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磨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32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立磨分离器,包括电机、减速机、磨机出口、减速机输出轴、迷宫密封、静叶片和分离器转子叶片,所述迷宫密封包括迷宫密封Ⅰ、迷宫密封Ⅱ、迷宫密封Ⅲ和迷宫密封Ⅳ,迷宫密封Ⅲ为静止密封,加装在迷宫密封Ⅰ的内侧,迷宫密封Ⅳ为动密封,加装在迷宫密封Ⅱ的内测,使立磨分离器的迷宫密封气流通道变得复杂,有效杜绝粉体物料在气体输送至分离器转子内部的跑粗现象;在分离器转子叶片上增加改向叶片,改变转子叶片的间隙,改变气流进入转子叶片的方向,在保证产品合格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分离器转子的转速,提高了分离器效率,控制了磨内压差,降低了系统风机的运行功率,对细度、比表面积和产品能耗均有很大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磨分离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立磨分离器新型转子叶片及迷宫密封结构,属于水泥、冶金、煤炭、电力等行业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1、立磨本体包括机架、传动装置、风道、磨盘、磨辊、摇臂、中壳体和立磨分离器,其工作原理如下:电机带动减速机,减速机带动磨盘,从而带动三个磨辊对进入磨盘上的物料进行研磨(三个磨辊通过液压系统持续对磨盘给压、确保有效研磨),研磨后的粉体物料通过上升气流到达分离器,分离器选粉,通过上升气流到达成品收集系统,整个研磨选粉工艺完成。

2、立磨分离器包括电机、减速机、磨机出口、减速机输出轴、迷宫密封、静叶片和分离器转子叶片,其工作原理如下:磨盘上研磨后的粉体物料,经上升气流向上输送至分离器静叶片外侧,然后通过静叶片之间的空隙到达分离器转子和迷宫密封外侧(粉体物料在气流的带动下经过静叶片、静叶片会对其进行初步的选粉),然后通过迷宫密封和分离器转子进入转子内部。在这个过程中,分离器会通过迷宫密封的间隙和转子的转速对粉体物料进行再次的选粉,然后粉体物料到达分离器转子内部;到达转子内部的粉体物料为成品物料,通过上升气流离开立磨到达产品收集系统。

3、目前国内在线立磨对产品的要求较高,就矿渣立磨来讲,矿粉要求比表面积420m2/kg,细度要求不超过2(45μm筛,筛余不超过2%),现有立磨分离器若想达到如上产品质量,一般分离器转子给定电流须在26-32赫兹,个别立磨甚至达到35赫兹。造成这个的原因是因为目前在线立磨的分离器转子和迷宫密封的结构比较简单、进而造成立磨分离器的效率过低。

4、目前立磨分离器的迷宫密封仅有两件密封件组成,结构比较简单,粉体物料的跑粗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分离器转子叶片为直叶片,叶片之间间距过大,无法改变通过转子叶片的风向。以上两点的欠缺,造成了分离器效率的降低,无法有效控制筛余量(细度)和比表面积,只能靠提高分离器转速来提高比表面积和细度。但分离器转速过高会造成负荷过高、磨内压差过大、分离器能耗过高,这样不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更不能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立磨分离器,通过对迷宫密封结构的改进,有效杜绝粉体物料在气体输送至分离器转子内部的跑粗现象,通过对分离器转子叶片结构的改进,改变气流进入转子叶片的方向,在保证产品合格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分离器转子的转速,提高分离器效率。

2、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新型立磨分离器,包括电机、减速机、磨机出口、减速机输出轴、迷宫密封、静叶片和分离器转子叶片,所述迷宫密封包括迷宫密封ⅰ和迷宫密封ⅱ,所述迷宫密封还包括迷宫密封ⅲ和迷宫密封ⅳ,所述迷宫密封ⅲ为静止密封,加装在迷宫密封ⅰ的内侧,所述迷宫密封ⅳ为动密封,加装在迷宫密封ⅱ的内测,和分离器转子一起转动;在所述分离器转子叶片上增加了改向叶片,改变了转子叶片的间隙,也改变了气流进入转子叶片的方向。

