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外墙防水,具体为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就是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与回填土体之间增设具有足够防水性的防水卷材层及保护层,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传统施工中,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完成后,通常采用聚苯板进行防水保护,直接铺设在墙面上,然后进行回填土的施工。
2、例如中国专利cn217128326u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构造,包括立墙、底基和土工膜层,所述底基外设有防水层,所述立墙的顶部设有顶板防水层,所述土工膜层的底边与所述防水层压实贴合连接,所述土工膜层的顶边与所述顶板防水层防水粘结连接,该技术的地下室外墙防水构造能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功效。
3、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时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该防水构造在安装时,需要通过测量和裁切等步骤,导致防水构造的安装不方便,需要多人合力进行安装,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增加了人工成本,故而提出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具备安装便捷的优点,解决了防水构造安装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左侧活动安装有防水板,所述墙体和防水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贯穿至墙体内部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固定有止水片,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墙体的左侧设置有与防水板活动连接的定
3、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数量为两个的弹簧、接触按钮和限位组件,所述定位杆与墙体的左侧固定,两个所述弹簧均与定位杆的左侧固定,所述接触按钮与弹簧的左侧固定,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接触按钮的右侧,且限位组件贯穿至防水板的内部。
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将螺杆与墙体上进行连接,再将防水板对准定位机构放入,使得定位机构能够将防水板固定在墙体上,再通过连接螺母与螺杆的连接,使得防水板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墙体上,从而使得防水板能够对墙体起到防水作用。
5、进一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推杆、数量为两个的铰接杆和连接杆,所述推杆与接触按钮的右侧固定,且推杆贯穿至定位杆的内部,两个所述铰接杆均与推杆的右侧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两个铰接杆远离推杆的一端铰接,且连接杆贯穿至定位杆的外部。
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接触按钮的移动,使得接触按钮能够带动推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推杆能够带动两个铰接杆运行,通过铰接杆的作用,使得铰接杆能够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能够与防水板进行固定,使得防水板在不用连接螺母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安装在墙体上。
7、进一步,所述防水板包括止水板、岩棉填充层、加强筋和混凝土层,所述止水板与墙体的左侧活动安装,所述岩棉填充层与止水板的左侧固定,所述加强筋与岩棉填充层的内部固定,所述混凝土层与岩棉填充层的左侧固定。
8、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混凝土层能够增加防水板的强度,在回填土壤时,能够有效的防止防水板出现破裂的情况,通过止水板的作用,使得防水板能够对地下水进行阻挡,从而使得防水板能够防止地下水渗入墙体内部。
9、进一步,所述止水板的右侧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连通有开设在止水板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连接杆相适配。
10、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孔的设置,使得防水板能够快速的进行定位,通过限位槽的设置,使得连接杆能够与限位槽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防水板能够安装在墙体上。
11、进一步,所述防水板上开始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螺杆相适配,所述墙体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槽的内部。
12、进一步,所述止水板和墙体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止水片相适配的连接槽。
13、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槽的设置,使得止水片能够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地下水无法从连接孔处渗入至墙体上。
14、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层的左侧设置有防水涂抹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左侧开设有与连接螺母相适配的通槽。
15、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防水涂抹层为复合防水涂料,复合防水涂料具有耐久性的优点,是新型绿色环保产品,属于水性涂料,无毒无害,而且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有很强的抗拉强度、抗裂性和耐水性。
16、进一步,两个所述防水板的接缝处填充有硅酮密封剂,所述加强筋为钢铁筋。
17、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硅酮密封胶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原料,辅以交联剂、填料、增塑剂、偶联剂和催化剂,在真空状态下混合而成的膏状物,在室温下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固化形成弹性硅橡胶,从而能够对两个防水板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将螺杆与墙体进行连接,再将防水板对准定位机构放入,通过防水板与定位机构的挤压,使得定位机构能够伸出,并将防水板初步固定在墙体的左侧,再通过连接螺母与螺杆的连接,使得连接螺母能够稳定的将防水板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实现快速安装防水保护构造的目的,提高了防水保护构造的安装效率。
20、2、该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通过混凝土层的作用,可提高防水板的强度,在回填土壤时,不会导致防水板破裂,通过防水涂抹层、止水板和止水片的作用,使得防水板的防水性能提高,从而使得防水保护构造能够更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左侧活动安装有防水板(2),所述墙体(1)和防水板(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贯穿至墙体(1)内部的螺杆(3),所述螺杆(3)的外表面固定有止水片(4),所述螺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5),所述墙体(1)的左侧设置有与防水板(2)活动连接的定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推杆(604)、数量为两个的铰接杆(605)和连接杆(606),所述推杆(604)与接触按钮(603)的右侧固定,且推杆(604)贯穿至定位杆(601)的内部,两个所述铰接杆(605)均与推杆(604)的右侧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606)分别与两个铰接杆(605)远离推杆(604)的一端铰接,且连接杆(606)贯穿至定位杆(60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2)包括止水板(201)、岩棉填充层(202)、加强筋(203)和混凝土层(204),所述止水板(201)与墙体(1)的左侧活动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板(201)的右侧开设有与定位杆(601)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连通有开设在止水板(201)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连接杆(606)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2)上开始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螺杆(3)相适配,所述墙体(1)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杆(3)螺纹连接在螺纹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板(201)和墙体(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止水片(4)相适配的连接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04)的左侧设置有防水涂抹层(205),所述混凝土层(204)的左侧开设有与连接螺母(5)相适配的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水板(2)的接缝处填充有硅酮密封剂,所述加强筋(203)为钢铁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左侧活动安装有防水板(2),所述墙体(1)和防水板(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贯穿至墙体(1)内部的螺杆(3),所述螺杆(3)的外表面固定有止水片(4),所述螺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5),所述墙体(1)的左侧设置有与防水板(2)活动连接的定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推杆(604)、数量为两个的铰接杆(605)和连接杆(606),所述推杆(604)与接触按钮(603)的右侧固定,且推杆(604)贯穿至定位杆(601)的内部,两个所述铰接杆(605)均与推杆(604)的右侧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606)分别与两个铰接杆(605)远离推杆(604)的一端铰接,且连接杆(606)贯穿至定位杆(60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2)包括止水板(201)、岩棉填充层(202)、加强筋(203)和混凝土层(204),所述止水板(201)与墙体(1)的左侧活动安装,所述岩棉填充层(202)与止水板(201)的左侧固定,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皓阳,拱悦然,李肖明,刘常健,于宗远,王飞,于洋,梁胜利,赵洪亮,王健健,崔梅静,雷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