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1、由于智能充电桩内部的电路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问题,会导致充电桩内部产生过热现象,进而引发火灾。
2、目前传统的充电桩,如现有专利文献“cn210760321u一种新型充电桩”中,其虽设置有灭火器,同时在发生火情时,可自动打开灭火器上的喷头,进行充电桩内部的自动灭火,但喷头位置固定,灭火时,始终位于充电桩顶部,造成充电桩位于下方位置不易喷洒到灭火介质,下方位置的火情可能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无法对充电桩内部上下各位置进行喷洒灭火介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本技术提供了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包括智能充电桩本体以及安装至智能充电桩本体一侧外壁上的侧罩;还包括:灭火器,所述灭火器设置在侧罩内部,且灭火器的喷管连接有喷嘴管;所述喷嘴管贯穿开设在智能充电桩本体侧壁上的侧槽,且喷嘴管延伸至智能充电桩本体内部;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侧罩内部,且翻转机构与喷嘴管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喷嘴管上下翻转;按压头,所述按压头设置在灭火器的启动阀上方,且按压头连接有电动推杆。
4、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轴体、固定架、第一板体、齿轮以及齿条;所述轴体与喷嘴管的外管壁固接,且轴体与固定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端与第一板体的底面固接,且第一板体固定安装至智能充电桩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齿轮固定套接至轴体上,所述齿
5、优选地,所述竖向往复移动组件包括电机、连杆、铰接轴、短轴、滑块、滑轨、竖向导向部以及连接架,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滑块的中部铰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连杆的一端固接,且连杆的另一端固接有短轴,所述短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竖向导向部与滑轨底部连接,且滑轨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齿条底端固接。
6、优选地,所述竖向导向部包括导柱以及导筒;所述导柱的顶端与滑轨的底部固接,所述导柱与所述导筒间隙配合连接,且导筒的底端固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智能充电桩本体的外侧壁固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电机底部固接。
8、优选地,所述侧槽内设置有防火橡胶皮套,且防火橡胶皮套的一端边沿与侧槽的四周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防火橡胶皮套的另一端固定套接至喷嘴管的外管壁上。
9、优选地,所述侧罩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烟雾传感器,且烟雾传感器设置在智能充电桩本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还与电机以及电动推杆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控制盒的底部固接。
10、优选地,所述侧罩的开口侧边沿处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钉,且侧罩通过固定螺钉与智能充电桩本体的侧壁固接。
11、优选地,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挡罩。
12、优选地,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底座。
13、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
14、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5、上述提出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通过翻转机构的设置,喷嘴管在向智能充电桩本体内部喷洒灭火介质时,翻转机构可持续的带动喷嘴管进行上下往复翻转,改变喷嘴管在智能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喷洒角度,实现内部上下各位置处的喷洒,便于内部全方位的灭火,保障了灭火效果;同时灭火结构,安装至智能充电桩本体外侧壁上的侧罩内,独立于智能充电桩本体,两者工作运行时互不影响,同时用于喷嘴管伸入的侧槽,通过防火橡胶皮套件封堵,在智能充电桩本体内部出现火情时,不会蔓延至灭火结构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包括智能充电桩本体(1)以及安装至智能充电桩本体(1)一侧外壁上的侧罩(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轴体(14)、固定架(13)、第一板体(12)、齿轮(18)以及齿条(19);所述轴体(14)与喷嘴管(8)的外管壁固接,且轴体(14)与固定架(13)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13)的顶端与第一板体(12)的底面固接,且第一板体(12)固定安装至智能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齿轮(18)固定套接至轴体(14)上,所述齿轮(18)与齿条(19)啮合连接,且齿条(19)竖向设置,所述齿条(19)的底部连接有竖向往复移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往复移动组件包括电机(28)、连杆(24)、铰接轴(23)、短轴(25)、滑块(22)、滑轨(21)、竖向导向部以及连接架(20),所述滑块(22)与所述滑轨(21)滑动连接,且滑块(22)的中部铰接有铰接轴(23),所述铰接轴(23)与连杆(24)的一端固接,且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向部包括导柱(26)以及导筒(27);所述导柱(26)的顶端与滑轨(21)的底部固接,所述导柱(26)与所述导筒(27)间隙配合连接,且导筒(27)的底端固接有第二板体(15),所述第二板体(15)与智能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壁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15)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架(29),所述支撑架(29)与电机(28)底部固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6)内设置有防火橡胶皮套(9),且防火橡胶皮套(9)的一端边沿与侧槽(6)的四周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防火橡胶皮套(9)的另一端固定套接至喷嘴管(8)的外管壁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4)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盒(16),所述控制盒(16)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烟雾传感器(17),且烟雾传感器(17)设置在智能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所述控制器还与电机(28)以及电动推杆(10)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0)的一端与控制盒(16)的底部固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4)的开口侧边沿处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钉(5),且侧罩(4)通过固定螺钉(5)与智能充电桩本体(1)的侧壁固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挡罩(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底座(2)。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包括智能充电桩本体(1)以及安装至智能充电桩本体(1)一侧外壁上的侧罩(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轴体(14)、固定架(13)、第一板体(12)、齿轮(18)以及齿条(19);所述轴体(14)与喷嘴管(8)的外管壁固接,且轴体(14)与固定架(13)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13)的顶端与第一板体(12)的底面固接,且第一板体(12)固定安装至智能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齿轮(18)固定套接至轴体(14)上,所述齿轮(18)与齿条(19)啮合连接,且齿条(19)竖向设置,所述齿条(19)的底部连接有竖向往复移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往复移动组件包括电机(28)、连杆(24)、铰接轴(23)、短轴(25)、滑块(22)、滑轨(21)、竖向导向部以及连接架(20),所述滑块(22)与所述滑轨(21)滑动连接,且滑块(22)的中部铰接有铰接轴(23),所述铰接轴(23)与连杆(24)的一端固接,且连杆(24)的另一端固接有短轴(25),所述短轴(25)与电机(28)的输出轴固接,所述竖向导向部与滑轨(21)底部连接,且滑轨(21)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架(20),所述连接架(20)与齿条(19)底端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灭火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向部包括导柱(26)以及导筒(27);所述导柱(26)的顶端与滑轨(21)的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王新兴,叶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田信科廊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