本技术降低结构突变,力流传递变得平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海洋、内河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对能耗、码头基建费、设备轻量化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急需一种既能够满足现代港口码头装卸,同时设备投入成本低、低能耗的装卸设备。门座式起重机是一种桥架通过两侧支腿支承在地面轨道或地基上的臂架型起重机,具有沿地面轨道运行,下方可通过铁路车辆或其他地面车辆,可转动的起重装置装在门形座架上的一种臂架型起重机。

2、四连杆门座式起重机的大拉杆通常为细长箱型梁结构,为避免风振现象的产生,通常会在大拉杆腹板上设计多个长腰形扰流孔。但是传统的长腰形扰流孔会产生结构应力集中,极易产生疲劳裂纹,对安全生产形成巨大隐患。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扰流孔,大幅度降低了结构突变,力流传递变得平缓,从而几乎消除了应力集中。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长边、过渡斜边和圆弧边;在水平横向放置的大拉杆腹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还依次间隔对齐嵌入开设有数个风振扰流孔,且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均为由两个长边、两个圆弧边以及四个过渡斜边围成的梭形;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两个长边均上下间隔水平平行对齐设置,且分别沿大拉杆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两个圆弧边均对称设置在对应长边左右两侧且位于对应两个长边之间,并确保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圆心与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中心共直线设置;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内弧面均朝对应所述长边的方向设置,且其直径均小于对应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圆心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对应所述长边的长度,且每一所述长边的两端分别通过过渡斜边与对应所述圆弧边的对应端相连,进而围成一梭形的风振扰流孔。

3、优选的,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即为对应风振扰流孔的宽度b,且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长度l均为其宽度b的3~5倍。

4、优选的,每一所述长边的长度l1均为对应所述风振扰流孔长度l的1/6~1/4。

5、优选的,每一所述圆弧边的半径ra均为对应所述风振扰流孔宽度b的1/5~1/3。

6、优选的,每一所述长边与对应所述过渡斜边的连接处均圆弧过渡,且该圆弧过渡的半径rb均为对应圆弧边半径ra的5~8倍。

7、优选的,每一所述过渡斜边均与对应所述圆弧边相切连接。

8、优选的,大拉杆腹板上的相邻所述风振扰流孔之间的间距需大于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长度l。

9、优选的,在大拉杆腹板上相对于每一个风振扰流孔位置还分别设有加强筋环,每一所述加强筋环均为与对应风振扰流孔相匹配的中空梭形结构,且均围绕对应风振扰流孔设置,进而对对应风振扰流孔进行加强。

10、优选的,每一所述加强筋环的突出高度均为20mm~50mm。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扰流孔,大幅度降低了结构突变,力流传递变得平缓,从而几乎消除了应力集中;

13、(2)经有限元分析,本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扰流孔,其产生的疲劳应力区域大幅减小,降低了90%以上,且最大疲劳应力也降低了35%~50%,效果优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长边、过渡斜边和圆弧边;在水平横向放置的大拉杆腹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还依次间隔对齐嵌入开设有数个风振扰流孔,且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均为由两个长边、两个圆弧边以及四个过渡斜边围成的梭形;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两个长边均上下间隔水平平行对齐设置,且分别沿大拉杆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两个圆弧边均对称设置在对应长边左右两侧且位于对应两个长边之间,并确保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圆心与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中心共直线设置;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内弧面均朝对应所述长边的方向设置,且其直径均小于对应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圆心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对应所述长边的长度,且每一所述长边的两端分别通过过渡斜边与对应所述圆弧边的对应端相连,进而围成一梭形的风振扰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即为对应风振扰流孔的宽度B,且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长度L均为其宽度B的3~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长边的长度L1均为对应所述风振扰流孔长度L的1/6~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圆弧边的半径Ra均为对应所述风振扰流孔宽度B的1/5~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长边与对应所述过渡斜边的连接处均圆弧过渡,且该圆弧过渡的半径Rb均为对应圆弧边半径Ra的5~8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过渡斜边均与对应所述圆弧边相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大拉杆腹板上的相邻所述风振扰流孔之间的间距需大于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长度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大拉杆腹板上相对于每一个风振扰流孔位置还分别设有加强筋环,每一所述加强筋环均为与对应风振扰流孔相匹配的中空梭形结构,且均围绕对应风振扰流孔设置,进而对对应风振扰流孔进行加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强筋环的突出高度均为20mm~5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长边、过渡斜边和圆弧边;在水平横向放置的大拉杆腹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还依次间隔对齐嵌入开设有数个风振扰流孔,且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均为由两个长边、两个圆弧边以及四个过渡斜边围成的梭形;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两个长边均上下间隔水平平行对齐设置,且分别沿大拉杆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两个圆弧边均对称设置在对应长边左右两侧且位于对应两个长边之间,并确保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圆心与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中心共直线设置;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内弧面均朝对应所述长边的方向设置,且其直径均小于对应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圆弧边的圆心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对应所述长边的长度,且每一所述长边的两端分别通过过渡斜边与对应所述圆弧边的对应端相连,进而围成一梭形的风振扰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边之间的间距即为对应风振扰流孔的宽度b,且每一所述风振扰流孔的长度l均为其宽度b的3~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振扰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长边的长度l1均为对应所述风振扰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国王义凡张志刚冯小保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