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汽车,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车辆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主动悬架控制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全主动悬架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车身姿态的主动调节,以满足对车辆舒适性的严苛要求。
2、目前,现有专利(公告号为:wo2022141264a1)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悬架和制动集成系统,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悬架装置、制动装置和助动装置,悬架装置用于调整汽车的姿态,由液压控制;制动装置用于为汽车的车轮提供制动力,由液压控制;助动装置用于为悬架装置和制动装置提供液压”等技术方案,具有节省空间,并提高助动装置的利用率等技术效果。
3、上述汽车中悬架和制动集成系统对悬架装置进行阻尼调节时,由第二流量阀控制从第二液压腔向第二液压管路方向流动的油液的流量,以进行悬架装置压缩过程的阻尼调节;由第一流量阀控制从第一液压腔向第一液压管路方向流动的油液的流量,以进行悬架装置复原过程的阻尼调节。
4、综上可知,上述汽车中悬架和制动集成系统是通过在悬架液压回油路上设置流量阀(阻尼调节阀),实现悬架的阻尼调节。但是,只通过设置阻尼调节阀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及车辆,其能够有效使减振器总成的液压控制和减振器总成内置电磁阀在复杂工况中有效配合,使得悬架的刚度和阻尼进行动态的快速自适应调节,提升车辆在行驶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总成、液压控制油路和供油系统;其中,
3、减振器总成,包括减振器本体,所述减振器本体包括工作缸腔,所述工作缸腔内设有用于调整汽车姿态的活塞推杆,所述活塞推杆使所述工作缸腔划分为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活塞推杆内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调节自身阀口的开口度,控制所述第一液压腔与第二液压腔是否连通及所述第一液压腔与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的开度大小;
4、液压控制油路包括进油路、第一回油路和第二回油路,所述进油路通过压力分配阀控制,以向所述第一液压腔或第二液压腔进液压油;所述进油路向第一液压腔进液压油时,所述压力分配阀控制第二液压腔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二回油路进行回油;所述进油路向第二液压腔进液压油时,所述压力分配阀控制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回油路进行回油;
5、供油系统,用于向所述进油路供油及第一回油路和第二回油路的回油。
6、进一步地,所述进油路上设置有高压压力传感器,所述高压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所述第一液压腔进油时采集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压力;或者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第二液压腔进油时采集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压力。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油路与所述第二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回油路与所述第二回油路连接的位置通过主回油路与所述供油系统的回油端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油路上设置有低压压力传感器,所述低压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液压腔向所述第一回油路回油时采集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压力;或者,用于在所述第二液压腔向所述第二回油路回油时采集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压力。
9、进一步地,所述进油路上设置有高压蓄能器,所述高压蓄能器用于在进油路向所述第一液压腔进油时快速调节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油压;或者,用于在进油路向所述第二液压腔进油时快速调节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油压。
10、进一步地,所述主回油路上设置有低压蓄能器,所述低压蓄能器用于吸收或者补偿所述活塞推杆造成的容积差。
11、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液压泵,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压力分配阀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压力分配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泵的回油口与主回油路连通。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与进油路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主回油路连通。
13、进一步地,一个液压泵对应一个减振器总成和一套所述液压控制油路;或者,一个液压泵对应两个所述减振器总成和两套所述液压控制油路;或者,一个液压泵对应四个所述减振器总成和四套所述液压控制油路。
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悬架系统。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在使用时,通过压力分配阀控制进油路向第一液压腔进油,第二液压腔从第二回油路回油,以进行悬架压缩过程(由于车身发生震动,减振器总成中的活塞推杆下降的过程)的阻尼调节;通过压力分配阀控制进油路向第二液压腔进油,第一液压腔从第一回油路回油,以进行悬架复原过程(由于车身发生震动,减振器总成中的活塞推杆上升的过程,或悬架在压缩过程之后,活塞推杆恢复到原位的过程)的阻尼调节。在悬架压缩过程或悬架复原过程的阻尼调节过程中,根据车身的振动程度,自动调节电磁阀的阀口开口度,达到调节第一液压腔与第二液压腔连通的程度,当车身的振动速度较小时,车辆悬架所需要的减振器的阻尼力较小,那么减振器需要提供小的阻尼力,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舒适性,此时调大电磁阀的阀口开口度,使得活塞推杆的上升或者下降过程的阻尼较小,从而使得车辆的悬架软一点,以使车辆获得良好的舒适性;当车身的振幅较大时,车辆悬架所需要的减振器的阻尼力较大,那么减振器此时需要提供大的阻尼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此时调小电磁阀的阀口开口度或关闭电磁阀的阀口,使得活塞推杆的上升或者下降过程的阻尼较大,从而使得车辆的悬架硬一点,使减振器能提供较大的阻尼值,这样就能迅速衰减汽车的振动,提高汽车转弯的稳定性、窄道机动性或斜坡倒车的稳定性。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悬架通过液压和内置电磁阀相互配合控制,对悬架的刚度和阻尼进行动态的快速自适应调节,提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及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路上设置有高压压力传感器,所述高压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所述第一液压腔进油时采集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压力;或者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所述第二液压腔进油时采集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路与所述第二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回油路与所述第二回油路连接的位置通过主回油路与所述供油系统的回油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路上设置有低压压力传感器,所述低压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液压腔向所述第一回油路回油时采集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压力;或者,用于在所述第二液压腔向所述第二回油路回油时采集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路上设置有高压蓄能器,所述高压蓄能器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所述第一液压腔进油时快速调节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油压;或者,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所述第二液压腔进油时快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油路上设置有低压蓄能器,所述低压蓄能器用于吸收或者补偿所述活塞推杆造成的容积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液压泵,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压力分配阀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压力分配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泵的回油口与所述主回油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阀,溢流阀的进油口与进油路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主回油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液压泵对应一个所述减振器总成和一套所述液压控制油路;或者,一个所述液压泵对应两个所述减振器总成和两套所述液压控制油路;或者,一个所述液压泵对应四个所述减振器总成和四套所述液压控制油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悬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路上设置有高压压力传感器,所述高压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所述第一液压腔进油时采集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压力;或者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所述第二液压腔进油时采集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路与所述第二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回油路与所述第二回油路连接的位置通过主回油路与所述供油系统的回油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路上设置有低压压力传感器,所述低压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液压腔向所述第一回油路回油时采集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压力;或者,用于在所述第二液压腔向所述第二回油路回油时采集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路上设置有高压蓄能器,所述高压蓄能器用于在所述进油路向所述第一液压腔进油时快速调节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油压;或者,用于在所述进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法比奥科托,李树立,代后山,胡方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