4、所述迷宫密封ⅰ包括第一外侧圆弧板、第一内测圆弧板和第一法兰;所述迷宫密封ⅱ包括小叶片和第二法兰;所述迷宫密封ⅲ包括第三圆弧板和第三法兰,所述圆弧板通过第三法兰和所述第一内测圆弧板相连;所述迷宫密封ⅳ包括第四圆弧板和第四法兰,所述第四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相连。

5、立磨分离器包括电机、减速机、磨机出口、减速机输出轴、迷宫密封、静叶片和分离器转子叶片。本技术通过对迷宫密封结构的改进,有效杜绝了粉体物料在气体输送至分离器转子内部的跑粗现象;通过对分离器转子叶片结构的改进,改变了气流进入转子叶片的方向,在保证产品合格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分离器转子的转速,提高了分离器效率。其他结构,未做任何改动,保持原状,为现有技术。

6、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

7、1、本技术通过在原迷宫密封(两件密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静止密封和一道动密封,使立磨分离器的迷宫密封气流通道变得复杂,有效杜绝了粉体物料在气体输送至分离器转子内部的跑粗现象。(跑粗现象是指:不合格粉体物料通过迷宫密封进入转子内部,造成细度不合格的现象)。

8、2、本技术通过在原立磨分离器转子叶片上增加了改向叶片,改变了转子叶片的间隙,也改变了气流进入转子叶片的方向,在保证产品合格率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分离器转子的转速,提高分离器效率;同时有效控制了磨内的压差,降低了系统风机的运行功率,对细度、比表面积和产品能耗均有很大的改善。

9、3、本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分离器转子给定电流18-26赫兹,产品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420m2/kg,细度达到0.6-1.4,在节能及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方面有很显著的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立磨分离器,包括电机(1)、减速机(2)、磨机出口(3)、减速机输出轴(4)、迷宫密封(5)、静叶片(6)和分离器转子叶片(7),所述迷宫密封(5)包括迷宫密封Ⅰ(51)和迷宫密封Ⅱ(52),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5)还包括迷宫密封Ⅲ(53)和迷宫密封Ⅳ(54),所述迷宫密封Ⅲ(53)为静止密封,加装在迷宫密封Ⅰ(51)的内侧,所述迷宫密封Ⅳ(54)为动密封,加装在迷宫密封Ⅱ(52)的内侧,和分离器转子一起转动;在所述分离器转子叶片(7)上增加了改向叶片(8),改变了转子叶片的间隙,也改变了气流进入转子叶片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Ⅰ迷宫密封Ⅰ(51)包括第一外侧圆弧板(511)、第一内测圆弧板(512)和第一法兰(513);所述迷宫密封Ⅱ(52)包括小叶片(521)和第二法兰(522);所述迷宫密封Ⅲ(53)包括第三圆弧板(531)和第三法兰(532),所述圆弧板(531)通过第三法兰(532)和所述第一内测圆弧板(512)相连;所述迷宫密封Ⅳ(54)包括第四圆弧板(541)和第四法兰(542),所述第四法兰(542)与所述法兰(522)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立磨分离器,包括电机(1)、减速机(2)、磨机出口(3)、减速机输出轴(4)、迷宫密封(5)、静叶片(6)和分离器转子叶片(7),所述迷宫密封(5)包括迷宫密封ⅰ(51)和迷宫密封ⅱ(52),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5)还包括迷宫密封ⅲ(53)和迷宫密封ⅳ(54),所述迷宫密封ⅲ(53)为静止密封,加装在迷宫密封ⅰ(51)的内侧,所述迷宫密封ⅳ(54)为动密封,加装在迷宫密封ⅱ(52)的内侧,和分离器转子一起转动;在所述分离器转子叶片(7)上增加了改向叶片(8),改变了转子叶片的间隙,也改变了气流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杰李凯陈金兴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鸿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